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扬布山,湛蓝的天空下五色经幡在风中飞舞,曾几何时,相传原始七佛中的毗婆尸佛在此处投下一支藕根,预言这里将会长出发光的莲花,湖水将变成富饶的国土。两千年来,斯瓦扬布纳特寺(Swayambhunath)上的佛陀巨眼就一直注视着加德满都谷地的变迁。于是尼泊尔人在佛眼的注视下,合掌,做朴素的礼敬,微启,又如莲花来仰望和感恩…

斯瓦扬布纳特寺

在加德满都谷地的七处世界文化遗产中,有两座藏传佛教寺庙格外引人瞩目,那就是亚洲最古老的佛教圣迹之一的斯瓦扬布纳特寺,和全世界最大的圆佛塔—博达哈大佛塔(Bodhnath)。

(斯瓦扬布纳山下的新庙宇)

我们的车穿过拥挤的街道,来到加德满都郊外的斯瓦扬布山,斯瓦扬布是"自体放光"的意思,这里也是尼泊尔国际佛教交流中心,有不少来自印度,中国西藏,不丹等地的佛教徒。山丘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座崭新的寺庙,台基上三尊金光闪闪的佛像气势雄伟,与周边破烂的街道形成鲜明对比,从这里过去又开了五分钟便来到斯瓦扬布纳特寺,该寺建于公元三世纪的李查维王朝,因此处栖息着大量被当地人奉为神明的猕猴,又被称作“猴子庙”。

我们沿着台阶来到山上,与我心目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形象大相径庭,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幅非常拥挤的景象,大小佛塔杂乱堆放在一块空地上,导游解释说政府希望保护这些古迹,因过去被盗现象严重,于是就把它们都集中到了一起,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佛塔仓库”,而四周则是一圈房舍,有住家,也有店铺,居民大都来自中国西藏,出售藏族饰品和唐卡什么的。更甚者不少猴子在千年文物中间肆无忌惮地上窜下跳,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可以像尼泊尔这样有如此平和良好的心态对待他们的文化遗产。

(这里最古老的佛像有两千五百年历史了)
众多佛塔中一眼就看见了斯瓦扬布塔,它所在的位置便是当年毗婆尸佛种莲之处,这是我在尼泊尔见到的第一座藏式佛塔,与内地的佛塔样式非常不同,倒是和北京白塔寺的有些类似。这种样式的佛塔里面学问可大了,塔身部分共分5层,第一层为白色复钵状半圆形基座,代表水,塔基四面都有三重檐的金门金顶佛龛,内供着五大如来金佛(又称“五方佛”);第二层为方形镀金石砌物,代表地,四面绘着
4
双巨眼,称慧眼,象征佛陀目视四方,警示世人,两眼中的第三眼代表无上的智慧,每对慧眼之下还有一个红色问号形的鼻子,代表“一”即和谐一体,据说在佛教中它意味着“只有止恶行善,方能离苦得乐。”第三层为三角形结构,代表火,这层层递减的金字塔形结构的
13个金色法轮,表示 13
层天界之意,四面饰以佛像和图案。第四层为伞形结构,代表气,为象征日、月二光的两层圆轮。最高一层,即第五层为螺旋形结构,代表“生命之精华”,塔顶承托着一个结构繁复的巨型华盖,意味着“归依三宝即能得到佛的荫庇与保佑”,华盖顶上又竖起高达数米的铜质镏金宝顶,称为塔刹。就这样以地、水、火、气4元素表示万物的组成,在佛教中称“四大和合”。

佛塔内安放着释迦牟尼弟子摩诃迦叶佛的遗骨,据称佛祖释迦牟尼的足迹也曾到过这里,并收了1500
弟子。而山坡东面的台阶旁,至今还保留有文殊师益菩萨的脚印,至于印度密教莲花生大师,更是数度于此驻足,有这样辉煌的历史,看来斯瓦扬布纳特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真是当之无愧。

这座小山丘也是俯瞰加德满都城市的最佳地点,风景这边独好,和我一起欣赏风景的还有两只猕猴,几百只猴子因寺院僧侣定时撒食喂养,生活倒也安逸的很。

顺着山路台阶上来的时候,沿途看到一些小的庙宇,那些都是藏传佛教中的喇嘛庙,来此朝拜的教徒,有些就住在佛塔旁边的庙里,想着他们在古迹边吃喝拉撒睡,有点开始羡慕“生活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尼泊尔人了,这可是我们这些来自文明古国的人想都不敢想的啊!
博大哈佛塔

同斯瓦扬布纳特寺相比,建于公元五世纪的博大哈佛塔更有气势,也更漂亮,据说塔里藏有释迦牟尼的舍利。关于它也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当年,一位妇人向统治加德满都谷地的国王要一块水牛皮大小的土地修建佛塔,国王欣然同意,谁知妇人牛皮割成细细的牛皮绳连起来,圈出好大的一块地方,建起了现在人们看到的巨大佛塔。

来到这里,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小城堡,一圈喇嘛庙,藏民开设的旅店,餐厅和店铺将佛塔团团围住。为了拍摄到全景,我特地跑到一个佛塔边上的旅馆顶楼,蓝天下,巨大的白色穹形佛塔气势不凡,四方形的塔身上同样绘着巨大的佛眼,五色经幡随风飘扬,与西藏的三角形经幡不同,这里的都是长方形的,藏人称经幡为风马旗,旗子有五种颜色,分别代表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红为火﹑蓝为天﹑白为云﹑绿为水﹑黄为地。塔基环墙外壁有147个凹进去的壁龛,内悬西藏祈祷经轮,经轮里侧,共有108个打坐的佛像。此地僧侣明显多了起来,有磕长头的,也有转经的,朝圣者一面念着经文一面转动着祈祷轮,据说要念一千遍才能修得一份功德。

在旅店的屋顶上,我从长焦镜头中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画面,原本无人的白色半圆塔基上端出现了三个小伙子,一个拎着桶,一个从桶中往脸盆里倒出鲜艳的液体,然后向白色的塔身泼去,橙黄色的颜料在蓝天中画了一个优美的弧线,落在白色的塔身上,形成一个半弧。然后又向左走几步,舀起一盆,同样泼出,这次落在塔身上的半弧和之前的半弧正好形成一个完美的拱形,就像作画一样,原来之前看到的白塔身上的线条是这样制作出来的,完成上半部分的作品后,几个人又下来,从下往上泼,直到绕塔一周,我好奇地追过去,问那个小伙子这是什么意思,他说这种颜料是藏红花,只有在重要节日的时候,或者信徒捐了很多钱,才可以重绘塔身,一个月也就一次吧,来之前也看过摄影名家们拍的泼颜料场景,每想到真让我赶上了,好幸运啊!


大佛塔周围也是藏民聚集区,好像到了西藏一样,走进一家藏传佛寺—贡嘎寺,里面的僧人们正在做功课,他们微笑地看着我们,寺外一个僧侣正在喂鸽子,看着我对他拍照,友善地递给我一把粟米,我把粟米向鸽群抛去,看着它们欢快地抖动着翅膀,与飘动的五彩经幡组成了世上最动人的图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