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卞藏本《红楼梦》与脂抄本的异文 一

(2010-08-05 07:33:41)
标签:

杂谈

                     卞藏本《红楼梦》与脂抄本的异文 

 

                  版权所有      严禁转载


 

第一回

庚4.3:敷演出一段故事,亦可使闺阁昭传。(“昭传”诸本或作“照传”)
卞1B6:敷演出一段故事,亦可使闺阁昭传。
细斟,此处应是抄手将“来亦”抄颠倒了,并将“来”字误成“未”字了。如果是抄手的修改,反而无从理解了。

 

庚5.1: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逈异,来至石下,席地长谈。见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甲戌本有异文,“坐而长谈”列藏本作“坐而长谈”,舒序本将“长谈”作“长叹”)
卞2.5: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逈异,来至石下,席地叹曰见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弃在崖边,施法拾起,缩成扇坠大小,可佩可拿。
这是过录者认为不合叙事而增改了,但语气不畅,叙事仍模糊。此处恐怕须得甲戍本424字才能大宽转绕过来。这也更说明了此处修订与作者毫无干联。

 

庚6.6:故偏(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诸本同)

蒙6.7:故编写在此,意欲闻世传奇。
卞3.6:故编写在此,意欲世间传奇。

 

庚7.3: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涉于淫滥。(诸本同)
卞3B7: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涉于淫滥。

“不”字无论在脂抄本,还是程甲本后期的版本中,都被抄手、整理过录者演绎的异彩份呈。有衍的、有漏的、有颠倒的。此处应是卞藏本的过录者无意疏忽而漏了,如是删改,岂不颠覆了作者原意?

 

庚8.6:上面虽有些指奸责,贬恶诛邪之语。(诸本同)
卞4B5:上面虽有些责奸指,贬恶诛邪之语。
“佞”指“谄媚事上”,而“优”则指“优伶”。这也应该是过录者的形讹笔误。

 

庚10.3:尚未投

己4.5: 尚未投。(梦稿本同)

列17.6:尚未投
卞5B9: 尚未投

 

庚14.9:只剩得他一一口,在家乡无益,进京求取功名。(诸本同)
卞8B9: 只剩得他一一口,在家乡会一回进京求取功名。
将“一身”改作“一家”大概是因第2回(庚辰本30.4)“雨村嫡妻忽染疾下世”生发出来的。卞藏本多处将“因”误作“回”。“会一回”这也应该是抄手的无意谬误,如是修改,变的不知云何了。

 

第二回

庚32.2:聊解膝下荒凉之叹。(诸本同)

舒序本  聊解膝下荒冷之叹。(1657.7)

卞4.8: 聊解膝下流荒之叹。

 

庚35.4: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遊览六朝遗迹。(诸本同)
卞6.9: 去岁我到金陵地界,遊览六湖遗迹。
将“六朝”作“六湖”,这难道是作者修订?

 

庚37.7: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十岁,妻,生子,一病死了。(诸本同)
卞8.1: 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十岁,娶妻生子死了。
这样改年龄、文字删除法与程甲本后期的版本,如出一辙。

 

庚39.2:蚩尤、共工、桀、纣、始皇。(“蚩尤”蒙、戚本作“修治天下”,诸本同)
卞9.1: 驩兜、共工、桀、纣、始皇。

 

庚44.9:雨村听了,笑道:“可知我前言不谬,你我方才所说的这几个人都只怕是那正邪两赋而来一路之人,未可知也。”(诸本同)
卞12B5:雨村听了,笑道:“可知我方才说的言词不谬,这几个人都只怕是那正邪两途而来的一路之人,未可知也。”

卞藏本此处的修改与程甲本后期的版本修改是一样的。如:

程甲本1022.2: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说:你这样虔心原本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程乙、东观本、金玉缘同)
王评本1385.8: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说:该绝后的你这样虔心,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大观同)

 

第三回

庚49.8:雨村领其意,作别回至馆中,寻邸报看真确了,次日面之如海。(诸本同)
卞1.9: 雨村领其意,作别回至馆中,寻邸报看真确了,次日面如海。
雨村尚未“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应该是“谋”,怎么谈的到“谢”?

