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访日本(2003年)

(2005-09-22 14:37:27)
分类: 阿兹猫东亚行
日本略影
 
   一边整理着照片,一边回想着在日本度过的紧张的每一天,东京喧闹繁华的街道,箱根幽静的乡间,京都精巧的寺庙,大阪琳琅满目的商业区,短短的七天,实在不能很好地领略这个国家的风情,只能如蜻蜓点水般留下一些记忆,日后慢慢回味了。

 

东京( Tokyo)

   第一站就是迪斯尼乐园(Disney Tokyo Land),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进入这个大游乐场,围着灰姑娘城堡照了几张照片,天就黑了,加上游乐场里的灯光昏暗,又感觉饥肠辘辘,而每个游乐项目门口都排着长队,实在提不起兴趣玩,就和两个同样没什么兴致的同伴漫无目的的在园子里转悠,心里暗骂旅行社的安排不合理,本来吗,游乐场白天玩才有意思。离约定集合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终于等到园中最精彩的节目——盛装游行,才高兴起来。日本人很讲秩序,在游行路线两边用围栏把游客隔开,围栏边的地上铺着毛巾,观看游行的人分三排坐在地上,这样大家都可以看到游行,谁也不会挡着谁。游行队伍过来了,都是童话里的主人公,无数耀眼的彩灯构成一个个花车的图案,在夜幕衬托下非常漂亮,我的相机也一直拍个不停,每个彩车都舍不得放过,不过回到家洗出来发现一大半都照虚了,怪可惜的。
 
   第二天一早,我们出发去明治神宫,位于东京涩谷的明治神宫,建于1915年,是纪念明治天皇和皇后的别宫,二战时被焚。现在的建筑群是1958年重建的,供奉明治天皇与昭宪皇太后,据说每年参拜明治神宫的人最多。我们沿着一条沙砾铺成的小路,左拐右拐就看到了一个大大的木制牌坊,到了神社门口要先在一个小水池净手才可以参拜,我们进去的时候,正赶上不知是什么人在做法事,一队身着白衣,头带黑帽,古代装束的人从侧门鱼贯而出,很肃穆的样子。整个宫殿不大,道路两边古树参天,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桂花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去参观市中心的皇宫外苑,因为皇宫一年只开放两天,就是12月30日和1月2日。其余时间游客只能在外苑远眺皇宫。皇室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神圣,也非常神秘。从二重桥可以看到皇宫里的伏见城(Fushimijo),白墙绿顶,很优雅的建筑,周围绿树环绕,一条清澈的护城河将皇室与俗尘隔开。
 
   下午的时间主要是逛商店,从世界最大的电器街秋叶原到东京顶级的豪华购物场所——银座,还有就是小女生爱逛的原宿步行街,都转了个遍,不看不知道,一逛真是吓一跳,无论是商品种类,还是款式都非常丰富,当然价格也是很贵的,由于时间有限,每个街道都不能逛到头,感觉很不甘心,在这里逛街,一天的时间都嫌少。晚上在池袋吃晚餐,那附近也是个很大的商业区,于是不顾两腿的酸痛,一看到商店,就又奋不顾身地冲进去。东京人真多,不愧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尤其是繁华地带,满眼望去都是人,不过大家都很遵守交通秩序,红灯的时候就老老实实地等着,没有人抢行,所以街上人虽多但不乱,不象在国内不守交通规则反倒很正常。
 
   这次去日本还有一个特殊的安排,就是和喜爱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日本人搞一次友好交流活动,不出所料,参加者都是退了休的大爷大妈,会说几句简单的中文,他们倒的确很友好,可我实在没有什么好和他们交流的,因为我不会说日语,他们的英文也不行,几句简单的中文用完了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大家一起去参观东京都厅,感觉倒也挺壮观的,120人分乘4辆大车,下了车忙着扶老携幼,一个十分钟就可以参观完的地方愣是花了一上午时间,后来听说这些日本人是报名参加旅行社一日游的,也交了团费,看来从中受益最大的就是旅行社了。下午去浅草寺,这个东京最大的佛教寺庙,我领着两个老太太,大家在一起行动,一回头找不到对方都担心对方丢了,旁边有一条专卖日本传统工艺品的商街,我本想让老人家在边上歇着,省得跟着我逛累,可她们很热心地帮我挑选那些工艺品,愿意跟着我一家一家店跑,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最后又回到那个俱乐部,举行了一个闭幕式,日方旅行社的社长慷慨激昂地进行了一个长长的演讲,所有的客人又困又累,听得直打瞌睡,以致最后结束时大家都迫不及待地离开会场,我连和那个陪我逛了一天的大岛女士说句“Sayonara”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天行程结束得早,晚上吃完饭,终于可以出来逛逛新宿的街道了,在东京的三天我们都住在新宿假日酒店,离热闹的新宿歌舞伎町步行只有十分钟。首先去了ISTAN,日本的百货公司和北京的差不多,只是同样的牌子日本的款式都是最新的,种类也多,由于临近关门时间,只能在一层快速浏览一遍,这里集中了化妆品和女士用品,都是世界名牌,花色种类繁多,让人爱不释手。出来后路过红灯区,进去转了转,由于时间还早,人不是很多,这里虽是著名的红灯区,但更像食街,集中了非常多的饭馆。
 
