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之新疆反恐
(2011-08-20 20:20:23)
标签:
情报工作维族国安特情军事 |
分类: 军事 |
负责反恐情报的部门有好几个,政府序列中有公安、国安等,军队中有二部、三部等,还有几个部门不方便点名说。
网友一般说起情报机关,第一反应就是国安,其实反恐情报部门不只有国安一家。公安也是重要的反恐情报部门,甚至很多时候是公安情报数量和质量都超过国安。还有其他部门,也能发挥作用。
情报工作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情报的获得,而是在于情报的利用和决策。比如3日下午你获得一条情报,说有人几天之后要在市区发动骚乱,那么你汇报上去了,大领导没有下决心。4日下午,你又获得一条情报,说明天或者后天,有人要在市区发动骚乱。你也汇报上去了,大领导还没有下决心。5日上午,你的特情告诉你:铁定当天下午有骚乱,你汇报上去,大领导还是没有下决心!5日下午,骚乱发生了,损失惨烈,你和你的特情冒着全家被杀的危险获得的情报,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是何等的辛酸?
情报工作,很多时候非常无奈和辛酸的!当大政策束缚了情报机关的手脚,那么诸多特情人员的血泪就没有应有的回报。而任务还在下达,一而再,再而三的下达,特情人员不断在前线冒险,而大领导却一直没有下决心。
还有更糟糕的事情……比如八十年代,一个爱国维族群众掌握了线索,向公安机关汇报邻居有极端思想,多次放言要搞圣战,平时多和一些鬼鬼祟祟的人来往。公安机关调查遭遇“两少一宽”阻碍,只能教育以后释放。这邻居回去以后疯狂排查是谁举报?能举报他的只有他周围少数人,那么这个爱国维族群众就危险了。“两少一宽”就是“对少数民族犯罪分子少抓、少判、宽大处理”。这一政策下达以后,很多极端分子被抓了或教育后释放或从轻处罚,结果导致举报他的爱国维族群众处于危险之中,抓他的维族警察被他当做维奸报复。当特情人员和一线侦察员受到“两少一宽”威胁时,情报工作就遭到重大破坏。
反恐情报工作的根本是发动群众,“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只要群众发动起来,形成恐怖分子在家有邻居举报、打车有出租车司机举报、赶集有摊贩举报、住店有旅社举报,那么恐怖分子的生存空间就会极大的压缩。要发动群众,就要让群众知道:群众举报,有关部门保护。群众举报的恐怖分子会被重判,很长时间不会出狱或者永远不会回来,举报群众安全,很安全。从立法上、从司法上清除“两少一宽”的残余,加大对恐怖分子的法律打击力度,会促进情报工作的开展。公开手段做情报工作,是情报工作的升华,是一种跳出情报工作小圈子做情报工作的大智慧。
前一篇:国际关系学之燕子
后一篇:很多的文章与很多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