 

庚51.9:轻轻谋了个复职缺。(甲辰删“轻轻”、“候缺”,诸本同)
卞2B6: 轻轻谋了个复职缺。

 

庚59.3: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之)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廂遊廊,悉皆小巧别致。(诸本同)
卞7B4: 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之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门,果是正房廂遊廊,悉皆小巧别致。

 

庚59.8:姊妹们虽,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诸本同)
卞8.2: 姊妹们最,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

 

庚60.5: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廂房,鹿顶耳房,钻四通八达。(诸本同)
卞8B1: 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廂房,顶耳房,钻四通八达。

 

庚62.2:只见一个穿红绫襖青縀搯牙背心的一个丫环走来,笑说:“太太请姑娘到那边坐罢。(己卯、梦稿、舒序、列藏删”第二个“一个”)
卞9B3: 只见一个穿红绫襖青縀搯牙背心的丫环走来,笑说:“太太请姑娘那边坐罢。”

 

庚64.9: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两边”诸本作“两旁”)
卞11.7:贾母正面榻上独坐,西面四张空椅。

 

庚65.5:当日林如海教女惜福养身,:“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甲辰本有异文,诸本同)
卞11B5:当日林如海教女惜福养身之道,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

 

庚66.4: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蒙、戚本删“嵌宝”)
卞12.7:头上戴着束发金冠。

 

庚68.9:   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诸本同)
甲辰123.4:妹妹尊名?黛玉便说了名
卞14.1:   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道:“黛玉。”

 

第四回

卞藏本第四回将“官司”均写着“官词

 

庚79.7:   雨村听了,如雷震一惊,方往事。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一个小沙弥。(诸本同)
甲辰134.9:雨村大惊,方起往事,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一个小沙弥。

卞2B7:    雨村听了,如雷震一惊,方起这门子本是葫芦庙一个小沙弥。

 

庚80.4:门子道:这还了得,连这个不知,怎能作得长远。
(甲辰本删了此句,“长远”诸本作“常远”)
卞3.7: 门子道:这还了得,连这个不知,怎能坐的长远。

 

庚81.1:下面所的皆是自始祖官爵并房次石头亦曾抄写一张。
诸本作:下面皆始祖官爵并房次石头亦曾照样抄写一张。
卞3B5: 下面皆始祖官爵名显,亦曾照样抄写一张。

“官爵”与“名显”似乎架床叠屋了。

 

庚88.7:寡母王氏乃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与荣国府贾政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诸本同)
卞8B5: 寡母王氏乃王子腾之妹,与荣国府贾政夫人一母所生。

 

庚93.8:且素性潇洒,不以俗务为要。(诸本同)
卞12.3:且素性潇洒,不以俗流事务为要。   

 

第五回

庚100.2:隔着二三里,那里带去。(诸本均无“往”字,庚辰本衍字)
卞3.2:  隔着二三里,那里带去。

那时没汽车,二三千里来回一趟,恐怕也得好几个月,显系抄手形似笔误。

 

庚102.2: 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诸本同)

舒1750.3:唇樱颗兮,榴吐娇香。
卞4.7:   唇绽樱兮,齿漱新香。

 

庚103.5:素练魔舞歌姬数人。(诸本同)

己89.3  缣麑舞歌姬数人。

梦62.4  舞歌姬数人。
卞5.5: 舞歌姬数人。

这“霓”乃是从“麑”衍化出来的。

 

庚104.6:春感司,秋司看了。(诸本同)

己90.2: 春感司,宝玉看了。

梦62.11:春感司,秋宝玉看了。
卞5B9:  春感司,秋等类看了。 

大概己卯本误将“秋悲司”误作了“宝玉”,后来又旁补“秋悲司”,就像红研所新校本补了漏字而不删衍字,致使后期文本的衍变。

             

庚105.2:宝玉看了,便感叹。(诸本同)
卞6.7:  宝玉看了,便感叹。

“加”字虽比“知”字文义长,如程甲本后期的版本,都是整理过录者随意按各自的行文修辞加以修改的。

 

