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里的月亮
(三)

(我愿像鸟儿一样飞翔)
一觉醒来,小雷已经在楼下等候了,从四点到日落只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必须在天黑前离开沙漠。我们商量了一下,因为沿途要拍照,如果来回都是徒步恐怕时间不够,于是我们决定去的时候乘坐越野吉普,然后徒步走回来。
第二次坐吉普已经没有那么紧张了,开了十分钟就到了沙漠穿越的终点:娜仁湖。与月亮湖不同,当车翻过沙丘,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草地边缘茂盛的芦苇簇拥着一个面积不大的湖,四周空旷无人,我走下车,当脚踏上草地时,才发现这里的绿草与一般见到的不同,是紧贴着地面生长的,比较短小。地很松软,有的地方露出一洼一洼的浅水坑,在阳光折射下泛着莹光。我正着迷地研究着这里的地貌,突然远处芦苇丛中飞起几只大鸟,小雷兴奋地说:“快看,那是灰鹤。”我赶忙拿起相机,但它们已经飞远了,只能遗憾地看着它们消失在蓝天中。

(草肥水美的娜仁湖畔)
此时湛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白云,白云下我在草地上或坐或卧,拍了一组照片后,突然镜头里闯进一只美丽的花蝴蝶,在我身边飞舞,眼看落在了离我不远的草地上,小雷在一旁示意和它来张合影,于是我屏住呼吸,悄悄靠近它,手越来越近,马上就要碰到蝴蝶翅膀了,受到惊动的蝴蝶在我手边飞走了,其实也不是真想抓它(虽然猫猫都喜欢抓蝴蝶,呵呵)。拿过相机一看,竟然发现上面只有一只白白的小手和那只美丽的小精灵,让人哭笑不得。
草地另一侧有一小片美丽的树林,小雷说那是牧民们栽种的胡杨树,生活在沙漠边缘的胡杨树还是在张艺谋的“英雄”里才认识的,那场张曼玉和章子怡在胡杨林中的武打戏,拍得如诗如画,让人心醉不已,这种植物也的确有着非凡的品格:耐干旱、盐碱,抗风沙,能在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年降水量只有十几毫米的恶劣自然条件下生长。按照牧民们的说法,“胡杨三千年,长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烂一千年。”此时看到这些胡杨树,开始显露出秋的金黄,虽然没有成林的壮观,甚至在空旷的沙地和草地映衬下略显孤单,但有一种说不出的美丽,自然也成为了我拍摄的对象。

(胡杨已经开始显露出秋的美丽)
娜仁湖四周空无一人,在湖对面,沙丘下有几户牧民的家,靠养羊为生,每天把羊赶到草地上,不用人管,据说收入还不错,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过去牧民家看看。我们开始往回走了,沙丘不高,不像爬山那样累,但是沙土松软,阻力大,因此走不了太快,有些坡度较陡的,就得沿沙丘侧面斜着走。
这里少有人烟,因此一个个沙丘平滑无痕,走一段回头看看自己在沙漠上的一串串“猫印”,挺有点成就感的。不过有些沙丘比较陡峭,干脆手脚并用,留下的就是完整的“四个爪印”了,呵呵!我的低跟短靴在沙子中不打滑,而且不进沙子,蛮适合沙漠行走的。

(认真地在沙脊上留下一串串“猫爪印”)
走了一会儿,便开始感觉到沙漠太阳的毒辣了,好在为了轻装前进,我们只带了相机和水。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有时必须爬上高高的沙丘,配合摄影师对光线和角度的要求,摆出不同的造型,在沙丘上爬上爬下,很快我便气喘吁吁了,看来沙漠写真的出炉一点都不浪漫。后来照片出来后,发现一开始还有模有样的,白白嫩嫩的,后来的越看越像牧民,脸被沙漠的阳光晒得红彤彤的,头发也凌乱起来,不过也许这才是最自然的写真吧。
老天都对我们格外优待,今天不光天好,蓝天白云,而且我们拍摄的时候光线充足,走路的时候太阳就躲到云彩里,空气顿时凉爽许多。不同的时间沙漠的颜色也在变换着,一会儿是浅黄,一会儿是褐色,到了傍晚时分,则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沙漠中偶尔见到的植物,是那种类似仙人掌一样的灌类,穿越途中,基本没有见到垃圾,一来是这边游客稀少,二来这里人们的环保意识不错,路上仅见的一只空矿泉水瓶子也被小雷拾起,放到塑料袋里带回去了。
这时身后远处传来一阵驼铃声,循声望去,四五匹骆驼组成的驼队正朝我们走来,应该也是月亮湖的游客,于是我停下来,等他们经过时以驼队为背景拍照,也算是沙漠一景吧。走了有几公里的路,眼看太阳越来越低,沙漠的色彩也越来越美,终于一个被金色沙漠环绕的蓝色湖泊出现在眼前,我坐在沙丘上,静静地注视着眼前这千万年来形成的独特地貌,感觉自己是那么渺小,就像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大自然真是神奇啊!

(美丽的月亮湖,我对你是如此的依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