  回到酒店,开始整理行装,日本的酒店房间非常小,像我住的单人间真是只能容一个人进出,洗手间是那种整体浴室,所有的空间利用都恰到好处,虽然窄小,但没有感觉不便。不能不佩服日本人的精打细算。
 
箱根(Hakone)
 
   离开东京前往箱根(HAKONE),途中参观富士火山爆发遗址——大涌谷,这处3000多年前最后一次火山爆发留下的地貌如今依旧烟雾缭绕,硫磺水从地下渗出,这里的特产黑玉子,就是将鸡蛋放入硫磺水中煮熟,硫化氢和蛋壳中的钙发生化学反应,蛋壳就变成黑色的了,不过味道很鲜美。
 
   其实从大涌谷就可以远眺富士山,但朦朦胧胧,富士山距离东京约100公里,天气晴朗的时候,游客甚至可以在东京看到富士山的轮廓,但是几乎大部分的日子,富士山总在麈雾之中,除非亲临富士山,否则是不太可能看到富士山的真貌。于是我们驱车前往富士五合目,那里是登山的入口,富士山只有每年七八两月正式开放给游客登山。在盘山公路上开了一个多小时,到了五合目,下车便立刻感觉到了冬天的寒气,不过大家都很兴奋,我裹紧衣领,冲到冰冷的空气中。只是雾太大了,周围的山景都掩盖在浓雾里,什么也看不见。
 
   下山的路上,细心的导游发现一处可以更好观富士山的地方,于是招呼大家下车拍照,这时从镜头中我才第一次清晰地看到它的真容,这个季节山顶还没有积雪,于是火山爆发后形成的灰黑的山体裸露出来,寸草不生的样子,我觉得还是覆盖白雪的富士山更美丽,而且还得远看,看来距离也是产生美的重要原因。
 
   这一天我们去的地方都属于伊豆箱根国家自然公园,这里是日本著名的温泉度假胜地,气候凉爽,大大小小的日式旅馆分布在箱根的山林中,这次旅行社特地安排我们在根场进行民宿——就是入住传统的日式家庭旅馆,听说这样的安排对中国的游客还是第一次。
 
   大旅行车停在一个安静的山村门口,五六个日本的“欧卡桑”和“欧多桑”早已恭候多时,我和其他7位客人被分到“月见屋”,就在路口,很容易找到,热情的老大爷领我们到各自的房间,屋子很宽敞,地上铺着塌塌米,非常干净,我放好行李就下楼来和大家一起学做日本的乌冬面,非常简单,十分钟就搞定了,离开饭时间还早,看两位老人不要我们帮忙做饭,于是就拿上相机,到附近的湖边照相。很巧我们下榻的根场就在富士五湖之一的西湖(Sai-Ko)附近,湖不大,水很清,周围群山环抱,倒是个风水极佳的地方。五湖风景区很有名,除了山光水色,夏季可以露营、垂钓和泛舟,冬季还可滑冰和滑雪,秋天的枫红更是一大胜景。天渐渐黑下来,我也感到肚子咕咕作响,回到“月见屋”,晚餐已经好了。晚餐是日式料理,听说和他们平时吃的差不多,有生鱼片,寿司,天妇罗,大酱汤,米饭和乌冬面,量都不大,味道还不错。
 
   和喧闹的东京比起来,箱根的夜晚安静许多,洗完澡,换上日式睡衣,再泡上一壶清茶,拿出早就买了但一直没有时间看的介绍日本的旅游系列丛书,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山村度过了一个很惬意的夜晚。
 