庚106.8: 根并荷花一茎。(诸本同,“根”蒙本作“振”,戚序本作“種”)

己92.4:  根并荷花一茎。(梦稿本同)

舒1756.7:根并荷花一

卞7.9:   根并荷花一茎

 

庚107.2:叹停机德,怜咏絮才。(诸本同)
卞7B5:  叹停机德,怜詠絮才。
类似文字上下颠倒的,无论脂抄本或程甲本及程甲本后期的版本中,都能找到例证。

 

庚107.6:花开处照宫围(闱)。(诸本同)
卞8.1:  花开处照宫闱。
将“榴”作“描”,是明显的形讹谬误。

 

庚107.7:虎相逢大梦归。

己92.10:虎相逢大梦归。(梦稿本同)
卞8.2: 相逢大梦归。
不知这“兒”字是“兔”字之形讹,还是“兕”字之形讹。

 

庚108.4:展眼弔斜辉()。(诸本同)
卞8.9:  展眼弔斜

 

庚109.5:凡鸟偏从世来。(蒙、戚本作“没世”)
卞9.2:  凡鸟偏从世来。
大概卞藏本的抄手“末”、“后”不分,就如程乙本把程甲本的“与”均改作“给”一样。如第53回:
程甲本7B7:贾珍撵走贾芹,看着领完东西,回房尤氏吃毕晚饭。
程乙本7B7:贾珍撵走贾芹,看着领完东西,回屋尤氏吃毕晚饭。
这也说明抄手及整理过录者,有时是很机械而没经过大脑思维的。“末世”与“后世”其文义相差岂止十万八千里。

 

庚110.1:到头似一盆兰。(诸本同)
卞9.8:  到头似一盆兰。
将“谁”作“维”,可以说是形讹,也可以说是修改。这也说明了《红楼梦》版本的扑朔迷离,如没弄清版本的传承关系,就会令人看的一头雾水。

 

庚112.1:令其再历馔声色之幻。(诸本同)
卞10B4: 令其再历馔声色之幻。
庚113.5:宝玉称赏不迭,酒间。(诸本同)
卞11B2: 宝玉称赏不迭,酒间。
不知是卞藏本的抄手辨不清“饮”与“领”的草书区别,还是习惯性将“饮”作“领”。

 

庚114.7:终身。(诸本同)

卞12.5: 终身

 

庚115.1: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戚185.5: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花。(蒙府本同)

甲辰本: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183.6)
卞12.9: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许他
卞藏本的判词被抄手抄的谬误连篇,因“许他”二字可解,就被红学家考证出是作者原笔。如第58回:
己卯本735.8: 菩萨能几日见葷的这样起来。(诸本均作“没”、“馋”)
庚辰本1381.1:菩萨能几日见葷的这样起来。
红学家不约而同的判定“饭”是“馋”的形讹谬误,而将“不”字视作作者的修订。这玩的是什么规则?

 

庚115.8:儿命已入黄泉,要退步抽身早。(诸本同,甲戍中间有“天伦呵”楔字)

卞12B.9:儿命已入黄泉,要退步抽身早。


庚115.9:分骨 一帆风雨三千。(诸本同)
卞13.1: 分骨 帆风雨三千。

将“肉”作“月”肯定是抄手的形讹谬误,那么,将“路”作“露”能是修订吗?

 

庚115.10:告爹娘,休把儿悬。(诸本同)

卞13.2:  告爹娘,休把儿悬。

显然也是抄手遗漏了“念”字,难不成会改成不叶韵。

 

庚117.2: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構。(戚本作“顽彀”,舒序本作“婚媾”)
卞13B5: 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構。

 

庚117.6: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里人呜咽,青枫林鬼吟哦。(诸本同)

卞14.1: 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里人呜咽,青枫林鬼吟哦。

 

庚118.1:聪明 机关算尽太聪明。(诸本同)
卞14.5: 聪明 机关算尽太聪明。

 

庚118.2:家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奔腾。(己卯、梦稿本作“多奔腾”)
卞14.6: 家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奔腾。

 

庚118.5:留馀庆 留馀庆,留馀庆。忽遇恩人。(戚本删其中一个“留馀庆”)
卞14B1: 留馀庆 馀庆忽遇恩人。
这是修订,还是抄手的遗漏?

