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京城的“塞维亚狂欢”
- 观西班牙佛拉门戈演出“Gala de
Sevilla”
一阵清脆有力的踢踏舞步让我的神经一下子兴奋起来,下午还在塞万提斯学院为我们演示佛拉门戈舞步的男舞者此时正站在舞台上,伴随着时而哀怨忧郁,时而狂热奔放的吉他声,用力地甩动头部,颈部,配合着手臂、肩、胸的运动,加之悲怆的面部表情,一部精彩的来自安达卢西亚的佛拉门戈舞蹈表演开始了。


我坐在第一排,看着近在咫尺的演出,仿佛回到了大学二年级,那是第一次看佛拉门戈的演出,对这种西班牙的代表性艺术似懂非懂,不知道他们在唱些什么,只是音乐舞蹈中流露出的那种深深的悲伤让我记忆深刻,还有就是女舞者那色彩艳丽的拖地长裙,可惜去西班牙的时候没能欣赏到正宗的佛拉门戈舞,就买了个跳佛拉门戈舞的娃娃,因为实在太喜欢那层层褶褶的大裙子了。后来在学习西班牙语的过程中,对这个国家的历史,民族的个性有了更多认识,也逐渐理解了佛拉门戈舞所要表现的内涵。


当年没有能够到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旅行,那里是西班牙传统文化保留最好,色彩最浓的地区,也是佛拉门戈的大本营。公元八世纪起,阿拉伯人在此建立了西哈里发帝国,统治延续了700多年;从15世纪中起,吉普赛人又大量移居此地;加之早年希腊、迦太基、罗马、拜占廷的居民带来了地中海边远地区的音乐,和后来的西哥特人的文化,使安达卢西亚长期以来成为各种音乐文化的大溶炉。佛拉门戈舞蹈音乐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人说它是吉普赛人从北印度带来的,有人则认为它来自阿拉伯,源于拜占廷和印度的宗教圣歌,不管怎样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与吉普赛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正是这个到处流浪充满苦难的吉普赛民族赋予了佛拉门戈舞蹈音乐悲哀幽怨的元素,深深地植入到每一个音符当中,而这是其他音乐表演中很少见到的。



此刻舞台上一位年逾五十身穿红色长裙的女舞者一出场就让全场惊艳不已,那优雅的姿态,纯熟的舞技,丰富的表情非二十多岁的女演员能比,这也是佛拉门戈舞与其它舞蹈的不同之处,因为太年轻的演员无法体验和表现多种复杂的感情,因此真正成名的佛拉门戈表演家通常年纪偏大,虽然没有如花的容貌和苗条的身段,但是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舞蹈所需要的丰富情感,我记忆中的女主演都在四十岁以上,应该对于人生已经有很好的理解了吧。




伴随着热烈舞步的是男歌手那嘶哑的歌声,暗哑并带有鼻音色彩的音色至今仍是佛拉门戈歌声的特点,歌手同样紧皱眉头,面部表情忧郁、愤懑,这种深沉的歌,又称大歌,是最早的佛拉门戈音乐,也是最难唱的一种,歌唱时节奏自由,音色暗哑,有时近于喊叫,东方色彩最浓。至于歌词内容大多与上帝、爱情、女人、死亡有关,反映了吉普赛人贫穷、悲惨的命运和处境,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流浪岁月里吉普赛人为了逃避迫害,被迫离家出走,流离失所,逃往偏僻的山区,过着苦难生活,只有用歌喉、舞步和乐器诉说了这一切。在歌声中有一种让人战栗的感动,因为那是来自社会最底层,属于饱受苦难、贫穷、歧视和屈辱的人们的声音。

对于中国人来讲,完全理解这种艺术表现出的那份沉重情感有些困难,但作为一种音乐舞蹈形式,我对于佛拉门戈的喜爱很大程度上缘自它的那种节奏感,节奏是佛拉门戈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从舞鞋,击掌到响指,响板,都能制造出精准的节奏,为舞者伴奏,更不要说那独特传统的打击乐器—箱鼓(Cajon)。在观看演出的当天下午,我在学院里特地体验了一把这种乐器,演出的鼓手专门过来教我们如何打击箱鼓。顾名思义,这种鼓如同一个大音箱,人坐在上面,两腿分开,用手拍击,有三种不同的击法,分别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不过鼓手提醒我们,作为对于佛拉门戈舞蹈和歌手的伴奏,鼓声不可以喧宾夺主。

