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2011-06-22 08:37:09)
标签:

巴基斯坦

阿兹猫

塔克西拉博物馆

拉合尔博物馆

犍陀罗文明

旅游

摄影

分类: 阿兹猫南亚行

巴基斯坦物馆里的犍陀罗艺术珍品
—— 巴基斯坦非常之旅(十一)

 

    世人皆知唐玄奘西天取经的终极目的地——大雷音寺(今天印度那烂陀寺(Nalanda Temple))。但如果告诉你“西天”的范畴不仅包括印度,还有巴基斯坦的塔克西拉(Taxila),估计很多人都要大跌眼镜了,虽然唐玄奘从未曾想到“天竺国”在一千四百年后会分家。难得这非常时期的旅行,猫猫还可以在塔克西拉和拉合尔的博物馆中寻得犍陀罗(Gandhara)文明踪迹,与“西天”珍宝短暂邂逅。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犍陀罗文明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多种特征)


   塔克西拉,巴基斯坦的世界文化遗产,当看到行程上有这个地方时,猫猫激动不已,然而很快就被泼了一头凉水,塔克西拉真的会去,但不是那个唐玄奘讲经的地方,而是塔克西拉重型机械厂——中国七十年代援建的。上午参观完工厂参观后,终于来到离塞卡普遗址不远的塔克西拉考古博物馆,这时已经下午两点了,一天里最热的时候,这个被鲜花绿树包裹着的希腊风格建筑里没有空调,仅靠几台电扇“嗡嗡”转着试图将热气驱赶出去。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塔克西拉,古印度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也是南亚地区最早的人类聚居地之一,在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译作"坦叉始罗",何时成为《西游记》中“西天”的原型不得而知,但事实是晋代高僧法显早在公元405年至411年就到访此地,至于著名的“大雷音寺”据说在当时天竺国的那烂陀寺,可惜1203年,那烂陀寺彻底被战火夷为平地,从此失去了踪影。直到1915年,印度考古工作者根据《大唐西域记》,才找到它的遗址,位于今天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拉杰吉尔(Rajgir,中国古代译作王舍城)附近的巴拉贡(Baragoan)村。


