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下的交河故城
行走在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土夯成的城中,一千多年来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头顶上那火辣辣的可以融化掉一切的阳光,残垣断壁一个接着一个,依稀可以辨认出曾经的大街小巷、寺院、民居、市场、官署、佛塔、墓葬、便道……那曾经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啊,又发生过怎样的动人故事呢!


站在交河故城上,那原本就很清澈的天空更加蔚蓝,是啊,这就是新疆的天空,蓝天下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从河谷原生土中挖出的城,这种建筑方法只在吐鲁番盆地这样极为干燥和炎热的气候里适用,算得上世界建筑史的奇迹了。所谓“交河故城”,顾名思义,就是两条河交汇之处,《汉书:西域传》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
'”。从讲解厅里的模型看,这座城垣确是建在一个自北而南,呈柳叶形的河心小岛上。
历史上,交河几经变迁:公元前 1 世纪中叶,
西汉政府在此驻军屯田,设戊己校尉,曾建“交河壁”;车师前国亡后直至唐初,交河一直是历代高昌王国辖下的交河郡治,唐太宗派侯君集灭麴氏高昌王国
( 公元 640 年),在此设交河县,唐代安西部护府最初就设在这里 (后迁龟兹)。 8 世纪中叶至 9 世纪中叶,
交河城曾一度为吐蕃人所据,后又成为回鹘高昌王国属地 ,设交河州;13
世纪末,交河城终毁于蒙古贵族叛乱的战火之中,目前的故城主要为唐代的遗存。


作为世界上保护得最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交河故城虽没有城墙,但全城犹如一个层层设防的大堡垒,建在30多米高的巨大黄土台上,四周崖岸如削,形成天然壁垒,人行墙外,像处在深沟之中,无法窥知城垣内情况,而在墙内,则可居高临下,控制内外动向,城中布防,也是极为严密。此外大部分建筑物包括宽大的街道,都是从原生土中掏挖出来的,如窑洞是在原生土中直接掏出,平房则多是挖原生土留出四壁,然后用木头搭顶。也许是为了躲避毒辣的太阳,或者防御外来侵略,
城内全部房屋院落一半在地下挖掘,一半在地面构筑而成。于是那些手工作坊和居民住宅区无一例外都是挖地为院,隔梁为墙,掏洞为室。
一条大道贯穿城中,左右两边分布着规划齐整的建筑,
街道清晰,院落分明,来到一所气势宏伟的两层宅院,这就是当时的政府机关所在地,从暴晒的地面一下到地下,温度立刻降了下来,这个天井有11米见方,旁边两道斜坡宽约5米,宽大的阶梯通道可以上下。由于当地气候极为干燥,城址又远离水源,无法开垦种植,因而城内的官署衙门、寺院佛塔、坊曲街道等建筑物遗址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
走在城中,只一会儿功夫,本猫已经全身湿透,汗水吧嗒吧嗒地掉下来,四周光秃秃寸草不生,这样毒辣的日头只在沙漠中体验过一次,结果是脸上晒出的褐斑几年都没能下去,这一次虽然打着伞,但依然挡不住晒伤的危险,皮肤很快就晒红了。想想一千多年前的人们生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还能建造出如此规模的城池实在令我们这些后人钦佩不已。
这里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样十分丰富,历史上交河城也是丝路交通重镇,班超父子、唐代玄奘法师及边塞诗人岑参等都曾到过这里,留下了千年佳话和不朽诗章。在回鹘佛教盛行时期,交河故城中6000人口当中,僧人就有1000多,家家都在念佛颂经,可惜那些壮观的佛塔倒的倒,被盗的被盗,只留下城北端的一组佛塔遗迹,信步游走在其中,想象着那曾经的辉煌,激起无限思古之情,这不亚于庞贝古城的遗址,称它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也不为过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