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极地海洋世界之一(创意感言篇)

(2006-08-07 23:37:36)
分类: 旅行
前几天听那个老记者说青岛有几个能拿地出手的名片,奥运会帆船比赛基地是一个,极地海洋世界是一个.从记者嘴巴里能把这两样东西联系到一起,这便不用再解释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兴趣去参观,而且要用一个系列来写一下我的感言了.在志愿者服务工作的间隙,我去参观了一下极地海洋世界,参观的结果是,名不虚传.从下面开始的文章,是我以一个游客的身份写的一份"旅行日志"之创意篇.
极地海洋世界之一(创意感言篇)
图片一:极地海洋世界的LOGO设计地与天海一色,特别大气,与周围环境非常协调,非常具有楷模性.蓝色与白色之搭配,令人感觉心旷神怡.
极地海洋世界之一(创意感言篇)
图片二:售票处一改只是突出功能性的传统样式,让人看起来很亲切,虽然票价很贵,但是由于其设计的独特性,致使游客感到的亲切感大于承担价格的压迫感.特别是售票处上面的孩子的照片:用孩子的天真的表情展示这个企业的形象:童叟无欺。而且我注意到,他们的几乎所有的广告牌,全是以孩子为主体。
极地海洋世界之一(创意感言篇)
图片三:这是一个有相当冲击力的内景。用一个倒立着的鲨鱼的形象来向我们展示鲨鱼的威力与我们应该以一个怎样的心态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显然,当人类一对一的面对鲨鱼时,人是无力的,甚至仅仅就是生物链条中鲨鱼的食物,但是人又是聪颖的,人可以利用工具改变生物链条,使鲨鱼成为人的食物和玩物。我们在用工具破坏着自然的同时,该怎样去保护自然呢?这是一个很严肃的科学问题。虽然这个景点很小,但我认为设计者非常匠心独到。
极地海洋世界之一(创意感言篇)
图片四:整个场馆中,天顶是玻璃拱顶,显然与环境不协调,怎样才能让人们转移注意力呢?设计者用桅杆与缆绳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新的视觉空间:通过桅杆与缆绳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少有人尝试过的视野路径——从缆绳的缝隙中向外看——显然:支离破碎的窗户与缆绳缝隙带给我们的支离破碎的空间感真是很搭调。
极地海洋世界之一(创意感言篇)
图片五:这个是常见的引导道路的方法,在路上画一些标示,但令人愉快的是,这里并不是用箭头或者是用文字来描述行进的方向,而是用向一个方向游动的鱼来解释方向(红框内的东东)其实,在很多大型公共场所,无法找到准确的方向是个很头痛的问题,而且我试着那个认为方向标示在脚下比在天上要好。因为大多数人是平视或者低头走路的,会很容易就能够注意到标示比在空中作标志。
极地海洋世界之一(创意感言篇)
图片六:墙上的壁画是什么?是个梦幻塔吊吗?是个活动的工地吗?是个警铃!为了能够使防火设备不至于影响到整体的美感,设计者把警铃设计进了壁画里。但是,我担心一个问题,假如真的出现了险情,慌乱的人群会不会忽略掉这个壁画上面的塔吊本是个警铃呢?是否这个会存在安全隐患呢?假如我是设计者,我会考虑,是否应该把这面墙就根据这个物品的功能设计成一个防火安全画,例如设计成一个喷火的恐龙见到这个奇奇怪怪的东东赶紧就跑,然后还可以在这个东东旁边做一点简单的文字标注回更有用呢?
极地海洋世界之一(创意感言篇)
图片七:这一张图片是把消防栓设计成宫殿的一部份,其实这个设计就比上面的塔吊要好一些,因为上面有文字表示,虽然融入画中,但还没有喧宾夺主的感觉。但是缺点是不太美观,假如能把中间的文字再设计一下我想会更好。
极地海洋世界之一(创意感言篇)
图片八:这个设计我非常喜欢。我参观过很多海底世界或者水族馆之类的,大多数都仅仅就是一些鱼族的介绍,很少与文化结合,而这个沉没的宫殿的设计,独具匠心,会令人联想到亚特兰蒂斯古城消失之谜,甚至还会令人想起克里特岛和其他一些古代的北方文明。我们在欣赏鱼儿的同时,似乎正在与历史亲密接触。快哉!
 
明日如果有时间的话,将写篇极地世界之原住民篇。呵呵。大家记得留言哦~~~要不俺就不写了,没成就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