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2009-12-09 23:35:08)
标签:

黄河

秦晋大峡谷

壶口瀑布

十里龙槽

七郎窝黄河大桥

孟门

龙门

龙门大桥

分类: 皖豫晋蒙陕自驾游

秦晋大峡谷北起内蒙古托可托旗河口镇,南到山陕交界的禹门口,全长726公里,水位落差607米,谷深300~500米,是黄河全程中水势最凶猛的一段,也是黄河精神所在。诗人光未然就是看到秦晋大峡谷才有灵感谱写了鼓舞人民斗志的《黄河大合唱》。壶口瀑布则是最能感受到“黄河在咆哮”的地方。

秦晋大峡谷壶口上游段在我前几篇博文里已有介绍,这篇就写最激动人心的壶口 - 龙门段。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壶口瀑布在黄河中游陕西宜川与山西吉县间的干流之上,海拔448.1米,瀑面高度约20米,是中国水量最大的瀑布。《尚书•禹贡》有“盖河漩涡,如一壶然”,故名“壶口瀑布”。滚滚黄河至此被束窄于宽不足50米的壶口,并倾泻而下进入近40米深的龙槽,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奇景。龙槽内金色的河水雷霆般冲击河槽底部及两壁的岩石,几公里外都能听到其巨大的轰响,迸发出一种让人情不自禁跟着呼吼的激情。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黄河激浪拍岸击石,升起的水雾看似水底冒出的浓烟,称为“水里冒烟”。这种水雾的大小与流量有关。冬季河面封冻,壶口黄河流量降至100~200立方米/秒,激浪不大,飞出槽面水雾很少;夏季汛期流量超过2000立方米/秒,黄河水流溢出深槽,瀑布消失,也不易形成水雾;春秋两季流量适中,瀑布落差在20米以上,急流飞溅,便出现这种景象。十多米高的白雾从金色的河面上升起,壶水开了!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除中间的主瀑,壶口瀑布在山西侧和陕西侧还分别有一处规模较大的“支瀑”。下图为山西侧“支瀑”。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陕西侧“支瀑”从下图游客的脚边跃入深深的龙槽。本想去山西侧看看,结果那边必须买票才让进,放弃!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再看一眼山西侧“支瀑”,同样非常壮观!只是黄河三绝行都在茫茫雨雾之中,黄河竟也变得缥缈起来。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壶口瀑布是由节理断层发育与河水切割下蚀两大因素造成的。地球内力作用使黄河河道形成一些断层,河水侵蚀和溶蚀等外力作用,使断层逐渐变深,最终形成瀑布。瀑布悬崖因水流冲刷向上游后退称为溯源侵蚀。《尚书·禹贡》(公元前770~前477)记载那时壶口瀑布与孟门山相连;唐元和五年(811)《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时瀑布已后退1000步(唐代一步为5尺,一唐尺约0.30米,1000步约合1500米),年均后退约1米;瀑布现距孟门山4200米,1200年里又后退了2700米,年均达2.3米;据太原理工大学郭敏太计算,壶口瀑布自1958年到2000年年均后退1.79米。壶口瀑布溯源侵蚀的速度非常惊人!(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从18世纪至今年均后退不足1.3厘米)这主要因为黄河河水泥沙含量高,磨蚀力强,同时瀑布前沿岩石的节理和质地不耐河水腐蚀等两方面原因造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壶口瀑布将称为黄河上的一个斜坡,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可能将消失!有专家甚至悲观地认为,50年后壶口瀑布将萎缩成不足10米的险滩。

 

十里龙槽嵌在宽约400米的峡谷底部,砂岩构成的谷底平时为河岸,汛期河水溢出后也会成为黄河河道。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龙槽起于壶口瀑布,止于孟门山以北,全长4200多米,槽宽30~50米,深10~20米。它是壶口瀑布溯源上移形成的。黄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每秒上千立方米的巨大泥水流量又进一步侵蚀着河槽。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吉县这段黄河约形成于60~70万年前,期间这里的地层抬升四次形成了四级阶地:一级阶地高出河面8~12米,形成于全新世(距今1万年);二级阶地高出河面35~50米,形成于晚更新世早期(距今10万年);三级阶地高出河面80~100米;四级阶地高出河面约150米,形成于中更新世(70万年前),上有黄土堆积。最早的古黄河宽度可达3~5千米,后地壳一次次抬升,河道一次次变窄,这也佐证了黄河流量在逐步降低。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壶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冬季黄河上游冰块涌至壶口,堆积起来和两岸相平,形成连接陕西、山西的天然冰桥。清同治五年(1866)为阻止陕西捻军东进山西,清政府在吉县、乡宁一带专门修筑了长城。第二年冬捻军就是跨过壶口的冰桥进至吉州击败清军的。