 

庚118.8: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诸本同)
卞14B1: 更堪那梦里功名。那美韶华美韶华何迅。

 

庚119.2: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诸本同,甲戍作“歡敬”)

卞14B8: 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教领

从程甲本后期的版本衍变看,这“留”字也类似抄手的随意楔添。

 

庚119.5:箕裘颓随(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皆从敬”己卯作“皆荣玉”,梦稿本作“皆莹玉”)
卞15.2: 箕裘颓家事消亡道罪宁。

 

庚119.7:鸟各投林。(诸本同)
卞15.3: 鸟各投林。

 

庚120.4:送宝玉至一香闺绣阁之中,其间铺陈之盛,乃素所未见之物。(诸本同)
卞15B2: 送宝玉至一香闺绣阁之中,其间铺设铺设之盛,乃素所未见之物。

 

庚121.4: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意淫二字”诸本或作“惟意淫二字”,“口传”诸本或作“言传”)
卞16.5: 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惟意淫心会而不可口传。  

 

第六回

庚128.4: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诸本同)
卞1B9:  遂强袭人同
此处卞藏本抄手是直接迳改。如:
第59回
庚辰本1396.8:你是我屄里吊出来的。
甲辰本1919.1:你是我自己生出来的。
庚辰本1396.10:这编的是你娘的屄。
甲辰本1919.5:这编的是你娘的什么。
第40回
庚辰本915.5: 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诸本均同)
程甲本1044.3: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一个儿。
卞藏本抄手的改法与甲辰本、程甲本的改法是一样的。就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卷之八,续之一《捷报》一折中金圣叹所批的“忽遭俗笔横涂,竟如溷中不净”。这“大俗即大雅”的语言韵味被抄手、整理过录者这么一修改,味同嚼蜡矣。

 

庚130.4: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瞎生气。(诸本同)
卞3.5:  如今所以把持不住,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瞎生气。

 

庚132.5:这周瑞先时曾合我父亲交过一件事,我们极好的。(诸本均作“我们”)
卞4B3:  这周瑞先时曾与我父亲交过一件事,和他们极好的。

在程甲本后期版本中,“咱们”、“我们”、“你们”、“他们”经常是互异的。

 

庚134.7:迎了出来,问:“是那位?”刘姥姥忙迎上来问道。(诸本均同)
卞6.1:  迎了出来,问:“是那位奶奶?”这刘姥姥忙迎上来问道。

 

庚136.1:大舅老爷的女儿,小名凤哥的。刘姥姥听了,罕问道:原来是他。(诸本同)
卞6B9:  大舅老爷的女儿,小名凤哥的。刘姥姥道:原来是他。

 

庚136.7:老太太屋里摆了饭了没有?小丫头去了。这里二人又说些闲话。(诸本同)
卞7.7:  老太太屋里摆了饭了没有?二人又说闲话儿。

 

庚137.4:周瑞家的听,连忙起身,催着刘姥姥说:“快走!快走!”(诸本同,甲辰本删一“快走”)
卞7B5:  周瑞家的听,连忙催:“快走!快走!”

 

庚137.8:凤姐的一个心腹通房大丫头,名唤平儿。
卞8.1:  凤姐的一个通房大丫头平儿。

 

庚139.2:刘姥姥心中,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用呢?正獃时,一声,若金钟铜磬的一般。不防到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诸本同,“只听”或作“陡听”)
卞8B9:  刘姥姥想,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用呢?正獃时,忽听噹一声,就若金钟铜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一连八九下。

 

庚140.2:只见门外錾铜钩悬着大红撒花软簾。(诸本无“錾”字)
卞9B3:  只见门外簾架上铜钩悬着大红撒花软簾。

 

庚140.4:那凤姐儿家常代(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己卯、梦稿、列藏同)

诸本:   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紫貂昭君套。
卞9B5:  那凤姐家常带着昭君套。

 

