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不知道的美丽成分大惊失色不如科学面对

(2010-08-08 23:01:23)
标签:

美容

二恶烷

健康

分类: 约稿

这根本就是我的MSN聊天记录,我还以为他们会把文字再提炼、整理一下再发表。早知如此我应该说得再严谨些。

~~~~~~~~~~~~~~~~~~~~~~~~

  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霸王洗发水含有致癌物质二噁烷事件,一时间让消费者对日化洗护类产品和化妆品产生了质疑。随后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项对卫浴产品的二噁烷安全风险的评估,评估结果是:“日常消费品中(食品和药品除外),二噁烷的理想限值是30ppm,含量不超过100ppm时,在毒理学上是可以接受的”。

  其实,美丽成分引发虚惊一场的事件远不只这一次,市面上很多化妆品和日用洗化类产品里面都含有化学物质,例如唇膏里面会含有铅、砷、酒精等。日化用品中的化学成分往往都有着陌生的名字和面孔,到底是这些成分本身可怕还是我们对它们的不了解造成了恐慌?本期,成都商报记者就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多年从事营养保健工作的健康编辑徐蕴芸女士,听听她是怎么说的。

  疑团解密

  化妆品里的铅、砷等对人体有害吗?

  很多化妆品里都会含有一定量的化学成分在里面,大部分化学成分普通消费者都是不了解的,但像唇膏里面含有铅这种化学物质,是很多人都清楚的。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到底有多大的伤害呢?

  “其实化妆品中的铅、砷很少引起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的比较多。它们和二恶烷一样,是化妆品中禁止添加的成分,但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或者污染一些)。砷化合物是有毒的,比如雄黄和砒霜,但人体内本身是需要一定量的砷元素的。铅则对人体没有任何用处,对神经系统和生育能力有一定影响,其中对儿童的影响更大”。徐蕴芸说:“现在国家对铅、砷在化妆品中的含量,无论是实际规定,还是检测能力,都很先进了。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生产的产品,都对人体没什么危害。但是谨慎起见,还是不要让儿童接触到成人的化妆品”。

  化妆品所含酒精对人体有害吗?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化妆品的爽肤水、面霜、卸妆水可能都含有酒精的成分。曾有消费者做过试验,有化妆水是可以用火柴点燃的,这让不少消费者担心。化妆品里使用的酒精跟工业酒精或者食用酒精有什么区别?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呢?

  “工业酒精是甲醇,医用酒精是乙醇。工业酒精不能用于人体,因为甲醇会导致中毒,会被皮肤吸收,所以不能接触人体。乙醇在医学上外用主要是利用它(一定浓度下)的杀菌功效,化妆品中使用的酒精可能是乙醇,也可能有异丙醇,化学结构不一样,从化学上来说不是同一类东西,但‘醇’类的性质都差不多。

  化妆品中加入酒精原料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它有一定清洁、去污作用或者利用它改变溶剂对某些物质的溶解度等等。”徐蕴芸解释说,化妆品中使用这类成分的情况普遍存在,但这和使用工业酒精是两回事。“只要不是皮肤对酒精过敏的人,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除非你把爽肤水喝下去。同时我不认为自己在家里可以检测产品中的酒精,唯一的方法是仔细阅读产品的成分表。”

  给您支招

  如何应对“有毒”物质?

  在很多的化妆品、洗护类产品和染发膏之类的产品里面都含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化学物质,但并不是所有我们不了解或者不认识的化学物质都会成为健康隐患,如何理性面对、合理使用呢?

  “合法生产的东西即使含有一些像二噁烷、铅这样‘对人体有害’的东西,也一定都被控制在‘不会产生伤害’的浓度以下。只不过,所有的东西都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正确使用。”徐蕴芸博士表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点:成人的东西不要给孩子用;注明了一周三次的不要每天用;同样的东西用了一段时间就换换再用;最好不要长期吃一种东西;不要迷信‘无害’的东西,也不要对不了解的过分恐慌”。

  徐蕴芸说:“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有毒有害的东西,完全安全的生活是没有的。比如,没做熟的肉有没有害?烤焦的肉有没有害?腌制食品(像四川吃香肠腊肉也挺多的)有没有害?腌制食品中的亚硝基化合物也是致癌的,我们就不吃香肠了吗?”理性的生活才能拥有持续的健康和美丽,徐蕴芸建议消费者在面对事件的时候,首先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有毒有害成分是否会对我们发挥它的毒性,取决于:1、你的身体抵抗力;2、接触的毒物有多毒;3、接触了多少毒物。就像盐、糖这些都是没有“毒”的东西,但吃多了照样会容易生病,完全没必要“闻毒色变”。

  焦点问题

  二噁烷这种化学物质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到底二噁烷是一种什么物质?对人体伤害有多大呢?

  徐蕴芸介绍说:“二噁烷是一种表面活性剂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帮助起泡泡的物质。所以,洗护类产品可能很难避免‘完全不含’二噁烷。这种成分的毒性属于微毒类,对皮肤、眼部和呼吸系统有一定刺激性,并且可能对肝、肾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不过,要达到急性中毒致人死亡的程度,需要口服大剂量才会产生。在动物实验中,大量摄入二噁烷也可能致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