当然,冰桥也挡不住黄河两岸巨大的文化差异,这点对比两座景区前的牌坊就看得出来。陕西宜川侧牌坊: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山西吉县侧牌坊: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壶口瀑布下游三公里的七郎窝黄河大桥是连接山陕两侧壶口瀑布的捷径。大桥下游不到二公里便是著名的孟门。孟门“南接龙门千古气,北牵壶口一丝天”,与龙门、壶口组成黄河三绝,古诗有“四时雾雨迷壶口,两岸波涛撼孟门”的佳句。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不幸我们在山西侧开车经过孟门时正逢大雨,能见度极低,只能用心感觉这神奇的孟门,无法献上照片,请博友见谅!下面是网上有关孟门的一些资料:孟门山是壶口瀑布下游5公里处河床上两块相距50余米的梭形巨石形成的河心岛:大的那块长386米,宽50多米,高17米,上面建有大禹雕像;上游小的那块长120米,宽25米,高12米。强烈的河流旁切作用将原来岸边的山体硬切成河心岛。黄河从其两侧飞泻而过,又合流为一,形成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山。大岛南面石崖上清雍正初年金明郡守徐洹瀛题刻的“卧镇狂流”是对此处山水奇景的真实写照。

 

十里龙槽走到黄河大桥附近开始逐渐变宽,水势也随之缓和起来。不同时期的河床台地清晰可辨。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大桥附近山西侧河岸比陕西侧开阔得多,上面都是很有特色的层状沙岩,很易剥落,难怪侵蚀得这么快。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尽管河面变宽,黄河仍夹在两壁陡立的河槽之中。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层状岩石往往先被从底下掏空,上层再蹦落江中,逐渐化作细沙奔向大海。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在山西一侧向下游远望,峡谷内蜿蜒的黄河消失在茫茫雨雾之中。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尽管一路雨水,我们始终兴致高昂,因为母亲河就在我们身边,离得那么、那么近!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没能看清孟门,我们仍然决定去黄河三绝最后一处:龙门。壶口瀑布到龙门75公里的黄河峡谷河道里有著名的黄河三门:孟门、石门和龙门(禹门),最有名的当数龙门,石门在龙门上游约五公里处的乡宁县。“鲤鱼跳龙门”中的龙门就是这里,传说鲤鱼只要能溯流跃过龙门,就能够化身成龙。然而到山西河津后,我们费了好大的周折才找到龙门。去龙门的G108国道边,我们先后将下图禹门口公园,和旁边小区的“古耿龙门”城楼当成要找的龙门渡口,浪费了不少时间,以致于我们到达陕西韩城禹门口观景台时天已渐黑。

 

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德,称之为禹门。由于它是秦晋交通要冲的古渡口,又被称为禹门口。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G108国道陕西韩城和山西河津交界处的龙门大桥,由于长期通行煤车,桥两端路面很崎岖。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龙门峡谷的黄河上曾有两座石岛将河水分作三股,古时称为“上三峡”,与下游三门峡相应。现在黄河仅从中门为流过。陕西侧的西门骆驼巷已被泥沙淤积,山西侧东门在元代就被堵塞建禹王庙,现完全与岸相连,怪不得一到桥头就进入陕西界。在陕西韩城观景区看龙门大桥,图右边陕西侧河道已淤积成一片沙滩。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汛期时,黄河在龙门口陡然变窄水位抬高,出口江面骤然开阔水位下降,会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小鲤鱼就是要跳过这三跌水才能变身成龙。此时水量不大,水流依然很急。韩城侧能坐简易的游船游览黄河峡谷,我们去时营业已经结束。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龙门两边壁立千仞,地势十分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山西侧龙门山和陕西侧梁山将黄河收入龙门狭窄的河道之中,因而诗仙李白有“巨灵咆哮掰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的感叹。奔流而下的黄河在华山遇到最后一挡毅然东折,从此进入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下图是峡谷陕西侧的梁山: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峡谷山西侧龙门山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壶口瀑布最初形成的位置很可能就在龙门。咆哮的壶口已在七十余公里之外,这里已变得那么宁静。我们不知道峡谷深处究竟蕴藏着多少秘密。人类哪天会不会突然觉得,保持自然的神秘性会让想象力更加丰富。

秦晋大峡谷-壶口瀑布-龙门 <wbr>豫晋蒙陕自驾游二十三

 

旅行路书请参考: 西北万里自驾游路书 豫晋蒙陕自驾游之一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