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慈日志(一)
—— 援助计划正式开始
4月18日,周二,
阴,有浮尘
昨天虽然北京漫天的黄沙,在去廊坊的路上,我的心情却像明媚的春天一样,因为上周五我的关于捐助“济慈之家”的计划书被韩国董事长批准了,好久以来都没有感觉这么开心了,简直比出去旅行一次还要高兴,也很感谢公司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接下来就该认真考虑如何实施这个计划了。
拿着老板签过字的报告,马上打电话给吉勇告诉他这个好消息,上次见面吉勇告诉我他们又租了一栋二层小楼,正在寻找资助者,此外,因为学校老师的增加,还需要更多的电脑和办公用品,我把这些要求都写到了报告里,考虑到也许孩子们还需要医疗方面的援助,甚至把我们在这里开的一所医院也包括了进去,还有就是安排员工们定期去济慈之家服务。这些想法都得到了董事长的赞许,当我告诉吉勇公司将负担“济慈4号”一年的房租时,这个文静的大男孩在电话里直说:“Great,
great。”此外公司还同意把闲置的若干台旧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以及一些办公设备一起捐出去,医院那边的消息是,他们本来就和中国红十字会有合作,每年将从韩国派医生过来免费为白内障患者做手术,济慈的孩子们大部分患有白内障,虽然现在有家医院承担了部分手术,但是一些孩子还是无法治愈,和医院院长商量后,决定让韩国医生为这边无法做手术的孩子复诊,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这一次去廊坊是去商讨周末在那里举行的捐助仪式,以及具体细节。和吉勇谈到每个月安排员工的义工服务时,他的话给了我不少启示,他说很多时候大家很热心,想过来做点什么,可来了又不知道该干什么,其实孩子们,特别是正在上学的那些,非常需要各方面的教育,比如英文,电脑,音乐,舞蹈等等,甚至生活方面的指导,因此人们应该有目的地去帮助他们。我想他说得很有道理,探视福利院一方面是给以这些孤儿一种温暖和关怀,另一方面也是给他们一些实际的帮助,除了财物支援外,对这些未来有一天会走上社会,过上正常人一样生活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掌握一技之长,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我们这些普通人日常生活中会体验到的各种事情。而且人们不应该总是带着一种施舍和怜悯的心态看他们,不能给这些本来身体就残疾的孩子们再增添心理上的残疾,他们也有权利成为“社会人”,而不是永远只生活在盲人的圈子里。
从个人角度来讲,我很欣赏“济慈之家”的模式,当然国外福利事业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要比国内先进很多,尤其是理念方面,因为这个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所以如何有效地援助,而不是仅在物质上解决一时的困境,才是我们应该深思的。另外为什么从企业角度也愿意和这样的福利院打交道,也是有原因的,最近媒体上曝光了不少国内福利院拿这些孤儿牟利的事情,如何避免善款不被贪污,是很多愿意做善事的企业最为关注的,“济慈之家”透明的财务制度(比如每个捐款人都有专用的账号登录福利院财务系统查看资金使用状况),以及孩子们良好的生活条件都给予了捐助者很强的信任感,相信创办人有能力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和生活水平。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马路边的乞丐你不去帮助啊,也许你那点钱转眼就会被他拿去挥霍了。要知道,这世界上不只被援助的人需要尊重,援助者也需要,谁都不希望善心被滥用,我相信这个社会上善良的人还是很多的,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做善事,也要为他们培养做善事的环境和对象,这是对援助者和被援助者的尊重,对于援助者来说,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对于救助对象的意义和价值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这些残疾人也是有未来的,你的行为增加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就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个新任务是一个特殊的开始,把它看作工作的一部分也好,生活的一部分也好,总之我知道我的生活里又会多了一些事情和体验,以后每个月如何安排员工和家属的义务服务将会是一种新的挑战,需要好好设计一下,至于我自己吗,也许教女孩子们跳舞吧,应该很有意思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