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传媒大学学生。旅行周游 |
分类: 旅行 |
最近一段时间,疯狂暴走,半个月,经过的城市如下:伦敦,利兹,韦克菲尔德,曼彻斯特,伯尔尼,维伟,泽马特,日内瓦,维斯普,欧屋,苏黎世……暴走虽然疲惫,却是很炼精气神。暴走期间,拍了3000多张片,在22日安定下来后,又忙着联系实习,搬家,整理照片还有担心那该死的论文~~~忙成一锅粥。所以冷落了blog很长时间。以前一个朋友给我留言里说:“既然有时间每天都更新blog,说明你还不够忙。”现在想来的确是这样,只要有片刻的安宁,就会想起更新一下blog——就像现在,一大清早,在图书馆里,查找论文资料前,忙里偷闲,便更新一下blog。(表扬一下
kiki,据她说每天上我blog10次,谢谢更我增加点击量哈)
写写最近经历的几个有趣的事情。
最近频繁遇到传媒大学的学生。首先要提一下赫德斯菲尔德的川燕博士,她毕业于传媒大学,是通过blog认识的,她对文化,教育都很有研究,而且带了她的朋友们去布雷顿陪我聊天,很是感激。在亨利摩尔的故乡谈雕塑的感觉,愉悦。
第二是有个湖南籍的正在传媒大学读1年级的学生,某日给我发信,问我有关传媒和创意的关系。据他说他才大学1年级,居然能想这么多的学术问题!回想我大一的时候,还沉浸在小男孩小女孩的爱情尝试中,实在是有很大差距,但时光已逝,追悔,已为时晚矣。
第三是在瑞士俄特斯滕(具体名字记不太深了,改日图片做到那里后再查)的一个韩国人扎堆的小旅店里,遇到一个传媒大学播音毕业,现在在维斯敏斯特大学读书的骨灰级“暴走族”小陈先生(因为属于公众人物,所以隐去真名)。此君正在实现着我曾经出国读书前的一个梦想:周游欧洲。在1月份的假期,此君游历了整个的南欧,法国德意志巴尔干到希腊还有亚平宁等地,6月份,又游历了整个的东欧,在返程准备从德国瑞士过境去米兰和比例纽斯半岛的时候在瑞士有缘见面。他和我讲述了他的旅行见闻,他的梦想是做一个伟大的记者,所以就要在真正做记者前,游历世界。我询问他为什么会有游历世界的想法,他说,他高中时,有一次父亲去某地开会,约他去此地和他汇合,他便从济南坐火车前往(此君中学是山师附中的,籍贯济南)。在旅途中,他爱上了坐火车的感觉,迷恋上了欣赏窗外风景的感动,并对文化冲击有了莫名的吸纳感。经过火车旅行的每一站的停留和下车参访,积累了人生的阅历,所以,在大学期间,利用传媒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特点,他依靠同学圈,分区块的周游了除了台湾和西藏外的整个中国。现在,在英国读书了,又开始了他的新的旅途。他的下一个梦想是坐船,绕过好望角回中国,并在计划当中。当我问及他的预算时,他说他的预算只有2000镑,也就是3万人民币,居然就游历了如此多的国家(粗略算了一下接近30个)。实在是令人佩服——真的是穷游到了极致。估计现在他还没回到英国吧。最后他也承认:一个人的旅途实在是寂寞,女朋友在国内传媒大学读研,不能见面,自己又在旅途中“挣扎”,令人唏嘘。我问及语言问题,他说波兰以东和波兰以西有很大的差别,在波兰以东,特别是那些发达的西欧国家,除了民族语言外,随处可以看到英文标示,问路等问题也不是难事,而过了波兰后的前华沙条约国家,语言障碍就凸现了,会经常遇到两眼一抹黑的情况(斯拉夫语各国一般不怎么普及英语)。所以一定要把路线等等提前计划好,免得出差错。我问及有关这些东欧国家发展的时候,他说,东欧,特别是那些波罗的海周围的小国家,由于小国寡民,基础也不错,所以在融入西方大家庭后,发展迅速,现在俨然已是些有模有样的小发达国家了;但是在的俄罗斯——特别是莫斯科,虽然基础设施很完备——毕竟有苏联70年建设之精华,但是一切都已陈旧,特别是人民精神面貌,与富裕的国家有很大差别。他给我举例说明,在他到莫斯科后,直奔红场,想瞻仰一下列宁墓,当时的时间是莫斯科时间下午4点50,列宁墓关门的时间是5点,结果门警歪着脑袋,爱理不理的挥挥手,说着听不懂的俄语,令人感到非常不友好的要求陈君“滚蛋”。而这种事情在波兰以西绝对不会发生,按照经验,波兰以西一般服务场所是到了停止营业时才会关掉门,而且是等那些在参观地参观的游客参观完后才完全关闭。而这种服务场所的态度,往往就决定了游客对于这个国家的直观认识。所以,,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服务质量,决定了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我们彻夜长谈到半夜3点,因为我第2天早上5点就要起程,所以依依不舍的道别,留下了他的联络方式,正好过一段时间我还要去london,大概还有机会见面。听听他的见闻,如果有机会,想和他一起绕过好望角。当然,更希望此君能把他的见闻成书出版。
第四个传媒大学的事情是我青岛的邻家女孩沙汭,我在济南读书的时候,就听说沙汭考上了传媒大学,转眼,现在已经是大学3年级的学生了。她给我发邮件说她正在行政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世界大学生动漫节(aniwow)的英国学生作品的征集工作,希望我能帮助在同学中宣传,我当然会尽力而为。只是,我实在是无法把一个我印象中的应该是比我小很多的女孩和现在一个给我发公文的女生联系起来。突然感到时间过的真的是迅速。
通过网络,沟通世界,通过暴走,结交新朋,拓展视野。
至于最近的其他旅行见闻,会在下一篇章中细致分解。新浪博客有一点挺闹心的,图片要求限制在300k,我的照片一般都是大像素,每张都通常在2m左右,用photoshop处理3000张图片已经很费事了,还要再压缩制作新的迷你小文件……有谁知道有比较专业的批量压缩工具啊?(不要photoshop!调脑已经因为这该死的ps罢工n次了)
收笔。
前一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