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可.波罗故乡行

(2018-08-16 09:10:39)
标签:

克罗地亚

马可波罗

旅行

摄影

阿兹猫

分类: 阿兹猫东南欧
马可.波罗故乡行
——情克罗地亚系列(五)

   午后慵懒的阳光中,游船抵达这座以希腊神话命名的古老城市—科尔丘拉,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它的恢弘壮阔一直吸引着希腊人、斯拉夫人、威尼斯人、土耳其人、热那亚人和克罗地亚国王艳羡的目光,更诞生了一位大旅行家—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故乡行

   从海上远远望见科尔丘拉岛(Korula),位于一块突出的半岛上,扼守着海角,红顶建筑整齐有序地排开,城墙、教堂尖塔、文艺复兴式的市政大厅,布局紧凑精美,同样是典型的达尔马提亚海岸小城,却散发着更为厚重的历史感。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科尔丘拉,对于中国人来说很陌生,但是如果告诉你这里是大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的故乡,估计所有人都会惊讶不已,正如我原来以为的那样,马可.波罗不是意大利人吗?1254年出生在威尼斯啊。原来13世纪,科尔丘拉归威尼斯王国管辖,现在则属于克罗地亚,由于被冠以“马可·波罗故乡”之名。据说两个国家对此一直争论不休,都想把这个名头归为己有。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虽说是亚得里亚海上的第六大岛屿,但古城面积并不大,一个小时便可转个遍,整座小城建在一个圆形山包上,布局呈“鱼骨状”:主街道是大骨,一条主道穿过城门一直通向另一端,其他所有的小巷都呈鱼刺状向两边发散。道路由高到低,走不了几步就要下几级台阶。据说设计初衷是为了每条街都能享受到热情的阳光,同时又能避免强烈的海风袭扰。
马可.波罗故乡行
(航拍图片来自网络)

马可.波罗故乡行


   科尔丘拉守卫着该岛与大陆之间的狭窄通道,直到18世纪之前,这里不允许在城墙外建造房屋,威尼斯所留下的大规模城市防御工事捍卫着小镇的安全,Tower Kanalevic便是其中之一。瞭望台上挤满了西方游客,远处帆船驶过碧蓝无际的大海。如今的古城早已被旅游者占领,老城里各种商业设施都要努力和马可.波罗拉上关系,当地人深谙名人效应对旅游业的影响。感慨当年马可.波罗游天下,如今游客蜂拥而至他的故乡。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城中风貌一如16世纪威尼斯城镇的模样,我们沿着古城的主干道直行,途经古老庄严的圣·马可教堂(St. Mark's Cathedral)—科尔丘拉城的最高建筑和标志性建筑。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古老的街巷中我们终于找到了马可·波罗故居,这是一座三层石头楼房,只是现在已关闭。由于年久失修,马可·波罗故居目前只有石头砌起来的房屋框架,没有房顶,显得有些凄惨。其实,整条马可·波罗街都很冷清,街道十分狭窄,大约两米宽,东西两侧都是石头砌起的古老房子,多数房子无人居住。
马可.波罗故乡行


   老城里很多窄巷直通海边,有种曲径通海的优美,那种不经意间跃然眼前的小美之景让科尔丘拉散发着文艺范儿。小猫在阴翳的巷子里懒洋洋地打着盹儿,神态和那些夏天集市上的小商贩们别无二致。爬上钟楼,热闹的老城,赏心悦目的湛蓝海湾,远处的层峦叠嶂,组成一副兼具层次感和质感的科尔丘拉全景图。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已经过去700多年了,今天我们很轻松地站在他的故乡,世界变小了,发达的交通方式让环球旅行变得容易起来,然而,探索世界的精神却始终如一。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错过了欣赏一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MORESKA传统剑舞,我和友人找了一家不错的馆子,只记得那晚夜色很美,晚餐也很可口,必须承认,科尔丘拉是我的克罗地亚航行中最喜欢的地方之一。
马可.波罗故乡行


科尔丘拉街头随拍: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