名古屋
 
   在去名古屋的途中,我们在富士山麓的瀑布停车拍照,这里有两处瀑布——音止瀑布和白丝瀑布(Shirato-no-taki),尤其是后一个,如丝状的清泉流瀑,非常迷人。
 
   名古屋为爱知县首府,是仅次于东京、大阪和横滨的第四大城市。位于本州中南部浓尾平原,濒临伊势湾,为中部日本的政治、工业、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名古屋因为其发达的工商业而举世闻名。工业年产值仅次于东京和大阪,这里有著名的丰田汽车城、松坂屋百货公司等。
 
   不过说实话,丰田博物馆实在没什么好看的,倒是荣商业街的高岛屋,松阪屋几大百货公司很是诱人,大家进去了就不想出来。
 
京都(Kyoto)

   古城京都相当于中国的西安,有"千年古都"之称,是日本宗教和文化中心,保存有全国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被誉为日本的"文化摇篮",同时,也是日本禅宗的发源地。
 
   车慢慢开进市里,路边时不时能看到身着和服,姿态优雅的日本妇女,由于基本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京都保留下很多古建筑,这里见不到高楼大厦,很多传统的日本文化艺术在这里得到延续,如茶道和花道。我们下车的地方旁边就有一个剑道学校,一群孩子正在认真操练。
 
   由于时间关系,在众多文化古迹中,我们只去了最著名的两处——清水寺和金阁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清水寺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日本有句谚语,叫做“从清水寺舞台跳下去的决心”来表明下了很大的决心,相当于中国的“破釜沉舟”,从大舞台望下望,有好几层楼高,看来要跳下去确实需要很大勇气的。既然名为“清水”,这里的清泉也是很著名的,据说流了1200年,尝了一口,果然清凉甘甜。
 
   离开清水寺,我们前往14世纪修建的足利义满将军的别墅——金阁寺。要说对它可是再熟悉不过的,小时侯看“聪明的一休”,经常能看到这座建筑。不过真到了眼前,还是被它的精致典雅所陶醉。倒映在镜湖池中金壁辉煌的金阁和蔚蓝色的天空,如同美术明信片一般。
 
大阪(Osaka)

   由于乘坐新干线,从京都到大阪开车大概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只用了15分钟,的确很便捷。
 
   晚上在大阪最繁华的心斋桥"道顿崛逛街,这里的物价比东京低,密密麻麻的商铺一家挨着一家,让人眼花缭乱。晚上回到酒店,发现这里可以洗温泉,想想正好可以解乏,于是和一个女同伴一起找到“女汤”处,泡温泉一定要先洗干净身体,再下到池子里,水温较高,一般在里面呆个10分钟就得出来了,来回泡了两次,感觉身体轻松了很多。
 
   第二天临上飞机前我们去了大阪城,16世纪末日本的大地主丰臣秀吉下令修建了这座日本最大的城堡,而1936年重修的天守阁则是大阪的象征,现在里面已辟成博物馆,介绍丰臣秀吉的事迹和历史典故。

日本感想

   其实从历史角度来看,日本的文化主要源自中国,可是现代的日本在经济和社会文明程度上却远远地把中国甩在了后面,让人感慨,也让我们反思。七天里接触到的日本社会虽然只是凤毛麟角,但对他们的个人素质,社会秩序,生活水平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无论走在公园,还是街头巷尾,地面都很干净;听到最多的就是“Dozo请,Arigato谢谢,Sumimasen对不起”这样的词;日本人很讲秩序,加塞儿是会受到所有人谴责的不道德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就是想做个不守秩序的人都很难,至少我看到团里的客人在马路上也和日本人一样老老实实地等绿灯亮了再过马路。
 
   不过日本人的民族闭塞性也很明显,虽说小泉政府现在鼓励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在主要的观光区域还是只有日文标示,大多数日本人都不会英文,所以在日本购物是件很头痛的事情。
 
   另外,日本的年轻一代对中国没有兴趣,从这次组织的交流活动就可以看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而年轻人更热衷于欧美文化,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音乐,都在向西方靠拢,所以我认为日中友好交流纯粹是一种形式,经济上的悬殊还想让别人对你友好那是很难的。
 
   坐上飞机,终于可以回家了,紧紧张张的七天旅行有种喘不过来气的感觉,虽然太匆忙了,留下不少遗憾,可是毕竟收获也不小。至少在写到这里,觉得自己对日本这个近邻的了解比以前多了许多。
 
2003-10-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越南印象
后一篇:泰国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