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朋友造访

(2007-05-15 05:16:40)
标签:

孩子

读书

分类: 留学生涯
朋友造访
因为我所在的学院偏僻,所以很少有朋友造访,在四月的某一天,我旅行归来,我的博友——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川燕,她的师姐肖佳梅和她的儿子jun以及他们的巴勒斯坦朋友和她的三个孩子,最小的还不会说话呢,所以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两个大点的,一个叫Raghd(女孩)一个叫Yeahs(男孩)。前来造访。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我喜欢孩子,所以三个孩子一直围着我转来转去。有趣。教她们画画,从他们的“作品”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首先是jun,已经能够准确地把握住线条和结构,画的飞机已经相当逼真。很难想象只有10岁的年龄。可以说是一个小漫画家了。小女孩Raghd,年龄还很小,但是从她的画里,能够感受到一种线条和逻辑。而Yeahs,却不幸掉入一个很传统的序列“镜子与脸”之门。我小的时候也有一段时间是以镜子和脸作为主题的。艺术评论工作者经常说的“孤独的反映”,从这么小的孩子身上有所体现,真的让我有点茫然。
和孩子们踢球,一起在草地上看羊,真的好开心。脑子里偷偷的想以后,如果我有了孩子,呵呵,我一定要多要几个孩子,可以带着一群……反正是很开心。but孩子们一定不要太闹,否则,打屁股!!!!
下面几张是肖佳梅传给我的几张照片,我处理了一下。
朋友造访
三个孩子在我的桌子上画画。jun一声不响的画,但是水平最高。
朋友造访
给小姑娘改画,分析作品。小姑娘关心的是我的另一张纸上的中国字。很好奇很投入的表情。后面的jun一脸的认真。
朋友造访
从这么小的孩子的目光中,居然看到了沧桑感。很惊讶从这么小的孩子的嘴巴里居然说出了诸如“国际平均价格”“你的目标是大房子”之类的话。孩子出来锻炼锻炼,长点见识是应该的。
朋友造访
背后,是沧桑的我们这些成年人。生存、生活、理想已经全部成为了迫在眉睫。多想重新来一次,多想如果能够从小出生在这种“国际”背景下。现在理解了父母为什么那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国读书,因为只有在这种国际的背景下,才能看清楚真正的差异。才能体会到自己的渺小,才能更深的去思考——如何住上大房子——如何让未来,更美好。希望不远的将来,我的孩子,能有机会在很小的时候就能体会到这种文化的差异。能够更接近真理。
霎那间,感到自己的确不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