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颈上的珍珠—博斯普鲁斯海峡
想想行走各国中乘船游览的经历实在不少:无论是黄昏下的塞纳河,多瑙河上会跳“华尔兹”的游轮,尼罗河两岸的旖旎风光,莱茵河边的古堡,还是涅瓦河上的那次历险,每次水上旅程虽短暂,但都非常有意思,现在猫猫来到了美丽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随着汽笛长鸣,又一次乘船旅行开始了。

(宏伟的跨海大桥)
清晨,我们从埃及香料市场赶往码头,准备乘船游览博斯普鲁斯海峡。不知道伊斯坦布尔十月的天气是否经常这样明媚,反正今天阳光灿烂,这样的好天出海心情自然不错,尤其是整个游船只有我们这些游客。


(新皇宫)

(Ciragan
Palace目前是伊斯坦布尔最贵的酒店)

(Ortakoy清真寺)

(昂贵的别墅区)
随着一声汽笛,游船收起缆绳,朝跨海大桥缓缓开去,我们的海峡之旅开始了。我立在船舷,让海风尽情地吹乱长发,海鸥在四周翻飞,游船蜿蜒穿梭在这条划分亚欧的著名海峡上,灿烂得一塌糊涂的阳光下,两岸的美景也如一幅画卷徐徐展开。这幅画卷的第一部分便是新皇宫,那标志性的大理石钟楼掩映在绿树中,而临海的欧式风格宫殿愈发显得美丽,再过去,还有一些同样十分豪华的古典建筑,比如Ciragan
Palace。岸边山坡逶迤,绿树绵延,很快视野中又出现了许多红顶白墙的小楼,应该是富人的别墅区,与蓝天碧水相互映衬,再过去,便看到著名的奥尔塔科伊(Ortakoy)清真寺,就这样,古典与现代交错矗立在海峡的沿岸。
船开了20多分钟,渐渐接近第一座海峡大桥(Bosporus
Bridge)了,凌空高架着的桥体如飞虹般横跨海面,从远处看十分纤细,中间没有桥墩,两头各有一"门"字形桥塔,桥身以两根粗大的钢索牵引,每根钢索以1万多根钢丝拧成,支撑着全长1560米的桥面,是欧洲第一大吊桥,世界排名第四。
穿过博斯普鲁斯大桥桥下时,我抓紧时机拍了张桥体的片子,逆光下看起来甚是雄伟,毕竟是世界唯一的跨洲大桥啊!海面除了游客的观光船外,各类船只往来频繁,上船前我们被告知不可走到船头张望拍照,作为军事要道,博斯普鲁斯海峡北连黑海,南通马尔马拉海,经达达尼尔海峡与地中海相接,是黑海沿岸国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及俄罗斯走出外海的咽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重要的海上输油线路,算得上世界上最忙碌、最重要的一条航道了。
游船再往前走,便是第二座海峡大桥——法堤(Fatih)大桥,新建于1985年,是土耳其政府与日本、意大利三国共同承建的,可并行8辆汽车,比第一座大桥还宽出两个车道。因此,吊桥的钢索也比上一座的粗壮一半,每根钢索重达9500吨。
船到这里后掉头,经过海风的洗涤,我已经渐渐融化在眼前的美景中了,与以往河上游览的感觉不同,虽然都是世界知名的河流,但和大海相比,还是缺少那种宽广,而且蓝天白云与大海作背景下,任何景物都显得特别动人。我们的游船是在一个如牛角形的海湾里折返,这里便是著名的天然良港“金角湾”,过去拜占庭和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和海洋运输活动均集中于此。在金角湾上看岸上是一种风景,那么从岸上看海湾又会怎样呢?

(俯瞰金角湾美景)
欣赏海峡的最好地点在情人山上(Camlica
Hill),我们上岸后开了一段盘山公路来到山顶的平地,这里是当地人家庭聚会的好去处,不少土耳其人一家老小在此喝茶休闲,从这里望去,果然金角湾的美景尽收眼底,站在山顶,我望着眼前那蜿蜒的海峡,“土耳其的珍珠项链”这一美誉果然名副其实,关于这串“珍珠项链”,还有一个富有想象的古希腊神话传说,在古希腊语中,"博斯"是"牛","普鲁斯"是"水墙","博斯普鲁斯"意为"牛涉水之地",传说神王宙斯爱上了一个民间女子伊奥,为防天后赫拉的妒忌,便将伊奥变成了一头牛。但赫拉还是知道了此事,遂变为一只苍蝇去骚扰伊奥,伊奥为躲避骚扰,跳过了一道水墙,那道水墙便是今天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