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旺丛林探险记(一)

一头独角犀牛从浓雾中静静地向我走来,我不停地按着快门,
镜头中它的身影越来越清晰,在离我只有三米距离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吉普车上,虽然我相信它不会伤害我,但向导对于犀牛如何危险的提醒还是起了作用,看得出这是一头衰老的犀牛,头上的角已经磨掉了不少,身上也是肋骨尽显,生命行将结束,看着它缓缓离去的背影,我突然有些伤感,再强壮的动物也会有这样一天,只是不知何处是它的归宿。
和独角犀的美丽邂逅

我们来到了距离加德满都西南120公里处的奇旺国家公园(Royal Chitwan National Park),尼泊尔文中奇旺-Chitwan即“丛林之心”的意思,Chit是Heart,Wan是Jungle,就是Heart
of
Jungle,这里曾是尼泊尔王室和殖民主义者的狩猎场,1973年正式建成国家公园,为尼泊尔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仅次于喜马拉雅国家公园的第二大自然保护区,其目的为了保护即将濒临绝种的独角犀牛。
巧的是我们下榻的饭店就叫犀牛庄园“Rhino Residency
Resort”,一座很美丽的高级度假村,紧挨着保护区,出入丛林都非常方便。到达的当天下午,庄园里的自然向导就带着我们来到丛林徒步,走在满是落叶的林间小道上,看着周围郁郁葱葱的各种不知名植物,好像回到了小学时候的自然课上,
在老师带领下认识各种植物,那是我最喜欢的课程了,当时还采集了不少植物标本,现在自然向导就是我们的老师,他拾起路边一种植物的坚果,这种植物被称作犀牛树,原因是犀牛很爱吃这种果实,但会把果核排泄出来,这样就帮助完成了播种工作。丛林中遍布高大的Sal树(婆罗双树),材质极硬,加德滿都印度寺庙的木雕即用此木,林子里偶尔有野鸡和孔雀经过,发出沙沙的响声,小路旁时不时出现一堆堆高高的犀牛粪,有的看起来还很新鲜,莫不是犀牛刚刚过去不久,也许还能碰上呢,我感到一阵兴奋。
在丛林入口处悬挂着保护区的地图和讲解,这里的独角犀牛仅产于尼泊尔、印度北部以及印尼的少数地区,已濒于绝种,在人类的无情捕杀下连保护区的犀牛数目都降到了不到400头,明天我们将会骑大象深入密林深处寻找其踪影,但愿运气好。

(这片自然保护区就是独角犀栖息之地)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出发前往大象驿站,我们是第一批客人,从高高的台子上跨进大象背上的背栏,每头大象上可以坐四个人,除我和同伴外,还有一个向导和一个日本游客,我们的这头象年轻又漂亮,有着长长洁白的象牙。骑大象出巡,除了居高临下一览无余外,最重要的是可以走进车子无法进入的区域,而不会惊扰那些密林深处的动物,同时所有的动物,包括犀牛都怕大象,绝不敢冒然造次。

奇旺虽地处热带,但现在毕竟是冬季,早上的气温只有几度,而且雾气极浓,10米之内都看不太清楚,此刻的森林还真是阴冷阴冷的,拿着相机随时准备拍照的手很快冻得没有感觉了,来之前我想象这里是热带,天真地带了件短袖T恤,现在可是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了还觉得冷。象夫赶着大象走在浓雾包裹着的丛林中,他不时地用棍子敲打头上的树干或拨开枝叶,提醒背对着他坐的我们不要被刮着。此刻丛林里的光线黯淡,除了头顶上的鸟鸣声,就只剩下大象的呼呼声了,将近半个小时过去了,犀牛的身影还没出现,“也许太早了,还没起床吧?”我心里嘀咕着,不过坐在象背上一悠一悠的挺舒服的。

走出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我们很快来到一片长满了象草的开阔区域,浅浅的水塘边一些大型的鸟儿在饮水,突然象夫喊了一声,在我们侧前方的茂密树叶中,我看到了一个深灰色的庞大身影,的确那是一头独角犀,这是我见到的第一只,它懒洋洋地卧在那里,直到象夫喝叫驱赶着才不情愿地起来,慢腾腾地离去,因为光线不够,在象背上虽然使用了长焦,但还是无法拍清楚。

我们又前行了五六分钟,这回大象发出了一种类似不满的吼叫声,任象夫怎样驱使都驻足不前,我才看见它的一侧竟出现了三头犀牛,有两只好像还发生了些纠葛,追逐起来,独角犀牛虽为食草动物(主要吃嫩树叶),动作缓慢,看似温顺,其实性格暴躁得很,当地人都惧怕几分,发怒时速度很快,而且体重可达3.5吨,被顶一下肯定没命了。我想起导游讲的一个故事,去年一些欧美人来这里乘大象看犀牛,一个法国人坚持要从大象上下来近距离地观看,导游劝导无效,只好告诉他如果犀牛追他,要“之”字形跑,因为犀牛只会直线前进,结果他遇到危险时吓得忘记了导游的话,结果被犀牛顶死了,这样的事情出过好几次,看来不能被犀牛那貌似温顺的外表所迷惑啊。

我们小心地绕过去,等到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开阔地带,我终于可以仔细打量起在草地上安静地用“早餐”的两只犀牛了,它们好像是母子,一大一小,背上的硬皮一块一块的,如盔甲一样坚硬,小的那只鼻子上的独角还未完全发育成,憨态可掬,在尼泊尔的纸币上,最大面值为一千卢比,上面是大象,第二大面值500卢比就是犀牛了,果然和纸币上的一模一样,我距离它们有10米左右,拍了不少照片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拍到犀牛照片,天空也云开雾散晴朗不少,一路上又看到了梅花鹿,孔雀等动物,心情立刻好起来,我们这头象上的向导很不错,只要我想拍照,他就会让象夫停下来直到我拍好为止,回去以后,我特地给了象夫壹佰卢比小费感谢他的合作。
以为至此后就再也没有见到独角犀的机会了,因为它们的活动区域一般只在森林里,当地村庄基本见不到,谁知第二天清晨我们去大象保育院的路上竟又与一只犀牛邂逅,就是开头提到的那只。还是大雾弥漫,那头老犀牛好像从仙境里冒出来的一样,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就这样眼看着它直直地走向我们,没有了大象的庇护,与犀牛如此近距离的对视,我感到既兴奋又有些紧张,然而它似乎漠视我们的存在,自顾自地穿过小道,走向河岸,又消失在浓雾中。



作为史前特有物种,独角犀曾被人们视为传说中古天竺国“独角兽”的化身,在水草丰富的奇旺,但愿这美丽的独角兽能享有一片安静祥和的乐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