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土地上的神迹
—— 叙利亚传奇系列之六
走进博斯拉(Bosra)的古罗马剧场,坐在三千年前的石阶上倾听《一千零一夜》中阿拉伯公主的动人故事;站在据说接受了古希腊神灵启示修建的阿勒颇古堡(Citadel),无意中得知这座构思巧妙,易守难攻的卫城,历史上仅有的一次失陷竟然是来自东方的铁木儿汗的蒙古铁骑,那是在公元1401年;而古都阿帕米亚基本上是废墟了,残存的“列柱大道”依然震撼,长达1.5公里,走在中间,关于丝绸之路古国的天方夜谭也被一点点慢慢拾起。

(阿帕米亚列柱大道的雄伟气势不禁让人想起《天方夜谭》中那些神话)
小时候最爱读的童话故事是《一千零一夜》,从《阿拉丁》中会飞的魔毯,到《阿里巴巴和四十个大盗》的芝麻开门,这些都是我关于儿时记忆最美好的一部分,每当想起这些故事,脑海中也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出阿拉伯女郎的神秘面纱和婀娜舞姿,或许也是我后来学习肚皮舞的诱因之一吧,如今真的踏上了“天方夜谭”的故土,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睁着好奇的眼睛,如饥似渴地注视着这片古老文明的摇篮。

(博斯拉石柱下的沉思者似乎是从古代穿越而来)
(中东又一处保存完好的古罗马剧场)
《一千零一夜》的中心应该是在伊拉克的巴格达,不过作为中东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国之一,堪称“中东之眼”的叙利亚也经常作为文中故事的发生地,然而真的来到这片土地,却发现叙利亚远非我们想象中的阿拉伯国家,细究起来在它纳入罗马帝国版图以前,还曾归属过赫梯(Hittite)、亚述(Assyria)、巴比伦(Babylon)、埃及、波斯、希腊以及腓尼基等各个帝国,也许是因为罗马人长达几个世纪的统治,叙利亚人是猫猫见过的所有阿拉伯人里面,肤色最接近西方的阿拉伯人,作为多种文明之间进行独特融合的大背景,今天的叙利亚仍能触摸得到那些古文明相互交融所留下的痕迹,生动并真实!

(猫猫晒得小麦色皮肤与玄武岩的剧场很般配)
我们从约旦进入叙利亚后的第一站是一个有三千年历史的古城——博斯拉(Bosra),位于大马士革以南140公里肥沃的山谷之中,是古罗马在阿拉伯区域的首都,坐落在古商道的交汇处,也是昔日骆驼商队通往麦加的重要驿站。作为叙利亚的世界文化遗产,古城依然保留着公元二世纪时的剧场、商业大道、罗马市集、大教堂等,也是继帕尔米拉之后叙利亚的第二大古罗马遗址。


(精美的雕刻显示出东西方不同文明在此交织)
正午走进剧场,阳光投下的阴影将剧场分为明暗两个部分,见过世界上不少古罗马剧场,但这样的黄褐色玄武岩建筑还是第一次见到,古朴庄重,巨大的柱子连同上面的花纹装饰都保留十分完整。庞大的剧院可以容纳下1500名观众,精心的设计可以让剧院在12分钟内完全进场或退场,而且在剧院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清晰地听到舞台上演员的声音,不需要麦克风。


博斯拉也是叙利亚第一个穆斯林城市,其特殊地位主要是由于13世纪初,这里成为萨拉丁之后的阿育布王朝的贸易和军事要塞。市中心的奥马尔清真寺曾被用为异教的寺庙,如今却是伊斯兰世界最古老的清真寺,这里曾是麦加朝圣的停留站,不过因为战乱,17世纪时博斯拉变得动荡混乱,朝圣之路也随之改道,古城逐渐衰落。
告别了博斯拉雄伟的古罗马剧场,我们又一头扎进叙利亚第二大城市阿勒颇(Aleppo),那里是丝绸之路的最西端,一座更古老的城市,北部接壤土耳其,西部遥望塞浦路斯,从公元前2世纪起就处于几条商道的交汇处,作为兵家必争之地,阿勒颇在历史上曾屡经战事,相继由赫梯人、亚述人、阿拉伯人、蒙古人、马穆鲁克人和土耳其人统治。阿勒颇旧城和大马士革一样是世界上建城历史最长的城市之一,据考证,这座城市在8000年以前就有人类居住,公元前2000年,这里有一座亚述帝国的神庙,在后来漫长的几十个世纪里,几经重建和扩建。




