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意中国”之讽刺评论!

(2006-05-30 22:51:07)
分类: 谈笑风声
后续评论:8:35,农历5月5日。
资产评估问题昨天晚上没有考虑到。不是专业人员,考虑的就不够全面。但是问题又来了,创意产业该怎样去评估呢?就像人们去评价一个作品的未来价值,又有谁去保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呢?所以,用评估的方法就单薄了,评估的再好,也没有实践操作一下更重要。当然,我不是反对政府评估的重要性,我最担心的是评估之后如何孵化问题,以及孵化之后是否能把无形资产转化成有形资产,我希望创意中国所做的,是不断提供“整合”的机会,不断把无形变成有形,并在一个良好的氛围里有更多的“无形”可以转换成“有形”,而不是喊口号,做纲领,扣帽子。如果喊喊口号而不去脚踏实地就能实现创意,那中国早就该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了。所以修正一下我的观点就是:脚踏实地地去思考,发现问题并能不断解决问题,比喊个口号要有用地多。
 
欢迎大家继续发表评论,我正在设想一个新的创意主题:如果由我来设计一个“孵化创意的网站”希望大家提供宝贵意见。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个网站,名字叫“创意中国”http://www.ccia.net.cn
 
说实在话,这个网站的设计一般般,组成人员沿袭旧制度由“副职的大领导”+“院长校长主任们”组成。口号空洞地令人发指,真不知道这些人是在宣传传统文化,还是在搞创意!如果不服气,就去看看这个站点的悬乎的纲领吧。http://www.ccia.net.cn/cciaresource.asp?num=1
 
在我眼里,创意是一个“绝对”个人化的工作。如同“灵感”一样,是突然的萌动而得到的,不是靠什么学校老师教出来的。我在大学时,倒是学过一门课程,名字叫“创意思维”据说是全国唯一的,但我的个人观点,这门课程除了让我知道创意的定义外,其他的东西就没什么用了。因为没有人知道如何才能诱导出一个人的“创意”思维,就像你让一个诗人去写诗,无论是把他放海边还是把他放山窝子里,估计他怎么着也出不来灵感,但是!假如诗人的灵感来了,就是让他蹲在茅房里,情诗也会一股股地随着“黄龙”涌动而出。其实创新也是这样,别去规范他,或许比去用一个领导班子去领导他要好地多。
 
那政府、社会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创意者们呢?首先是知识产权保护。这是重要的,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让创意者所在的社会要形成一种风气,尊重“创意”,期待“创意”,对创意采用包容和激励的态度。
 
现在我们的这个社会习惯于把资产分为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我认为这样分不好。想想看,谁会对无行的东西去信仰呢?简单的例子,你给老人烧纸钱,上面写着“阎罗殿银行,一兆元”,有这样的银行吗?没有。有这么多钱吗?没有。可以兑换吗?不可以。这样的钱都会被烧掉,因为他的价值标准是无形的。在现实生活中,假如您认为像创意这样的资产是无形的,就会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无价值的工作,是一种无价值的投资,养个闲人有什么用。而我们这个社会,这样的风气到最后的结果就是,搞创新的人在夹缝中挣扎,外国的优秀创意,已经把中国的市场瓜分完毕了。
 
所以,希望这个社会说到资产时就是资产。别分什么有形没形。也别把创意者边缘化,往往正是那些创新的人,改变了中国的个别企业的发展道路。本着我的blog的一贯风格,我依旧是要提出对“创意中国”的一点创意建议(很有一种悲情和喜剧的味道)。
 
第一,把人员压缩,把那些官员们全弄成顾问。因为他们的行政工作繁忙,不会有时间真的去做什么的。
第二,真正有用的人是企业老板,而且是私人企业的老板,他们为了生存,需要创意,需要知识,需要发展契机,他们也有钱!这是最关键的。
第三,把什么“易经”,什么“创意产业定义”之类的都去掉,搞创意与搞研究完全是两嘛事,搞研究的都知道这些,你些写这些白搭。还不如换成好点子呢。
第四,介绍如何保护知识产权,以前的没保护所受到的伤害,别再影响后来人。
第五,把一大堆的中英文对照去掉。做一个中文版再一个英文版,远远比做个中英文要好。如果有点创意精神,那就来个汉语拼音和中文对照好了。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思路,不中不西,没有一点“中国”的态度!
 
(完全个人观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