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一个宽容的文化环境

标签:
文化产业创意厂房改造敢于城市形象杂谈 |
分类: 文化创意 |
http://s11/middle/5938d5d7g9201150a5c3a&690
文化形成产业,金融、科技、旅游、政策等因素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激发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创意或者叫文化内容的制造,才是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产业所形成的产品与其它的产品有所不同,有些产品是可以被社会广泛接受的,而有更多的产品,只是小众的产品,甚至说有些与时代节拍并不吻合。如何看待这些表面的“垃圾”,成为表面上不重要,实际最为重要的问题。
创造一个宽容的文化环境,成为为制造文化内容创造环境的唯一选择,如何鼓励体制内、体制外的文化创意人,积极起来,敢于创意,敢于“不被消费者认可”,甚至以创意为荣,才能创造出一个富有创意的,文化的城市。
畅想有一天,人们不会对旧厂房改造为创意园区而感到是在“胡闹”;小学生手绘的稚嫩的画作会被老师鼓励为有创意;青年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会有伯乐敢于购买;专卖店里即卖成熟的作品,又有那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城市里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代表不同文化的小雕塑,小装饰;街头艺术家不被人们认为是不务正业;所有的制造商都首先考虑的是制造出自己的独特品牌,而不是单纯的来料加工;工人们会去考虑自己是不是能用自己的技能变成产品设计师;农民们考虑自己是不是要创造出一个创意品牌;消费者们以自己获得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产品而欢欣雀跃;政府对民众的创意一边视而不见得任其发挥,一边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给他们以鼓励的时候,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城市将展现出一片生气盎然,华丽炫目的绚丽景致,到那时,一个宽容、文化味十足,可持续发展,甚至说趋之若鹜的城市形象,将傲然于世。
此文发表于《青岛财经日报》文化产业特刊,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