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化子
文化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90
  • 关注人气:1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中“王太医瞧病与文学叙述

(2020-12-08 09:27:18)
标签:

《红楼梦》

小说文本与文学叙述


典籍一经过录,往往就会产生异文,这也是极平常的事,但能错的如此离谱,恐怕也是极少见的。而学术界的泰斗、大师、博导、硕导在研究版本时,往往忽略了最关键的文学叙述。如
《红楼梦》第42回,贾母因与积古的刘姥姥投缘,不但陪她逛大观园,还与她聚了餐,由于兴奋有点过度劳累,身体不适,于是请太医诊视。

        http://www.gujiushu.com/attachment/thumb/Mon_2008/14_13506_b09adb74040e281.jpg

           http://www.gujiushu.com/attachment/thumb/Mon_2008/14_13506_07696464ddfc3cb.jpg

   http://www.gujiushu.com/attachment/thumb/Mon_2008/14_13506_e2051f82dd9da46.jpg

一时婆子回:“大夫来了。”老妈妈请贾母进幔子去坐,贾母道:“我也老了,那里养不出那阿物儿来,还怕他不成。不要放幔子,就这样瞧罢。”众婆子听了,便拿过一张小桌子来,放下一个小枕头,便命人请(庚辰本962.8,甲辰本1313.6“妈妈”作“嬷嬷”,列藏本1772.7“子”讹“了”、“老妈妈请贾母”作“老太太”、“众婆子”、作“众人”)

一时婆子回说:“大夫来了。”老嬷嬷们要请贾母进帐子去,放下帐子来。贾母道:“我也老了,那里养不出那阿物来,还怕他笑话不成。不用放帐子,就对面瞧罢。”众婆子听了,便拿过一张小桌子来,放下一套书,便命人出去大夫(蒙府本1608.1,戚序本1550.1“嬷嬷”作“嫫嫫”)

周汝昌先生整段从蒙府、戚序本校,却删了蒙府、戚序本中的几个关键词:“笑话”、“出去”、“大夫”。纵观周汝昌先生的花了六十年时间整理出来的《精校本红楼梦》,大都是这样天一脚,地一脚不顾文学叙述的校。

   http://www.gujiushu.com/attachment/thumb/Mon_2008/14_13506_62594c3df33a5cf.jpg

       http://www.gujiushu.com/attachment/thumb/Mon_2008/14_13506_256cb1674a1759c.jpg

   http://www.gujiushu.com/attachment/thumb/Mon_2008/14_13506_a3ecdbb43085a47.jpg

第42回
庚辰本963.10:(贾母)一面慢慢的伸手放在小枕上。老嬷嬷端着一张小杌连忙放在小桌前略偏些。王太医便坐下,歪着头诊了半日,又诊了那只手,忙欠身低头退出。(诸本同)

蒙府本1609.8:(贾母)一面慢慢的伸手放在书上。王太医在榻上歪着头诊了半日,又诊那只手毕,忙欠身低头退出。(戚序本1551.9无“了”字)

庚辰、甲辰、列藏本叙述:贾母坐在榻上,手放在榻前小桌子的小枕头上,王太医坐在比膝盖低的小杌子上,所以屈一膝才能坐下。坐的比贾母低,以显示王太医对贾母的敬重。王太医坐的小杌子位置略偏,又比贾母低,不能与贾母平视,所以一面诊着贾母手上的脉,一面要歪着头看贾母脸上的气色。

蒙府、戚序本叙述:贾母坐在榻上,手放在榻前小桌子的书上,说明面朝外;王太医屈膝在榻上,是在贾母并排侧边,说明面朝内。那么,王太医头无论怎么歪,恐怕连贾母的后脑勺也看不到;王太医屈膝在榻上,怎么诊贾母放在榻前小桌子书上的手?这就是蒙府、戚序本中特别注明贾母所说的“对面瞧”?世上有这样给病人瞧病的太医?


   http://www.gujiushu.com/attachment/thumb/Mon_2008/14_13506_0df61c926102712.jpg

上面还说“老嬷嬷们要请贾母进帐子去,放下帐子来”;“王太医屈了膝于榻上,不敢坐之谦礼也。”太医几乎马爬在贾母榻上,周汝昌先生竟然解读是“不敢坐之谦礼”,难不成要王太医与贾母在榻上坐床撒帐?这不凸显了周汝昌先生的超前理解力?所以奉为红学泰斗大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