庚140.7: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漫漫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要茶时。(诸本同,“抬身”蒙、戚作“抬头”)
卞9B9:  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灰,漫漫的问道:“怎么还不请来。”抬要接茶时。

如:程甲本942.6: 忙抬起来躲避。(诸本同)
   
金玉缘856.11:忙抬起来躲避。

 

庚142.2:平儿回了。凤姐道:“我这里陪客呢。”(诸本同)
卞10B8: 平儿回了凤姐。凤姐道:“我这里陪客呢。”   

 

庚144.1:贾蓉喜的眉开眼笑,说:“我亲自代(带)了人拿去,别他们乱磞。”说着,便起身出去了。(诸本同)
卞12.4: 贾蓉眉开眼笑说:“我亲自带了人拿去,别他们乱磞。”便出去了。

 

庚145.3:凤姐道:“周姐姐,好生让着些儿。我不能陪了。”于是过东边房里来,又叫过周瑞家的去问。(末句诸本作“凤姐又叫过周瑞家的去问”)
卞12B8: 凤姐道:“周姐姐,好生让着些儿。我不能陪了。”又叫过周瑞家的去问。

 

庚145.9:刘姥姥已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舚舌咂嘴的道谢。(甲作“舔嘴抹舌”,蒙、戚作“舚唇打嘴”,甲辰作“舚唇咂嘴”)

卞13.5: 刘姥姥已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甜嘴蜜舌的道谢。

 

第七回

庚151.5: 问丫环们,方知往薛姨妈那边闲话去了。周瑞家的听说,便门至东院,往梨花院来。刚至院门前(诸本同,“说闲话”作“闲话”,甲辰本无“时”、“转”字)

戚241.6: 问丫鬟们,方知往薛姨妈那边闲话去了。周瑞家的听说,便至东院,往梨香院来。刚至院门前。(蒙、列藏本同)

舒1812.4:问丫鬟们,方知往薛姨妈那边闲话去了。周瑞家的听说,便东门至东院,往梨香院来。刚至院门前。
卞1.5:   问丫环们,方知往薛姨妈那边闲话去了。便,至东院来。刚至院门前。         

庚151.8:周瑞家的轻轻掀簾进去,只见王夫人和薛姨妈长篇大的说些家务人情等(诸本均同,“语”诸本作“话”)
卞1.8:  周瑞家的轻轻掀进去,只见王夫人和薛姨妈长篇大的说些家务

这是抄手对句子的删削。

 

庚151.9:只见宝钗穿着家常衣服,头上只散挽着纂儿,坐在炕里边,伏在小炕桌(诸本或无“散”字,“小炕桌”或作“小炕几”)
卞1B1:  只见宝钗穿着家常衣服,头上只带着一枝簪儿,坐在炕上,前面放着张小炕

这是抄手的再度创作。

 

庚153.3:  宝钗见问,乃笑道:“不用方儿还好若用了这药方儿的病症,真真把人琐碎”(己卯同)
诸本:     宝钗见问,乃笑道:“不问这方儿还好问起这方儿,真真把人琐碎坏了”(“坏了”舒序、列藏本作“死了”)

甲辰234.2:宝钗笑道:“不问这方儿还好这方,真真把人琐碎坏了。”
卞2.7:    宝钗笑道:“这方儿真真把人琐碎

甲辰本与卞藏本均对句子作了删削。

 

庚153.8:那里这样可巧的雨,便没雨,也只好再等罢了(诸本同)
卞2B5:  那有这样可巧的,没雨,也只好再等着罢了。

 

庚154.10:方才和金钏(儿)顽的那个小丫头进来了,问:“奶奶叫我作什么?”薛姨妈道:“把(那)匣子里的花儿拿来。”香菱答应了,向那边小锦匣来。(诸本同,甲、舒、列作“小孩子”)

戚248.6:薛姨妈道:“把那匣子里的花儿拿来。”香菱答应了,向那边小锦匣来。
卞3.9:   方才和金钏儿顽的那小女孩子进来了,薛姨妈叫把那匣子里的花儿拿来。香菱捧小锦匣来。

