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老浓恶评 |
是嘴!
是嘴就要说话就可以说话嘛。。。
开放的北京迎奥运,奥运开幕的时候外国人肯定不少,政府号召全民学习外语,为的就是等奥运来了全市人民都能掌握一口流利的外语都能帮着外国人指指道儿啊找找厕所啊介绍介绍餐厅啊踅摸踅摸商场啊什么的。
只要平时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外国人不很喜欢打听道儿不很喜欢找陌生人问这问那的。不论车站、机场、街道还是野外、饭店、景点,俺经常看见一个两个或几个老外们,背着行囊穿着松散手里都会拿着一张地图或者一本旅行手册之类的。他们很少动辄依靠鼻子底下的嘴张开就问而是全凭手里的地图去寻找目的地,实在找不到或者相对比较复杂的情况了,他们才会留意旁人找个差不多的而且非常不好意思地轻声问上几句。然后必定说上一堆谢谢谢谢才告辞。
相比之下咱们国人则不同了,谁谁谁都经常说:你鼻子底下是什么啊?问啊!!
国庆节期间老爷子回老家俺去送站。
老爷子坐的是高包软卧那种车,既然是节日加挂的车厢,编号自然就是“加2”,又因为车厢是高包软卧,编组的时候自然就跟平时软卧编在一起了啊,这样一来,5、6车厢之间就出现了一节“加2”车厢。结果麻烦了,等众多旅客进站准备上车时,站在加2车厢门口迎接旅客的列车员可倒了霉。
呜漾呜漾一堆堆的旅客过来。
稍微客气点儿的:请问7号车在哪儿?
特别客气的:同志5号车在哪边?
很不客气的:7号在哪儿啊?
列车员耐心地说着:往后走、往前走、您看车厢外面不是都有牌子么?
俺就站在列车员边儿上抽烟,瞧着这一幕,闲得难受了看着表心里数着,2分钟内有19个旅客打听几号几号车厢在哪儿!
开始俺以为这个是因为加2车厢闹的,也以为是该趟列车车厢标牌不清楚,等俺左看右看了终于整明白了。
每节车厢门口都站有一名列车员,列车员面前的车厢扶手上都夹着一个车厢号码的牌子。之所以加2列车员遭到众人询问,完全是因为加2车厢所处的位置正好是检票进站后的楼梯端头,也就是说旅客顺检票口楼梯下来正好就是加2!
呜呼呀!写到这里俺都觉得罗嗦了,说不明白了写不清楚了!
我就纳闷了,这些人咋这么容易就利用了鼻子底下的而不利用鼻子上面的??其实,下了楼梯转头抬眼看看,几号几号车厢尽收眼底的。什么也不看张嘴就问难道是省事的方法么?您咋就琢磨琢磨被问者的心情与心态呢?
10来分钟后加2列车员终于开始烦了:坐票坐票座位的往后走,往后走!!!她也不管是不是有人再问什么自己直接就开喊,往后往后往后。。。
丢掉烟头等人少的时候俺凑过去讨好地说:瞧您这工作可真不容易。列车员(女的啊)看俺有点知音的感觉呢略带山西口音的话就这么出来了:这帮傻逼眼睛全瞎了!啥也不看张嘴就问。。。
俺:.....
看来,她的确是被这帮傻哥们逼得有点急了,要么怎么把傻逼俩字都弄出来了呢?刚才笑容可掬的一位女士10来分钟就磨练成凶神恶煞似的魔鬼了??
不单是车厢前吧?
马路上街道上公园里到处可见不长眼睛不动脑子张嘴就问的人,不信您问问十字路口的警察您问问红绿灯下的交通协管您问问商场门口的保洁。。。
车站附近的报摊儿上,俺不止一次见到“谢绝问路”“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的提示牌,难道北京人真的这么没礼貌这么孙子连问路都不成么?老浓分析不尽然吧。。估计卖报的这位心情跟加2大姐也差不多了吧?加2大姐半小时后就可以上车走人了可卖报的呢要从早晨干到晚上咧。。。
奥运快来了,北京的各种提示牌指路牌不少了,各类地图差不多一年都更新好几次了。您就手拿一份先看明白了再出发,俺就不信还需要东打听西打听的!要真打听咱也来点技术含量高的不成么?干嘛非得弄个抬眼就见的地方去问人家呢?再往下发展的话会是什么结果?我告诉您,等您到了厕所门口一定会向收费的大妈问问:哪个是男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