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蕴芸
徐蕴芸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68
  • 关注人气:1,2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震了也得该

(2008-05-13 18:09:00)
标签:

杂谈

昨天中午我在宿舍睡觉,13:30的时候被“呯”的一声惊醒;为什么这么肯定这个时间?因为我手里握着手机,而且上了13:50的闹钟。当时觉得身子有点晃晃悠悠的,我想是自己还没睡醒,继续赖到闹钟响去上班。
 
15:30之后几乎接到茗和蓝火的短信,同事也都在说地震了。我忙得上窜下跳,没有丝毫感觉,谢谢大家关心,本人不仅神经大条,而且工作过于繁忙,周一晚上夜班,无论震不震的,要生孩子的还是要生,不会因为地震就不生了。我已经想好要酷酷地对病人说:管它震不震,你都得把孩子生下来。
 
晚上生了两个,其中一个一直嚷嚷要剖,可惜不可能——有个老外听到地震从15楼上跳下来了,正在抢救。
funkie的评价是:1、即将离职的小医生在地震中奋勇工作,这种桥段很好莱坞;2、那个人说不定是为了别的事情要自杀,正在犹豫呢,地震把她震下来了。
 
妈妈到第二天上午才来关心我;我到这个时候才回到家里查看灾情——家里没有灾情,新闻中显示的灾情很触目惊心,宝宝很可敬,人民很不幸,我们唯一能做的好像是捐钱。看完了所有的滚动新闻,不能想象“呯”地一下变成死城,不能想象泥石流慢慢掩埋生命,不能想象在等死的时候每个人会想什么
 
靓包小姐的观点很可爱,摘录如下:“最有效的救灾措施,其实是两点。第一,捐钱。捐钱比捐东西有效得多。捐东西需要人力整理发配,需要交通工具运输,代价很大。第二,花钱。照常花钱,促进货币流通,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最大的贡献。毕竟,灾难是需要get over的。我们愿意看见的,是街道照样繁忙,商场照样兴隆,人们的生活照样精彩。我们要做到的,是把灾难的影响减到最低。
 
其实地震之后要忙的事情更多,尤其是卫生。
 
1、今年做新闻的人工作真轻松,头条不断,但他们一点都没显示出智商。
2、我为什么一点半醒了而两点半没感觉?我不知道
3、所有的生命都成为数字,我……
4、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微薄,但还是去做一些事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母亲节快乐
后一篇:安全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