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1228【学茶日记】之九:水与器的滋味

(2011-12-28 21:05:53)
标签:

池宗宪

侍茶三壶

茶盏

建盏

砂铫

分类: 秋山随笔

11-1228【学茶日记】之九:水与器的滋味


    台湾茶作家池宗宪先生有一本书在大陆一版再版,很多爱茶之人都是由此书启蒙,书名叫《我的第一本泡茶专书》。这本书将引用古典文献和自身的经验相结合,分享了泡一道好茶的一些基本条件和技巧。但其中对水和器皿的一些说法我试下来还是稍稍有些出入,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
    首先说水,水是茶之母,再好的茶,没有好水冲泡,是不可能泡出好喝的茶,而在城市里想找到泡茶的好水其实蛮难。下图是我TDS水质检测笔测试水质的数值:纯净水006、小区过滤水029、自来水323,加上前几天测过的农夫山泉056,再用这几种水同样方式泡同一款茶,得到的结果反而是我所在小区过滤的水茶汤最佳。也就是说,若采用TDS水质检测笔来选水,大约数值在30左右的水泡茶是不错的。若再配合PH值的话,数值在7左右为佳。
    对于煮水器皿的选择,按照古籍所述,古人煮水器是金银为上,陶土次之,但恶铜铁而弃用,因铜器煮水偏涩,铁器煮水偏腥。但现在铁壶煮水泡茶已成风尚,究其原因是铁壶煮水泡港仓普洱确实可以掩其仓味,茶汤更甜,但铜铫煮水我试下来确实难以入口,只好弃之。从我个人喜好来说,我倒是更喜欢使用砂铫煮水,以其冲泡的茶汤,味清雅淳真,更显茶之真味。
    在侍茶之壶的选择上,前面我曾写过一篇《侍茶三壶》可供参考,有兴趣的茶友可关注“德乐雅集”订阅号,在历史消息中查询。从我个人角度言,我将泡茶的方式分成两类,一类是品鉴式的泡法,一类是品饮式的泡法。品鉴泡法的目的就是品评这款茶的优劣,那需要将这款茶的毛病都泡出来才好,这口茶未必好喝,但从选茶的角度来说是有必要的。但我更关心的是怎样通过泡茶技巧将茶的缺陷祛除,跑一盏好喝的茶,这才是享受茶的滋味。从这一点来讲,建议茶友不妨回头看习茶日记的第一、第二篇。
    紫砂壶的泥料、器型与出水流畅度对泡不同茶类的影响很明显,很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测试博文在我的新浪博客里,有兴趣可以搜来一看,池宗宪先生所著《我的第一本泡茶专书》中提到泡铁观音与武夷岩茶均推荐朱泥壶,我多年的体会是采用紫泥或段泥子冶式石瓢泡中火以上的岩茶会厚其汤、醇其韵,入口不会如朱泥那般烈性,显得更浑厚苍劲。
    茶泡好了,喝茶的茶盏也有学问的,不同材质、不同盏形、口沿的不同厚度对于茶汤入口的味道和感觉会有很大影响,所以很多老茶客会随身带着自己的专用茶盏是不无道理的。我试过几种常见的茶盏,基本上薄胎白瓷盏和玻璃茶盏的挂杯留香非常好,适合武夷岩茶、闽南铁观音或者绿茶类;厚壁青釉的茶盏适合厚味浓汤的陈茶和熟普;汝窑茶盏显得汤润;建盏仅适合宋式点茶法所泡的抹茶,品饮其他类型的茶汤时,建盏的汤味会略偏苦。
    以上这些关于择器与选水的体会仅仅是个人管见,仅供参考。茶友们有兴趣讨论的话,也可以直接在公号中回复自己的观点,我会尽量知无不言与您交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