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的尼泊尔摄影手记
从去年的新疆之行开始,本猫从以往的“旅游纪念照”爱好者转变为旅游摄影爱好者了,看起来很美,其实这远不止把手里的卡片机换成单反那么简单,且不说每天背着沉重的机身,两只镜头,一支独角架四处乱转的辛苦,更何况为了拍摄最佳光线,很多时候都要起早贪黑,不过跟其中的乐趣相比,这些都算不了什么了。

(过于专注了,连牛在背后舔本猫的包包都没察觉)
拍摄准备
来尼泊尔之前,就听说这里是摄影家的天堂,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成为创作的绝佳素材,本猫自然也研究了一番,除了请教老师关于雪山拍摄如何曝光的问题,为了拍八座8000米以上高峰相连的壮观场面,还特地在自家阳台上练习了一下接片,可惜因为天气缘故最终没有用上。拍尼泊尔最有名的摄影家应该是中国国家地理的首席摄影师姜平了,不下十次前往尼泊尔拍摄,现在已经成为尼泊尔摄影团的专职“领队”了,于是他的画册《尼泊尔摄影之旅》也成为了我此行的摄影指南,仔仔细细了解了一下他的拍摄地点,时间和机位,没想到后来还真用上了,沿着他的足迹拍了不少有趣的场景。至于独角架则是用来拍摄日出和雪山的,本来想抓拍野生动物,可是后来发现基本不可行。
就这样,一场有备而来的摄影之旅开始了,但真踏上了旅途,很多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尤其对于一个新手来说。
拍摄经历
加德满都的七处世界文化遗产,博卡拉的自然风光,奇旺的野生动物,以及喜马拉雅雪山是此次拍摄的重点,当然拍摄尼泊尔人的日常生活更是随时随地进行。此行天气虽然没有想象中的好,自然风光的拍摄大打折扣,但幸运的是,我的导游Mr.Rajan
Khanal曾经三次陪同姜平拍摄,对于各处的拍摄机位非常熟悉,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甚至一些特殊场景,如雪山日出,还建议我添加红色滤镜,看来跟着摄影师学了不少东西。

(拍完日出后也给自己留个影)
摄影讲究一早一晚,为此行程中有一半的时间是早晨五点半到六点之间起床,冬季的尼泊尔温差很大,有时为了等待日出,要在零度的气温里支上架子站上一个小时,等真拍了手都僵了。不过比起专业摄影师,不过是小菜一碟,据说在萨拉阔特,姜平拍日出的时候夜里三点半就出发了,而且他会爬到更高的山头上找机位(本猫怀疑他拍完后肯定先回去睡一觉,然后下午再出来拍,我们可是一天都在路上啊,呵呵)。

(看不到壮观的雪山湖景,拍点小景也不错)
博卡拉是本猫人像拍摄最集中的地方,由于天不作美,拍不到雪山湖泊,就把镜头对准了当地人。同伴们在博卡拉商业街上疯狂购物,以往此刻也是本猫的最爱,但现在我竟然可以做到过店不入,面对花花绿绿的纪念品视而不见,而是站在街边拍摄路人,看来摄影真能让人性情大变啊,嘿嘿。纯朴可爱的尼泊尔人面对镜头非常自然,也许他们见得太多了,感觉大部分人还是挺喜欢被拍照的,有些还很好奇地要求看一下拍的照片,孩子们会讨要一些糖果什么的,还好来之前准备了铅笔等文具。在尼泊尔最让我感动的是当我需要借道到景点周围的旅店或餐厅顶楼拍照时,里面的人都非常热情。

(在博卡拉“扫街”)
拍摄博大哈佛塔的泼颜料仪式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看准光线方向我特地跑到佛塔边的旅馆顶楼,用长焦拍摄从上往下泼的过程,拍完后,又匆匆跑下去,从下面近距离拍摄从下往上泼,拍完后发现同伴们早已不知去向,事后自己对于这组片子还是挺得意的。

(在奇旺,导游和自然向导也是我的“摄影向导”)
在奇旺拍摄野生动物是生平第一次,坐在大象背上一颠一颠的,准备的独脚架根本用不上,只好拍照的时候让象夫停下来,尽量保持平稳持机,但由于光线太弱,大部分都虚了。第二天坐吉普车深入丛林,面对转瞬即逝的野生动物,有时连掏相机的时间都没有,看来当个野生动物摄影师必须得全天守候在一个地方,像我们这样边走边拍是很困难的。
拍摄随感
这次摄影之旅收获颇多,尤其是对于光线的感觉比以前好很多,加德满都杜巴广场是最好的拍摄地点,尤其是下午四点到五点的那段时间,阳光西射到路人身上,形成美丽的侧逆光,那些普通的尼泊尔人穿过光线的时候真是美极了,无论男女老少,我站在街道中间全神贯注地拍摄,连一头小牛什么时候走到我身后开始舔我的背包都不知道,为了那束美丽的光线,最后一天放弃了去泰米尔逛街,又来到那里拍摄直到天黑。

(本猫的“标准工作照”)
另一个收获就是人像,虽然在课上学习了很多影室人像的拍摄手法,但室外人像的感觉不一样,由于是抓拍,手动曝光,对人脸测光很不现实,于是一律改成半自动拍摄,几百张人像照片事后得到老师和朋友们的肯定,唯一遗憾的是使用长焦镜头时,对于焦距和速度的关系没处理好,很多长焦照片有虚化现象,找到原因后,相信以后会非常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越发感觉机遇对于一个没有充足时间的旅行者来说非常重要,除非你在当地专门住上一段时间等待一个好天气,否则就全靠运气了,当然也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赶上佛教仪式,巧遇婚礼,这个时候构图曝光白平衡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只有拿起相机“咔嚓咔嚓”,好的摄影师在遇到机遇时可以拍出杰作,看似偶然,其实背后还是有深厚的功底支撑,而对于本猫这样的新手,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拍了。
与以往旅行不同,这次本猫的到此一游纪念类照片放到了最次要的地位,光顾着拍别人了,拍了上千张照片,最后回来一看,自己的照片可看的只有三十多张,还有不少属于“工作照”,这是摄影改变性情的另一大证明。

(拍摄制陶作坊)
就这样,每天的旅行在拍摄中度过,一天下来浑身酸痛,可是翻看白天的照片时,所有的疲劳顿时被满足和喜悦取代,作为一个摄影人的乐趣不言而喻!
(全文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