   塔克西拉距离伊斯兰堡不过35公里,古城原名为“塔克西哈拉”,梵语 “石雕之城”的意思,早在公元前7世纪,塔克西拉已是犍陀罗国的都城,车水马龙,商旅来往频繁。这座古城曾经历波斯文明、希腊文明和佛教文明三种文明冲刷与洗礼,如今只剩下当年城池的地基而已,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无法前往已发掘的遗址参观,只能来到收藏出土文物的塔克西拉博物馆。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博物馆很小,仅一个大厅,两个L型的展示厅和一个开放式的门廊,分成三个区而已,由旁遮普省的建筑顾问苏里文(Sullivan)设计,历经10年建成。博物馆外墙使用了塔克西拉当地产的灰色片岩,两千多年前,同样的石头用来建造了一个佛教文化的繁荣城市——塔克西拉,如今依然是当地人建造房屋的主要原材料,红色瓦块砌成博物馆外屋顶,内部屋顶则使用了柚木,那是波斯人用来建造他们在塔克西拉的壮观宫殿。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入口处的墙上那副画像正是塔克西拉遗址考古发现者——英国人约翰•休伯特•马歇尔爵士 (Sir John Hubert Marshall,1876年—1958年),1902年在伦敦博物院的推荐下,担任了英属印度的考古局局长,在他的主持下发掘了哈拉帕、摩亨佐-达罗和塔克西拉等文化遗址。马歇尔把一生中最好的年华献给了塔克西拉,他发现了独立的希腊、帕提亚以及贵霜时期的城市遗址和大量的窣堵波和佛教寺院,这些发现有助于建立犍陀罗历史和艺术的年代表。在英属印度生活32年后回到英国,潜心研究和著述,写下一系列考古著作,最重要的是他对塔克西拉发掘的佛教艺术品多年研究的成果——《犍陀罗佛教艺术》(The Buddhist Art of Gandhara)。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塔克西拉博物馆以犍陀罗王朝时期的石雕和泥塑佛像最为出名,犍陀罗(Gandhara)原是以塔克西拉一带为中心的地名,公元一世纪曾为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王国首都,也曾称为犍陀罗国,位于今西北印度喀布尔河下游,五河流域之北。贵霜人大约在公元前170年迁徙至阿姆河和锡比河流域,后征服巴赫特尔,进而攻占喀布尔河流域,最后占领犍陀罗,定都白沙瓦。贵霜人最著名的统治者迦腻色伽赞助学术和艺术,在他当政时期,佛教大振,犍陀罗艺术得到极好的发展。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犍陀罗国的领域,经常变迁,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入侵印度时,它的都城在布色羯逻伐底,约在今天巴基斯坦白沙瓦城东北之处,但在世界艺术史上所说的犍陀罗艺术范围略大,是指这一带连同阿富汗南部方圆几百公里间发现的公元一世纪后的希腊式佛像艺术。作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融合的见证者,公元前4世纪,希腊国王亚历山大的远征军进驻塔克西拉,希腊人不但没有将塔克西拉毁灭于战火之中,反而将希腊的雕像艺术与佛教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比如佛塔的壁基上却看见一座双头鹰雕像,这就是希腊文明的典型表征。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众多高鼻、深目、卷发,具有欧洲“血统”的佛头雕像,充分揭示了东西方混血的犍陀罗文化特征,在犍陀罗之前,佛教艺术中被崇拜的图像一直是象征性的动植物和纪念物,由犍陀罗开始,直接雕刻佛陀和菩萨像,这种飞跃显然受了希腊艺术的启发。犍陀罗的佛像从鼻梁、眼窝、嘴唇到下巴都带有欧洲人的某些特征,连衣纹都近似希腊雕塑,但在精神内质上又不是欧洲,面颜慈润,双目微闭,宽容祥和,具备了典型的东方佛像元素。从这个意义上犍陀罗艺术已超越宗教范围,形成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果,而这种综合了多种文化特征的文明,完全是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作为当时佛教和健陀罗艺术的中心,却可以看到外来的希腊、伊朗文化踪迹,在一间小屋里猫猫见到了很多印有希腊国王头像的古钱币,考古学家据此推断曾经有39个希腊君王和2 个希腊女王统治过这里。还有一些具有古印度风格的金银饰品,反映了孔雀王朝和贵霜王朝鼎盛时期的繁荣。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几天后,猫猫来到拉合尔博物馆(Lahore Museum),这里竟然也保存了许多来自塔克西拉的大大小小的犍陀罗佛像,明显带有希腊式雕塑的痕迹,却又自成体系,但同样很多都不完整,据说当年英国殖民者为了“保护”这些佛像,将遗址中很多雕像的头部敲了下来,很多真品仍收藏在欧洲一些著名博物馆里。巴基斯坦政独立后,虽然花了很大的财力、人力对佛像进行维护,遗憾的是很多佛像只能身首异地了。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看着这些眉眼之间融合了不同文明特质的佛像,联想到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对西游取经的最后一站如是写道:“地称沃壤稼穑殷盛,泉流多花草茂。气序和畅风俗轻勇,崇敬三宝。” 往日繁华的塔克西拉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西天”早已化作神幻之地,然而通过佛像,却依然可以听到对于脚下这片土地的历史诉说,此刻只须抬头瞻仰,悟得几许真谛,便足矣!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拉合尔博物馆组图: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拉合尔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800年历史的禁食苦修佛陀

 

——————————————————————————————————————

巴基斯坦“非常之旅”系列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走进“后拉登时代”的巴基斯坦     实拍反恐风暴中心伊斯兰堡        我见到了海军总参谋长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如此雷人开道的特警部队        举世无双的印巴边境降旗仪式        巴基斯坦文化之旅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最美清真寺           世界文化遗产拉合尔堡         揭秘巴基斯坦人真实生活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巴基斯坦地道美食            惊艳巴基斯坦小美女            铁丝网上的的炫目广告

  

巴基斯坦的“西天”珍宝

 点击进入阿兹猫新浪微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