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味住宿中体验兰卡式的浪漫(下)
努日丽亚(Nuwara
Eliya),1600米处的山间,清凉的茶气和夜晚的宁静,带来一份并不奢华的浪漫,却让人十分的舒爽,滋养身心,这一夜就在别具风情的茶工厂酒店(Tea
Factory House)。

(清晨的茶园酒店)
顾名思义,酒店的前身是一间制茶老厂,建于1867年,曾是一座坐拥5000亩茶树的锡兰红茶王国。十九世纪初,一个名叫W.Flowerdew的英国人看中了这里开始种植茶叶,并以他英国乡村的名字Heathersett命名了他的工厂,直到旧式的加工手法和机械设备不得不让位于更加有效的新技术和新机器,兴旺了百年的茶工厂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停业关闭。然而另一个聪明人Wickermasinghe,用他独到的眼光建议把荒废多年的茶厂改建成一间特色的酒店,按他的设计,这间酒店完全以周围的连绵茶山为背景,外部保留厂房的工业感觉,而内部则改造成五十多间舒适的房间,关键是一切与茶和茶加工相关的细节不但不会被淡化和淘汰,还会被一一找回,于是一间被尘封的茶工厂在九十年代重新飘起茶香,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虽然上山的路途有些颠簸,气温也骤然下降很多,但猫猫和同伴对这间独特的酒店还是充满了期待。一进门,果然不同寻常,内部装饰成了红绿相间色调,到处是工厂特有的金属结构,尤其一脚踏入一架运行了上百年的黄铜手柄的拉门升降电梯,从里面用手把金属栅栏门拉上,听着电梯上升时的轰隆声,好像一下子回到了过去。房间走廊的中间是个深深的天井,悬挂着的硕大的鼓风扇曾经用来烘干茶叶,横亘在屋脊和走廊的柚木梁柱,走廊上挂着的查尔斯王子下榻时的照片,都时不时地透露出殖民时期的味道,一切都让人感到新鲜。

整洁温暖的房间不算大,据说改装前是用来风干茶叶的地方,一整面墙都做成了木制的落地大窗,换上厚衣服,我们来到餐厅,昏暗的灯光下,各种美食已经各就各位了,猫猫发现了爱吃的咖喱蟹,上一次大快朵颐还是在泰国,于是毫不客气的盛了两大盘。这里的服务也是英国式的,服务生非常职业,一直站在我们的桌子附近,看到猫猫放下刀叉,便上前殷勤地端走盘子,体验一下英国人殖民时期生活的感觉真好,呵呵!

(酒店的按摩中心)
晚餐后我们决定仔细参观一下这里,楼下原本是茶厂的机械车间,现在成了机械展示间了,墙上地上都是各种工具。地下部分是装修得很漂亮的按摩中心,和所有的四五星级酒店一样,这里也有兰卡的特色按摩——阿育吠陀(Ayurveda),向一个肤色黝黑的按摩师咨询了价格和时间,我们决定体验一下。阿育吠陀本是来自古印度里的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古法草本医疗,
Ayus直译是生命,veda意为智慧,据说有五千年历史,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按摩治疗,它讲究“体,意,灵”的结合,包括疾病诊治、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重点在于洗涤身体三处doshas(包括vatta、pitta以及kapha),让身体重拾自然平衡。兰卡人对阿育吠陀的信任就如同我们对中医。一个小时的精油按摩让身体非常放松,按摩师的手法比较柔和,连日的疲惫顿时化解了不少。


(酒店花园美景)
第二天一早,拉开窗帘,外面是一片乡间清丽的景色,昨日的大雾已经散去,一个晴朗的好天气等着我们,和同伴兴冲冲去外面的茶园拍照,竟然在后院发现一辆改成餐厅的老火车车厢。到处散发着温馨的乡野气息,透亮的绿油油的茶树叶上,露珠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


(加勒酒店前台)


(酒店的屋顶餐厅)
在兰卡的这十天里,有一家猫猫有史以来住过的最小的酒店:总共只有十二个房间。这个加勒的“Lady Hill
Hotel”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情调更是十足,尤其是酒店老板养的几只漂亮的猫咪,让猫猫倍感亲切,一回到酒店就和它们玩耍。而前台的女孩子每天更是热心地帮猫猫穿纱丽,以至于穿着纱丽行走在城中回头率相当的高,而且不少人还问猫猫是不是在这里读书,或者有朋友在兰卡,否则不会把纱丽穿得如此正确,感觉有些不好意思,好像要是穿错了似乎心里更坦然,谁让是只外来猫呢。不过加勒的气温一直很高,这里的蚊虫比较多,深受蚊子喜爱的猫猫被亲了好几口,于是,对加勒的回忆串起来就是纱丽-猫咪-蚊子,呵呵!
至于科伦坡的酒店,和所有的首都城市一样,云集了很多高档商务酒店,像我们住的Trans Asia
Hotel设施很好,没什么特色,但却住了三个晚上,中间还帮同伴解决了和酒店的一个小纠纷,要是下次再来肯定不选这里了。

(科伦坡Trans Asia酒店)


(康提的Chaaya Citedel酒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