现在的阿勒颇由13世纪的城堡,12世纪的大清真寺和17世纪的宫殿,沙漠旅店及浴室构成了独特的城市建筑结构。阿勒颇的布局,据说是接受了古希腊神灵的启示,露天剧场坐落在安第科奇(Anticoch)门和城墙之间的直线上,庄严大方,气派非凡,大清真寺建在曾是古希腊时的集市中心。但是,阿勒颇似乎并不想向世人炫耀她的古老,这里的人都很低调地生活着,是叙利亚境内最保守的一个城市。



来到建在5米高的小山坡上的卫城——阿勒颇古堡(Citadel),堪称世界奇迹,城墙用巨石砌成,四周是深22米、宽30米已经干枯的护城河,从沟底到城墙顶端共65米高,且在坡度很陡的壕沟上面铺满光滑的石板,使越沟爬墙攻城变得难上加难。入口处和哨楼之间有大吊桥相连,收起吊桥,卫城便固若金汤。城堡有三道大铁门,第一道是蛇门,因为门上雕有两条盘踞的巨蛇;第二道是狮门,顾名思义,门上雕有一对盘坐着的狮子;而第三道,还是狮门,不过这一次,上面的那对狮子,一笑一哭。然而,这座构思巧妙,易守难攻的卫城,还是在公元1401年,被忽必烈的蒙古铁骑征服。


阿勒颇没有高层建筑,站在古堡的最高处,俯瞰这座千年古城,我沉浸在历史长河中,那是一种无法抗拒的感观体验。位于西北高地绿洲上的阿勒颇,距地中海和幼发拉底河不到一百公里,在奥斯曼帝国时成为近东最大贸易中心。千年前,“丝绸之路”-从中国到杜拉‧欧罗珀斯〔Dura
Europos〕,经过帕尔米拉和霍姆斯到位于地中海的叙利亚港口,连接地中海和印度洋、黑海和尼罗河之间的贸易通道,庞大的叙利亚船队扬起白帆,乘风破浪行驶在海上,地理位置使得它的人民可以向整个世界传达每一个他们新的探索和发现;许多最伟大的人类成就都起源于这片古老的土地。

复杂的叙利亚历史也是中东历史的一个缩影,史上,从阿拉伯半岛的连续的迁移赋于了叙利亚阿拉伯国家的身份,它设法抵御了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入侵。从公元前333亚历山大大帝延续至伊斯兰教成立之初,并留下了一笔庞大的遗产,最初是留传到希腊的时期,后从亚历山大大帝的手中继承给了叙利亚的塞硫古王朝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伊斯兰教派于公元636年的征服确定了叙利亚的阿拉伯身份并统一了这片土地。

(阿帕米亚废墟示意图)
而文中所提到的第三处伟大的遗址便是塞琉古王朝所建的阿帕米亚(Aphamea),塞琉古王朝是亚历山大部将塞琉古所建,中国史书称条支塞琉古一世﹙Seleukos
I),继承了亚历山大在叙利亚的统治,在他统治期间进行了一系列城池和建筑的文艺复兴。塞琉古建立了叙利亚古都安提俄克(Antioch)以纪念他的父亲安提奥,港口城市拉塔基亚以纪念他的母亲Laodessia
,阿帕米亚(Aphamea)以纪念他的妻子Apamé ,以及杜拉‧欧罗珀斯〔Dura
Europos〕来表示对他出生城市的尊重。
建于古希腊时代的阿帕米亚基本上都是废墟了,只剩一条千米“列柱大道”,其长度是叙利亚古迹之最,比帕尔米拉的列柱大道还长300米,达到了1.5公里,建成时间也比帕尔米拉早几个世纪,这里最有特色的螺旋形石柱据说受了波斯人的影响,因为当年这里的阿帕米亚王后是波斯人。

(阿帕米亚的螺旋形石柱)

看着两边那一排排高大的石柱,这片土地上的“神迹”不仅仅是这些有型的古代文明遗址,智慧的古叙利亚人发明了第一个字母表,发现了农业和冶金的奥秘,为了贸易产生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城市制度在这里诞生并向全世界传播开来,这里也是世界最早的外交和文化交流之地。

(猫猫在阿帕米亚石柱前)
叙利亚,这块位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被里海、印度洋、黑海、尼罗河环绕的土地,记载了至少七个伟大帝国的存在,然而2012年,注定了她又一次被推到了世人的前面,飘出了渐浓的火药味,让人无法从这历来最为炫目的舞台上收走目光,只是这历经沧桑的古国,谁能来保佑战乱中的平民,是真主还是上帝呢?(全文完)
叙利亚街头随拍
愿镜头下的这些普通叙利亚人平安











点击进入阿兹猫新浪微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叙利亚传奇系列

走进世界四大清真寺之一
“天国之城”大马士革
“沙漠新娘”帕尔米拉

中东最神秘的“骑士堡” 基督教圣地玛鲁拉 《天方夜谭》中的神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