蒙、戚本漏了上句,类似的漏句在蒙、戚本比比皆是,如是修改,反而使叙事无法衔接了。卞藏本抄手对句子进行了优化整合,这跟梦稿本对程乙本后四十回的某些修改如出一辙。

 

庚156.1:周瑞家的香菱:“你几岁投身到这里?”又问:“父母今在何处?今年十几岁了?本处是那里人?”(诸本同)
卞4.3:  周瑞家的问几岁到这里,又问父母今在何处,今年十几岁了,贵处是那里人。

这里卞藏本的抄手完全按他自己的行文修辞把句子重新写过了。

 

庚157.3:见周瑞家的进来,惜春便问:“何事?”周瑞家的便将花匣打开,说明原故。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来。”(诸本同)
卞4B7:  见周瑞家的,便问:“何事?”周瑞家的将花匣打开,说明原故。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合小姑子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又送了花来。”

 

庚159.7:又被(姨)太太看见了,送这几枝花儿与姑娘、奶奶们。这会子还没送清楚呢。你这会子跑了来,一定有什么事(情)(“清楚”诸本作“清白”)
卞6.7:  又被姨太太看见了,送这几枝儿花与姑娘、奶奶们。还没送清白呢。你来一定有什么事情。

 

庚160.3:此时太太、二奶奶都不得闲你回去等我。这有什么忙的如此女儿听说,便回去了说:妈好歹快来。(己卯、梦稿本同,庚辰、己卯、梦稿本“如此”抄颠倒了)
诸本:   此时太太、二奶奶都不得闲你回去等我。有什么忙的。女儿如此说,便回去了说:妈好歹快来。
卞6B5:  此时太太、二奶奶都不得闲。这有什么忙的。女儿说妈好歹快来。

 

庚160.5:说着,便到黛玉房中去了谁知此时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却在宝玉房中。(诸本同)
卞6B7:  说着,到黛玉房中。黛玉不在房中,却在宝玉那里

 

庚164.4:贾蓉笑嘻嘻的说:“我不敢扭着,就带他来。”说着,果然出去带进一个小后生来(“扭着”诸本作“强”)
卞9.5:  贾蓉笑嘻嘻出去,果然带进一个小后生来。

 

庚165.4: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的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诸本同)

卞9B8:  想到天下竟有这的人物,我竟成了泥猪了。

 

庚165.9:可恨我生于清寒之家,不能与耳鬓交结。可知贫二字陷人,亦世间大不快事。二人一样的胡思乱想。忽宝玉问他:“读什么书?”秦钟见问他,因而答以实话。二人你言我语,十来句后,越觉亲密起来。(“交结”诸本作“交接”、“陷”诸本作“限”、“他因而答以实话”诸本作“便因实而答”)

卞10.4:可恨我生于寒素,不能与他耳鬓厮摩。可知贫二字限人,亦世间大不快事。忽宝玉问他:“读什么书?”秦钟以实答之。二人十来句后,越觉亲密起来。

 

庚166.3:我们那里坐去,省得闹你们。于是二人进里间来吃茶。秦氏一面张罗与凤姐摆酒。(诸本同)
卞10.7: 我们那里去,省得闹你们。秦氏张罗,一面与凤姐摆酒。

 

庚167.6:彼此有益,岂不是好?秦钟道:“家父前日在家提起延师一事,也曾提起这里的义学。”(诸本同)
卞11.4: 彼此有益,岂不是好?秦钟道:“家父前日也曾提起这里的义学。”

 

庚169.4:因问:“我们的车可齐了?”地下众人应道:“伺候齐了。”凤姐()起身告辞,和宝玉携手同行。尤氏等送大厅。只见灯烛辉煌,众小都在丹墀侍立。(诸本同,“地下众人都应道”甲辰本作“众媳妇们说”)
卞12.7:因问:“我们的车可齐了?”众人应道:“伺候齐了。”凤姐起身告辞,和宝玉携手同行。尤氏等送大厅灯烛辉煌,众小都在台阶下侍立。

 

庚170.1:贾蓉忍不得,便骂了他两句。(“不得”舒序、列藏作“不住”)
卞12B6: 贾蓉便忍不住,便骂了他两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