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与文学的对话
-
观西班牙“十二靓衫展”
“日复一日的活着,就学会了生活的基本规则…半梦半醒间,黑暗来临,晚风性感地解开衣服,阴影让它浸满光明...像海螺般丝滑柔软的身体感觉着它,在栏栅后的幽晦中,时光渐逝。”他们是运用蕾丝语言的大师,花朵仿佛被绣在皮肤上,又使衣服具有了别样的风情,他们完全明白,在太阳下,生活是能被感受到的...
一场时装与文学的对话就这样静静地开始了,来自拉丁语世界的十二位伟大作家诗人的作品,此刻用时装的形式被诠释出来,让我们来看看同样非常杰出的西班牙设计师是如何完成这个富有挑战的命题。


文学作品的作者分别来自西班牙和美洲,都曾获得过西班牙国家奖,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或索非亚王后奖,而这中间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最为著名,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是我上大学时的必读作品,这部“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晦涩的语言,离奇的情节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让我在阅读时失去耐性,然而对书中的很多情节却又印象深刻。

(设计师:DEVOTA &
LOMBA)
设计师隆巴(Lomba)将他理解的中《百年孤独》变成了一件样式返璞归真,但剪裁相当复杂的纯白色大衣。谈到创作动机,隆巴说,这部小说的语言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更令他难以忘怀的是语言背后堪称完美的内部结构,《百年孤独》就像一块古老的怀表,表面精巧瑰丽,内心却像孩子一样,最令设计师着迷的是怀表走动时所散发的魔力。读着纱帘上的的文字,看着眼前的这件白色大衣,又激起了我重新阅读这部文学名著的愿望。

(设计师: AGATHA RUIZ DE LA PRADA)
也许女人对色彩天生的敏感,一进入展厅我的视线就被全展厅色彩最鲜艳的一件连衣裙吸引过去,这是女设计师普拉达为《伊罗娜随雨而来》创作的,作为一个感性十足的女人,她自认为和这部文学作品里的女主人公有某些相似之处,于是选择了一件粉红色的,款式跳跃、轻松的彩色短裙,在突出性感的同时不背叛她永恒的童心,她说这是她从女主人公身上看到了自由的精神。

(设计师:ALMA AGUILAR)
由于这12部文学作品大部分是女性主义小说,设计师可以直接从女主人公身上得到灵感,比如《和马里奥在一起五小时》小说片段展现了女主角的虚荣心,与此相应,一件高腰身的公主裙出现在我们面前,高贵精致。虽然禁止触摸,但面对这件优雅的裙子我还是忍不住伸手感受了一下,那柔软轻薄的丝纱完全可以满足任何一个女人的虚荣心。

(设计师:VICTORIO &
LUCCINO)
相比之下,没有主人公的诗歌作品难度最大,像下面的这首诗:
只想繾蜷在你的身体上,
就像蜥蜴在悲伤的日子面对太阳。
撕裂的哭泣在空气中消散,
塑像的脚重新爬满
长春藤的枝蔓,
你的手在找寻我
沿着你腹部的皮肤,
我在那里仰面熟睡。
面对这样的诗歌,设计师不仅要有设计天赋,还要有文学领悟的能力,完全凭借对作品的想象去创作服装,从意境上找寻共同点,至于它们之间是否默契,那就看观众是如何理解了。

(设计师:LYDIA DELGADO)
由于是在中国展出的缘故,设计师在展现完全的原创风格同时,还让人们感受到了西班牙向中国和亚洲文化表示出的亲近,比如设计师莉迪亚(Lidia
Delgado
)的作品名为“上海女孩”,一听名字就知道与中国的联系,她以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设计了这个带异国情调、西班牙人想象中的神秘上海的虚幻系列。

(设计师:FRANCIS MONTESINOS)
展览中堪称最经典的作品是一件华丽的西班牙瓦伦西亚风格的拖地长裙,那层层叠叠的裙褶让人联想到一位四十出头的奢华的西班牙宫廷贵妇,身着华丽霓裳,手执小巧的扇子,雪白的肌肤,乌黑的发髻,这件裙子让我着迷不已,手中的相机一直在找寻着拍摄的最佳角度。

时尚和文学相融合,以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方式推广西语文学作品的同时,也将我们所不熟悉的西班牙现代设计师原创的服装式样和色彩展现在了大家眼前,畅快直观,艺术就是这样,古老与经典的作品因为创新与变化又一次绽放新的魅力。

(设计师:DEVID DEL
FIN)

(设计师:MIRIAM
OCARIZ)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