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车上遇到高中数学老师初海燕,她抱怨说很无奈现在的会考,考场混乱。本来就该取消,但到现在还在苦苦支撑,让她们还要忙活应付监考。我不禁回忆起当时我的会考。
在高2的时候,我的理科成绩在这个理科学校里达到了崩溃的地步,经常数学物理化学三门加起来不到一百分。当时她在一次考试之后对我说:“马达,你要小心,你的这个成绩连高中都无法毕业。”当时我几乎崩溃,因为我很迷茫,在这样一个教育制度下,我只有取得高中毕业文凭才有可能有所发展。虽然高中文凭在市场上简直就是一文不值,所谓的重点高中,叫大学预科更合适。
迫于形势,我搬出了我学习文科的办法:强背。当时我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信息,会考的大部分题目都是从中学生物理报,中学化学报上出的。所以在高二临近会考的那半年里,我把我能找到的所有会考真题假题的题干和答案全都背下来了。当时只要见到背过的题目,一看题目,就知道该填什么。到最后阶段,竟然有部分的大题,我都能把步骤背下来……。虽然我根本不知道是为什么。
后来,在物理会考考场上,我用了不到20分钟就把所有的题目都做完了。完全是背下来的,甚至到今天我还能记得会考物理最后一道多项选择题是考小球碰撞,而且答案是选ABC。至于化学考试,我也是在不到半个小时做完的。除了最后一题是新题目外,基本上全都是山户海啸般地默上的。
在等待成绩的日子里,特别紧张,别人都是紧张做的好不好,我是一直在担心万一哪个题目变动几个字,我默错了怎么办,我担心我高中无法毕业。我甚至想到了我的暗淡的人生。
成绩出来后,我实在不敢相信我的眼睛,高2会考我的所有成绩全是A。包括物理和化学。像我这种高中物理化学从来没及格过的学生,竟然在狂背几个月后考到A。实在是不可思议。
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这种信心不是源于那个A,而是源于在那个过程中我所经历的无助和非议。在成功之后,对物理化学的仇视也消失掉了。后来,高三的数学会考我也是用这个方法,虽然没取得A,但是也及格了。这使我高中会考成绩几乎完美,因为我的文科可以依靠知己的实力考到A,理科也没有想象的带给我失望。
后来,走向了纯文科纯艺术的专业,理工科对我而言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那种荒唐而野蛮的学习方法,已经在之后的学习中认识到是错误的了。今天,我会毫无厌烦感地翻看一些科学著作,即使看不懂,也会习惯性地记忆一下公式的特点。我想这正是会考带给我的一个更长远的礼物。再后来,在读过很多科学传记之后,发现知识之间互通,根本不可能有孤立的文学艺术,或者是物理化学。而对各种知识的兴趣,能保持地越久越好。the
longer the better。
从老师来讲,会考绝对不算什么,对高中生来讲,也不算什么。对很多人来讲,真的不算什么。但这种相对简单的可以获得成功的考试,最好能保留一点。有一种英语教材名叫step
by
step,其内涵是一步步向上走。现在很多人都希望急功近利地马上就让所有学生都取得成功,那些聪明孩子还好,像我这种慢火的学生,会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绝望,而这种能够突然间让他取得成功的方法,或许是让他们取得成功的转折。
所以,综上所述,我真的不希望教育者们把这个低水平的考试去掉。往往,正是这些基础的考试给学生们的信心,会比独木桥——高考更有意义!高考确定的是你是否能打开大学的大门,而会考之类的考试,却是决定着你是否能打开兴趣的大门。如果有兴趣的人生和无兴趣的大学让我选择,我想兴趣会更有用。有了兴趣,一切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