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非轶事(上)

(2005-11-01 13:36:11)
分类: 阿兹猫中南非
南非轶事(上)
 
   打开记忆闸门,在南非旅行的点点滴滴就如同春天约翰内斯堡街头缤纷的紫薇花瓣一般纷纷飘落下来,宛如一幅生动美丽的图画,叫人如何能忘怀!
 
一.  五光十色约翰内斯堡
 
   11月正值南半球的春天,而此时北京已是是叶黄枝枯的秋末,尽管从北京到约堡(Johannesburg)的旅途非常辛苦,下飞机的时候脚都肿了,可一踏上这个国家,迎面拂来的徐徐春风顿时让我精神为之一振。
 
   大旅行车缓缓开进位于约堡郊外的Holiday Inn Crown Plaza Sandton酒店,“咦,那是什么?”我看到眼前出现许多高大的缀满淡紫色花的树木,远看就像一片片紫云,非常漂亮,还是生平第一次看到树上会开紫色的花,我感觉非常新奇。听导游介绍这叫非洲紫薇(Jakaranda),原产巴西,后来南非为了美化街道引进了这种植物,紫薇花只在春天绽放,花期很短,我们来的正是时候。走近看,这些淡紫色的花儿一朵挨一朵,开得很密,由于紫薇树木高大,一树怒放的紫花漂亮得让人有些眩晕,之后的日子里我们走在约堡的大街上,到处可见紫色的花海,真是在一个美丽的季节来到一个美丽的国度。


激情四射的“非洲脚印”(African Foot Print )
 
   飞行了十几个小时(在新加坡转机就5个小时)加上时差,到了以后大家都倍感疲倦,晚上安排好的一场演出本来都想退掉了,但是导游极力推荐说非常值得一看,幸亏去了,因为这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富有感染力的舞蹈表演了。
 
   来到约堡著名的“金矿城”中的环球剧院,发现我们竟被当作贵宾安排在第一排就座,舞台近在咫尺,可惜大家都困得不行,一坐下眼皮恨不得就打架。虽然我也很累,但还是充满了好奇,强打精神,说实话对非洲音乐和舞蹈了解很少,以为不过是些土著舞蹈表演。开场了,一阵密集的鼓点一下子把大家从昏昏欲睡中震醒,巨大的扬声器正对着我们,看样子是睡不成觉了,那就看看这名为 “非洲脚印”的舞蹈团到底有什么绝活儿吧。
 
   谁知开场不到十分钟我就被这些演员的精彩表演吸引住了,这些黑人演员个个肌肉发达,身手敏捷,他们只在腰间系了条兽皮似的短裙,皮肤闪着黑金般的光泽,浑身上下透着活力和激情。表演更是充满了强悍粗犷的野性、欲望和宣泄,与一般的土著表演不同,随着高低起伏的鼓点,无论是豪气冲天的踢踏,还是令人热血沸腾的摇摆都展示出演员们深厚的舞蹈功底。大段的舞蹈将非洲远古先人的狩猎种地、钻木取火的劳作、生活场面以及象征现代社会生活的激情涌动体现得淋漓尽致,令人眼花缭乱。由于离舞台很近,我可以清楚地从演员们脸上的表情解读出舞蹈所要表现的喜怒哀乐,富有十足的感染力。
 
   面对这样激情四射的演出,渐渐的我也坐不住了,想和他们一起摇摆,此时疲劳早已烟消云散,再看看同伴们,同样也睁大眼睛,目不转睛地观看这场非洲音乐舞蹈盛典。是啊,没有激情的舞蹈只能是舞技的展示,像这样身心投入的表演一定会打动观众的心的。
 
   当演出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所有的人都起立向演员致意,一出剧场一个同伴就忙着向剧场工作人员打听哪里有卖他们的演出DVD,我则留意了一下这个舞蹈团的介绍,得知他们成立只有一年多(2000年刚成立),已经是南非最受欢迎的舞蹈团,他们将现代与传统、非洲与欧洲、黑人与白人的多种舞蹈艺术风格熔于一炉,改变了人们对非洲舞蹈单调的印象。有意思的是从南非回来半年之后,这个著名的舞蹈团来到北京做巡演,我当时兴奋不已,极力向身边的同事朋友推荐,不过在这里要坐在第一排观看票价竟高达1000元。
 
