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问题诊断(语文组) 7月12日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 |
学科课堂教学问题单
|
|
语文学科 |
数学学科 |
综合学科 |
英语学科 |
|
教学中的师德修养 |
如何提高对后进生转化的效率? |
课堂上如何体现尊重学生的民主意识? |
教学中能否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师德修养? |
|
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 |
课堂结构设计的优化 |
如何协调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实际的关系? |
理论如何与课堂教学有效的结合? |
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的实践如有冲突怎么办? |
|
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 |
导入、评价、结课的有效性、艺术性? |
怎样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
基本技能与多媒体如何更好结合? |
课堂教学环节如何衔接地更流畅? |
|
课堂教学实践 |
设计与生成的融合、变通 |
怎样将实际生活巧妙地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
如何通过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
在游戏中如何控制学生的情绪? |
语文组:
王正堂组长:
带组内老师梳理问题,要求记录并认真思考。
张美霞老师:
导入在低年级效果好,高年级不够重视,孩子也不感兴趣。孩子提的问题都通过预习,围绕课文提。结课要举一反三。
王必仪老师:
学生存在差异需要尊重差异,分层教学,尽力教,平衡自己的心态,评价语言要同去、幽默、婉转、真诚一些,效果更好。
张庆玲老师:
重点在老师,有的老师勃然大怒,有的幽默一点,巧妙应对。对老师的要求更高。
宋金梅老师:
降低后进生的门槛,生字表会写,绿色通道会认,分层要求,掌握基础。
王正堂老师:
学困生分析原因:1.单纯学习困难,2.懒性。改革评价制度的必要性。
学习习惯、态度、方法的问题,讲究教育的艺术性。能做的是改变他、改善他的情趣、心里和状态。
沈谢华老师:
转化后进生很困难,花了很多时间,却收效甚微。但是还是要多给他们机会,增强团体意识。
何经平老师:
结课要和文本结合,抒情性应情感升华,有的侧重写作技巧,因题而异。
刘桂华老师:
应改革学生评价制度,改革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不能唯分数论。老师有抑郁倾向,思想负担太重。
根据特殊儿童的具体表现,需要专业理论指导。
我们在训练考试型人才,评价体系改革非常必要!
季芳老师:
校本培训教材可以借鉴。课堂生成与预设不要死扣某一预设。加强备课,做到心里有数。研读文本,只是积淀。端正心态,用幽默的表达方式。
徐静老师:
关于教师的评价方面,要多找几只眼睛去发现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让孩子有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袁秀敏老师:
让孩子喜欢自己。降低些要求,长久关注,有目的引导,慢慢培养对学科的喜爱。挖掘动力。
徐金兰老师:
优化教学结构,更多地熟读教材,设计教案。学子重要,拿来主义高效,学生订的杂志可以看看,借鉴一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