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2021-08-10 10:12:45)
标签:

巴尔干半岛

科索沃

修道院

旅行

阿兹猫

分类: 阿兹猫东南欧

科索沃:格拉查尼察修道院

— 巴尔干世界遗产系列之七


  “科索沃中世纪建筑群”之格拉查尼察修道院,巴尔干半岛上的这项世界文化遗产的属地有些尴尬,名义上属于塞尔维亚,但在宣称独立的科索沃境内。实话说,我对这个尚未为部分国家(比如中国)承认的特殊地区比世遗更感兴趣。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格拉查尼察修道院(Monastery Graanica)

 

  2018年7月9号,我从阿尔巴尼亚顺利进入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Pristina)。民宿的房东是个热情的中年妇人,收拾完毕,听说我想去市里转转,她便开着电动车载我到市区,一路介绍着风景,猫猫坐着当地人的“电驴”飞驰,还挺拉风。把我放到广场,她顺便推荐了一家非常棒的传统餐厅。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提起科索沃,大家会马上联想到科索沃战争(1998年初-1999年6月),那时,普里什蒂纳这个名字也随着新闻中高频率的出现而被我记住。如今走在市中心的街道上,战争结束也有二十年了,一切都恢复了平静。高耸的清真寺宣礼塔是这个城市的指示牌,战争结束后,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族驱赶了之前占人口多数的塞族,如今两百多万人口的科索沃,92%是阿族,塞族才5%,成为穆斯林占领欧洲最成功的国家,完全穆斯林化了。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普里什蒂纳市中心矗立的“新生纪念碑”被画上了涂鸦,后面是南斯拉夫时期建造的体育馆。感觉整个城市基础设施陈旧,毫无生气。尽管2008年科索沃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迄今已经得到全世界120多个国家的承认,但由于俄、中等大国,加上塞尔维亚的坚决反对,科索沃一直没能加入联合国,目前依旧处于联合国维和部队管辖中,主要依靠北约的军事保护和欧盟的经济支持维持着。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另一个小广场上的“女英雄纪念碑”(Heroinat Memorial) 吸引了我,这个由20145枚女性头像徽章构成的雕塑,意在纪念科索沃战争期间牺牲的阿尔巴尼亚妇女,同时慰籍战时的强奸受害者。据说纪念碑的设计还获得了设计界著名的A’设计大奖赛(A Design Award)的金奖,它成功地引起了世界的注意,却无法改变科索沃尴尬的政治和经济处境。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找到房东推荐的那家传统风味餐厅,在一条幽静的小巷中,环境不错。来得早,还没有什么客人。我点了当地特色的铁板煎小牛肉,要了一份沙拉和一杯啤酒,牛肉很烂,搭配番茄、青椒,味道很像中餐,非常好吃,一结账竟然只有六欧元(这是巴尔干地区把欧元当主要货币的三个国家之一)。战争结束后,科索沃经济萧条,没有能够支撑国民经济的企业,经济发展的低迷和民众生活水平的低下,当地物价应该是整个巴尔干国家中最低的了。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晚饭后,我打了辆出租车回住处。路上和司机聊起来,他指着路边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们,告诉我科索沃的失业率非常高。脱离塞尔维亚后,没有工业,商业也不发达的科索沃经济一落千丈,城市里最多的是卖杂货的小商店和小咖啡馆,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可以在咖啡馆泡上一天。很多人都到西欧寻找发展机会,劳动力的大量流失造成科索沃的经济发展更加缺乏动力。他抱怨了一路,透露着无可奈何的心酸。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第二天,从普里什蒂纳开车二十分钟便到了格拉查尼察小镇,同名的修道院(Monastery Graanica)所在地,这里属于科索沃塞族人聚居区。走进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座端庄精美的拜占庭建筑风格的红砖修道院,顶部是两个大套小的十字架构造。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格拉查尼察修道院建于1321年,在一座公元6世纪的基督教堂废墟上重建,建造者—塞尔维亚时任国王斯特凡·米卢廷(Stefan Milutin)是个“教堂控”,据记载他一生在各地共造了40座教堂,格拉查尼察是最后一座,也是公认艺术成就最高的一座。历经奥斯曼帝国入侵、二战的洗礼,修道院曾经拥有过塔楼和城墙早已荡然无存,甚至在科索沃战争期间还遭受过北约的轰炸,现在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这座东正教修道院能保存成现在这个样子实属不易。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堂里的壁画正在修复中,多为16世纪的作品,色彩依旧艳丽。塞尔维亚的中世纪修道院大多绘有湿壁画,即趁泥灰土潮湿时上色描绘,泥灰土干透后壁画融入墙壁经久不坏。这些湿壁画占据了教堂的每一块墙面,总体保存量非常大。壁画主题以宗教为主,也包括历史事件和人物,比如塞尔维亚中世纪存续200多年的尼曼雅王朝,这里便绘有从创始者斯特凡·尼曼雅一世到修道院建造者斯特凡·米卢廷的皇室谱系图,是塞尔维亚修道院第一次出现此类绘画题材。当时的壁画画师多来自拜占庭帝国,代表着巴尔干半岛的最高艺术水平。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科索沃中世纪建筑群”除了格拉查尼察修道院,还包括德查尼修道院(Visoki Deani)、佩奇修道院(Patriarchate of Pe)和里耶维什诞神女教堂(Our Lady of Ljeviš)。这四处修道院一起体现了拜占庭—罗马宗教文化的最高成就,绘画风格独特,自成一派。从宗教、文化、历史、建筑和艺术方面来讲,格拉查尼察修道院都是一座纪念碑性质的建筑,堪称塞尔维亚中世纪艺术的巅峰之作,塞族人更视格拉查尼察修道院为他们的民族精神发源地。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庭院很安静,围墙内的世界是塞族人心灵的庇护所,围墙外则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现实生活。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科索沃:处境艰难的世界文化遗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