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仄举要——有平有仄的常用字(一)

(2020-01-10 10:18:33)
标签:

平仄

分类: 谈事论道

有平有仄的常用字

卢明龙

一东:

   

东韵,平声 (zhng)1. 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2.内部,里面与“外”相对。3.半,中途,中间。4.方位名。5.宫禁之内,朝廷。6.中国。7.中国人。8.内脏。9.内心。10.中介。11.姓。12.中等。13.容易。14.合适。15.不偏不倚。16.通“忠”。

送韵,去声 (zhòng)1.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2.遭到,遭受。3.造谣,中伤。4.合于,符合。5.考中,录取。6.得到。7.满,充满。8.通“仲”,第二位的。

东韵,平声 (kng):音崆。空虚也。又太空,天也。

送韵,去声 (kòng):音控。穷也。《诗·小雅》:“不宜空我师。”又缺也。《扬子·法言》:“酒诰之篇俄空焉。”

董韵,上声 (kng):音孔。穴也,窍也,竉也。通作孔。

东韵,平声 (zhng)1.贴身的内衣。2.通“中”,内心。3.中心。4.姓。5.动词,贴身穿。6.引申为包围。7.正、正派。8.福、善。9.忠诚。

送韵,去声 (zhòng):适当、恰当。如 折中。

东韵,平声 (tóng):音同。崆峒,山名。

送韵,去声 (dòng):音洞。山一穴也。一曰嵾嵯不齐也。

冬韵,平声 (róng):音戎。《说文》:“草茸茸貌。”又《史记·晋世家》:“狐裘蒙茸。”《注》:“蒙茸,以言乱貌。”《左传》作“尨茸”。又鹿茸,药名。东韵同。

东韵,平声 (róng):音戎。《说文》:“草茸茸貌。”又《史记·晋世家》:“狐裘蒙茸。”《注》:“蒙茸,以言乱貌。”《左传》作“尨茸”。又鹿茸,药名。冬韵同。

肿韵,上声 (rng):音冗。草生貌。

送韵,去声 (mèng):蒙去声。1.梦境。2.做梦。3.云梦。4.幻想。

东韵,平声 (méng):音蒙。潘岳《哀永逝文》:“既遇目兮无兆,曾寤寐兮弗梦。爰顾瞻兮家道,长寄心兮尔躬。”

种(種) 肿韵,上声 (zhng):谷种也。《诗·大雅》:“诞降嘉种。”名词。

种(種) 宋韵,去声 (zhòng):蓺植也,布也。《书·大禹谟》:“皋陶迈种德。”动词。

东韵,平声 (chóng):音虫。稚也。又姓,如 种师道。

送韵,去声 (hng)1.欺骗。2.逗引。3.混,混杂。

东韵,平声 (hng)1.同叿,言语嘈杂。《集韵》:“本作叿。”许多人同时发声。2.呵叱。3.形容许多人大声笑或喧哗声。

送韵,去声(hòng):吵闹。如 起哄。

董韵,上声(kng):音孔。倥偬,事迫促也。

东韵,平声(kng):音空。倥侗,无知也。与悾同。

 

二冬

冬韵,平声(chóng)1.《广韵》:“复也,叠也。”重叠。2.重复。3.双,成对。4.多。如 重围。5.深。如 重堂。6.在家庭关系中,属于比一个特定的辈份大或小或疏远一些的辈份、亲属的。7.再一次,重新,又。8.层。9.种,件。如 这一重公案。10.怀孕。

宋韵,去声(zhòng)1.《说文》:“厚也。”2.《增韵》:“轻之对也。”3.声音强。4.大。5.庄重。6.慎重。7.严肃、严明。8.重大的,重要的。9.重浊。10.重量。11.辎重。12.权势。13.姓。14.重视,尊重。15.加重。16.崇尚。17.极、十分。18.特别。

肿韵,上声:《集韵》:“厚也,善也,慎也。”《五音集韵》:“多也。”与宋韵同。

冬韵,平声 (cóng)1.跟随。2.顺从,依从。3.参与其事。4.听从。5.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如 从严,从简。6.自哪里,由何处。7.因由。8.次要的,跟随的人或物。9.堂房的亲属。10.言词顺畅的,如 文从字顺。11.次要的。

宋韵,去声(zòng)1.古同“纵”,竖,直。2.“纵”,放任,惯纵。

宋韵,去声(gòng):音贡。供养。《华严经》:“诸供养中,法供最重。”又通作共。

冬韵,平声(gng):音恭。《说文》:“设也。”供给。

冬韵,平声(yng)1.水被壅塞而成的池沼。2.古代掌烹饪之官。3.古天子祭祀宗庙毕撤俎豆时所奏的乐章,亦用为撤膳时之乐。4.和谐,和睦。5.雍容。6.通“壅”,堵塞。

宋韵,去声:1.《广韵》:“九州名。雍,拥也。东崤,西汉,南裔,北居庸,四山之所拥翳也。”2.国名。3.姓。4.通“壅”,堵塞。

冬韵,平声(zng):音踪。《广韵》:“纵横也。”《韵会》:“或作从。”《类篇》:“东西曰衡,南北曰从。”《注》:“从,与纵同。”

宋韵,去声(zòng)1.《说文》:“缓也。”2.南北称纵,东西称横。古作“从衡”。3.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平行的。4.广泛。5.纵意,任意。6.发,放。7.释放。8.放纵。9.腾跃。10.放过。11.指合纵。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要他们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曰“合纵”。12.纵使,即使。

董韵,上声(zng):音总。《礼·檀弓》:“丧事欲其纵纵尔。”《注》:“读如总领之总。”急遽趋事貌。

宋韵,去声(fèng):音俸。衣缝,缝隙,名词。

冬韵,平声(féng):音逢。《说文》:“以针缝衣也。”动词。

宋韵,去声(gòng):《说文》:“同也。”《广韵》:“皆也。”《增韵》:“合也,公也。”1.共同,一起。2.供奉。3.提供。4.总共,总计。5.和,跟。

冬韵,平声(gng):音恭。与恭、供同。《前汉·王褒传》:“共惟秋法,五始之要。”1.供奉。2.恭敬。3.供应。4.姓。5.古国名。

肿韵,上声(gng):1.“拱”的本字,拱手。2.环抱。

肿韵,上声 (yng):宋韵同。

冬韵,平声 (yng):音邕。与雍通。周礼壅氏,汉书沟洫志壅皆作雍。

宋韵,去声 (yng):塞也,障也。《史记·秦本纪》:“河决不可复壅。”肿韵同。

三江

   

      江韵,平声 (xiáng)1.降服。2.投降。3.欢悦,欢乐。4.通“详”,详细。

绛韵,去声 (jiàng)1.降落。2.贬抑,降低。3.诞生,降生。4.赐给,给予。5.下嫁。

江韵,平声 (chuáng)1.古时作为仪仗用的一种旗帜。2.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子。书写佛号或经咒于帛上者称经幢,刻于石上者称石幢。3.古代军队编制单位。百人为幢。4.量词。俗称房屋或楼房一所为一幢。

绛韵,去声 (zhuàng)1.愚昧无知。2.现代汉语方言将量词幢读为去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