换钱风波
 
   到约堡的第二天,领队说要帮大家去换钱,我反正也没事,就自告奋勇和她一起去,顺便感受一下约堡的银行服务。自从黑人政权上台后,南非的治安日益恶化,打砸抢事件时有发生,银行更是戒备森严,我们去的这家银行就装有两层出入门,如果有人打劫,出了第一道门,也会被第二道门卡住,而且出入不是同一道门。银行里人不多,我们前面只有两个人,可感觉工作人员很慢,等了好久才轮到我们,柜台里一个表情严肃的四十多岁的白人女职员接过我们手中的美金,由于每个人要换的钱数额不等,我们必须把换好的钱分成份,所以我跟工作人员说要一些不同面值的钞票,她流露出不耐烦的样子。看她数钱的方式真的很痛苦,由于钞票太多,她把不同金额的分类摊在桌子上,嘴里念念有词,“一个,两个,三个…”,好像小学生数数一样,我们帮不上忙,只有在边上耐心等待。南非货币单位是兰特(Rand),由于南非经济状况不太好,美元与兰特的比价已经到了1:9,也就是说比人民币还要低。
 
   好不容易数完了,把一堆花花绿绿的钞票和硬币推了过来,保险起见我们也要数一遍,不过对兰特很陌生,所以要先看清楚钞票数额,自然慢了点,于是柜台里的大妈不高兴我们堵着窗口,挥手叫我们到边上数去,让后面的人办理业务。也是,挡着别人怪不合适的,于是我们捧着钱到一边的桌子上,可数完了傻眼了,少了一百多兰特,于是我们又返回去找她,这时她一副翻脸不认账的样子,从她那晦涩的南非式英语中我听明白了,她在责问我们她数钱的时候我们为什么没看清楚,现在我们已经离开了窗口,她概不负责了,人家说得也有道理,那我们再数数吧,于是我们两个人干脆跪在了地上,把钱分成小堆,一个一个摆放清楚,满头大汗,最终还是差那么多钱,再回过头看看大妈那毫无表情的脸,我们决定放弃了,不再浪费时间了,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了这里。原来南非的银行服务这么差,我算领教了,不过既然代表大家出来任务没完成好,这些损失我就承担了。回去后大家伙儿听说了,都很同情,于是决定共同分担这点损失,看到每个人从自己的信封里掏出十块钱的硬币挨个放在心情极差的我的面前,然后很同情地安慰两句,叫我真是又感动又有些狼狈。
 
   这之后每天都很忙,这件事带来的不快很快就忘记了,直到有一天回到酒店,发现房间地上一个纸条,说有人给我留言,真奇怪,在这里我一个朋友都不认识,谁会给我打电话呢?于是我非常好奇地按照号码打过去,没想到竟然是那家银行,这出乎我的意外,他们告诉我当天结算的时候就发现多了一百多块钱,于是他们想方设法打听到我们住的酒店,希望可以尽快去领回这笔钱。原来如此,我们再次来到那家银行,不过这回见到我们那个大妈好像换了一个人,一再表示道歉,语气也和蔼很多,原以为再也找不回的钱就这样回来了,自然很高兴,于是征求了一下大家意见,我把这些钱全买了当地好喝的葡萄酒,给大家佐餐。
 
   这算是南非旅行中的一个小插曲吧,旅途上本来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不过结局总算还不错。
 
我见到了金矿
 
   我虽然不是个财迷,但还记得上初中时父母送给我第一根金项链的情景,高兴了好几天,不过这回我倒真的见到了金矿,还有几十公斤的纯金金条呢,那是在约堡市中心向南6公里处的“金矿城”(Gold Reef City),这是一个由昔日的采金矿改建而成的主题公园。
 
   由于不是周末,游人不是很多。金矿城面积挺大的,城中既有维多利亚风格的游乐场,古朴的酿酒厂,矿工们的生活区,也能看到那个年代的中国洗衣店和老式药房等。说起来,约堡的历史与黄金开采密不可分,从十九世纪一个叫乔治"哈里森的幸运儿被一块露出地面的金矿石绊倒,发现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到四五十年后这里变成了南非的第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南非一跃成为世界的采金中心,而金矿城就是了解那段历史的最好场所。
 
   我们先参观了矿区的生活区部分,房子里面的家具摆设都重现当年的原样,矿场主家中的那些维多利亚时代的镶蕾丝花边的桌布和围裙,华丽的茶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矿工们的住所则简陋拥挤许多。有意思的是当时还有很多华人劳工来到这里淘金,他们的勤劳智慧得到了当地人的一致认可。在一旁的空地上一群黑人正在表演当时矿工们休息时所跳的舞蹈。他们身着艳丽的当地服装,脚腕处铃铛作响,伴着一个胖胖的黑人妇女高昂的歌声随鼓点有节奏地跳动。是啊,在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后,舞蹈是最好的放松和娱乐方式,可以让他们重新迸发出活力。

南非轶事(上)

   (金矿城中的黑人舞蹈者)
 