佛拉门戈舞蹈中的男子非常注重脚的动作,用脚跟敲击地板时发出的节奏十分清脆,这种脚下快速敏捷的击打方式和变幻莫测的节奏类型风格源于印度的“赤脚踢踏舞”——卡塔克。由于距离舞台很近,可以清楚地看到男舞者在转圈时洒向空中的汗水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看得出这耗费了舞者相当大的体力,对于这样充满激情的舞蹈观众自然报以热烈的掌声。而女子的舞蹈则更注重手、腕、臂、腰、臀的动作,表演独舞的三位演员均梳着佛拉门戈舞特有的发髻,别着扇形发簪,披着缀满流苏的大披肩,我非常喜欢带响板的那一段,歌声、击掌声、喊叫声、舞步踢踏声、加之手中的响板声,互相交错应和,实在是太美了!还有就是舞者们无论男女,手腕动作都翻转自如、畅若流水。顺便说一下,这些演员并非来自一个表演团体,而是为了庆祝西班牙文化年特地从不同演出团组织起来的优秀演员。

很快一个半小时的演出结束了,实在是太精彩了,想必大家都感到意犹未尽,在谢幕的时候拼命鼓掌,于是演员们又即兴表演了一段,而这种既兴正是佛拉门戈的另外一大特色。全体演员围成半圈,不断击掌,在歌手的伴唱下,一位典型的西班牙大妈开始随心而舞,他们用和声,用时而发出的呼喊声来表明一种大家庭的融洽,和彼此间的亲密,同时也与台下的观众形成一种互动,就这样在充满激情与震撼人心的表演之中大幕缓缓落下了。

走出剧场,外面将近零度的气温也不能将佛拉门戈表演在心中燃起的那把火熄灭,一个激情四射的夜晚,在这初冬的京城。
附:佛拉门戈的过去与现在
佛拉门戈,这种产生发展于西班牙南部的艺术形式,已经历了150多年的历史。最初的佛拉门戈是一种民谣,之后“烛舞”歌谣和舞蹈被加入表演,成为多种表演形式的雏形,犹太人、阿拉伯人、吉普塞人、摩尔人、安达卢西亚人,这些不同种族的人在佛拉门戈艺术中都曾被提及,佛拉门戈音乐史前时期具有极大的丰富多样性,终于在18世纪末期成为一种世界级的文化形式。在19世纪,歌谣和舞蹈的基础则是激进而震撼人心的诗歌,曾经的无名佛拉门戈诗歌集成为这门艺术的灵感所在。时至今日,佛拉门戈已经是一门非常成熟,形式多样化的舞台艺术。
18世纪中叶,佛拉门戈已经在安达卢西亚风行一时,但上流社会仍然拒绝它,后来有一位为当时流行的独幕剧《托纳蒂亚》作曲的音乐家采用了吉卜赛的诗句和旋律,情况才有了改变。从19世纪起,吉普赛人开始在咖啡馆里跳舞,并以此为业。后来随着公开演出的增加以及商业性舞台的压力,经过排练的节目取代了佛拉门戈原先自的表演。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专业的演唱家,1920年还演出了第一部佛拉门戈歌剧,1922年在格拉纳达举行了有名的佛拉门戈比赛,但随后这门艺术就趋于衰微。直到1956年在科尔多瓦举行佛拉门戈比赛,1957年在海雷兹建立了佛拉门戈学,这种艺术才得到复兴和发展。
在20世纪上半叶,它曾一度陷入衰败和萧条,甚至还遭遇了“反佛拉门戈潮流”。从上世纪50年代末起,全国性的佛拉门戈艺术大赛开始举办,逐渐复兴了这门没落的艺术。胡安"路易斯"卡诺和古吉尔莫"费瑟尔所组建的Gomaespuma基金会就一直致力于复兴佛拉门戈的活动。他们通过二人组的广播节目,让西班牙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欣赏佛拉门戈。他们最主要的普及对象是西班牙的中产阶级,节目的听众已达到100万至150万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