   我们围着金矿城里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淘金热潮时的建筑物、街道转了一圈,当年的警察局、邮局、银行、酒吧、餐厅等建筑逼真地再现了淘金时期的城市风貌,仿佛带我们回到了那个时代。最后终于来到采矿区,想当年这里可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区。据说直到金矿关闭以前,这里的总采掘量巳达到140万吨。最鼎盛时期,曾挖掘到地下3200米的地方作业,现在,游客只能到地下220米处参观。我们乘坐电梯下到地下,这里的温度明显降低,每个人带上安全头盔,跟随导游来到矿道。这里有专门人员讲解各式采矿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带我们参观被开采过的矿道现场。其实金矿本来的面目并不像黄金那样金光灿灿的,如细沙般的金脉夹杂在黑色的岩石中,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
 
   如何把这些粗糙的黄金矿石炼成纯度接近100%的黄金呢?这里的冶炼工艺表演告诉了我们答案。先把金矿石烧成液体,加入银、铜,再去除不纯物质,冷却后就是那些闪着诱人光泽的金块。更诱人的是,如果谁可以用两个手指夹起金砖,就可以拿走它,明知无人可以用两个手指夹起重达12.5公斤的金砖,但大家还是排着队跃跃欲试。
 
探索频道(Discover)非洲总部就在眼前
 
   在南非的每一天都会有惊喜等着你,哪怕是在寂静的夜晚。一天晚上十点多我们从凯撒赌场(Caesars Casino)玩儿完出来,回酒店的路上,公路四周空旷无人,只有天空的星星眨着眼睛,注视着我们这些不知疲倦的异乡客。路边夜幕下时不时隐现几栋欧式建筑。我正打算闭目休息一会儿,突然一座灯火通明的高层建筑出现在前方路边,四四方方的建筑顶部几个硕大的英文字母——Discovery在夜空中闪着银光,异常醒目,连星星也黯然失色。我的心顿时“怦怦”跳起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应该就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探索频道”的非洲总部。
 
   我可是Discovery和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国家地理频道)的忠实观众,通过它们认识了很多非洲大草原的动物,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像那些摄影记者或研究人员一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没想到在约堡竟这样巧遇了Discovery。虽然已经很晚了,但大楼里加班的人还不少,从外面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的办公室,可惜只能与它擦身而过,我艳羡地一直看着它消失在视线中,剩下的就是闭上眼睛继续做我的关于非洲探险的美梦…
 
约堡治安有感
 
   来之前旅行社已经给我们打了很多预防针,说南非尤其是约堡的治安如何如何差,我想总不会比印尼差吧,结果发现这里的危险程度要远远高于雅加达。在约堡的十天时间里我们每日的活动范围尽量避开那些黑人集中的地区,住的是离城较远的郊外白人区,不能单独出行,每天回到酒店除了看电视就是睡觉,真是闷死了!一次和同伴在酒店的健身房运动完去蒸桑拿,呆得久了点,害得领队和团里其他人到处找不到以为我们两个擅自外出了,急得不得了,后来发现虚惊一场。这次出国可是我最“规矩”的一次了。
 
   所以每当坐车经过城中那些繁华地带时,我都非常的好奇,这里集中了约堡主要政府机关、银行、车站、证券交易所等新颖的现代建筑。但近年来由于治安的不断恶化,以往的白人高尚住宅和主要商业金融设施都向城外转移了,只剩下这些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孤零零的泛着蓝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街角三五成群的衣着褴褛的无业游民,以往风光无限的市中心现在到晚上已变成了冷冷清清的“死城”;昔日繁华一时的市政广场,现在则成为黑人流浪者的家园。每当我们遇到红灯停车时,司机都异常小心,因为黑人会乘机砸车窗门打劫,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警察局就在几步之遥,面对时时刻刻发生在眼皮下的刑事治安案件无能为力,成了一个摆设。
 
   而我们酒店所在的山顿(Sandton)地区则逐渐变成约堡发展的新象征。这里集中了多家银行、文化设施、餐饮、商场和饭店,其中Sandton City 是南非最大最豪华的购物中心之一。来到约堡的第四天我们就在Sandton 广场边的一家据说很不错的中餐厅“帝苑”用餐(不过我感觉很一般),我顺便在周围逛了逛,这里的商品挺丰富的,价格也不是非常昂贵,这是在约堡唯一的一次 “自由活动”,这里同我一样感到无拘无束的还有很多一点也不怕人的鸽子。
 
   虽然以前只占人口20%的白人统治时期实行的种族歧视政策非常不人道,但黑人政权上台后南非经济的衰退,治安的恶化也是不争的失实,看来任何改革都是有代价的,这多少给这个美丽的“彩虹之国”蒙上了一层阴影。

南非轶事(下):http://blog.sina.com.cn/u/59396c770100007v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