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浴火青春》,是中文系的娄雷用MSN来的邮件。当时的我,正在痛苦地回忆与杜撰一个梦一样的故事,他告诉我,这是一个荒唐的故事,是他和体育系的一个女孩子张慧艳一起合作完成的第一篇小说。当作休息,我冲了杯咖啡,安静地读了下去,一读,就是一个通宵,却冷落了那杯咖啡。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脑力劳动是社会的顶层,而体力劳动是社会的低层,所以,我们的社会会给不同的行当设定等级,什么金领,白领,蓝领。而在学校的环境里,也会把学生分为理科生,文科生,艺术生,体育生。相当多的人内心中会有这样的偏见:理科生是即聪明又会学习的;文科生是聪明不足但很努力的;艺术生是表面浮华但头脑简单的,而体育生却是四肢发达而头脑简单的。
但是,事实上,当你读过《浴火青春》后,我想你我都会有同样的感叹,其实,作为体育生这个群体,他们付出的努力,他们内心中的脉动,他们的生活的艰辛,绝对是值得所有人所尊敬的。每个选择了这种生活的学生,背后所付出的,是实打实的汗水,实打实的辛酸,实打实的真正的量化了的分数!当一个文科生,一个理科生背了一个通宵碰上几道熟悉的题目而取得好成绩的时候,请别歧视那些体育生,他们在赛道上的竞争,却是需要每天没有任何水分,枯燥,乏味的训练而取得的。当他们选择以体育生的身份参加高考的时候,他们所面对的,是精疲力竭后地再坚持。从学习态度上而言,或许他们才是更强者。
所以,我决定为这本书写点什么,用一种导读性的东西,传达出我对这样一个群体的敬意。并用一种引导的方式,向您传达一点这本书的信息。这本书,是一个体育生的内心独白,是一个女体育生的并不愉快,但令人辛酸的记忆;这本书,处处栽满了少女羞涩的对异性的希冀,但您要注意,这些花不是种植在情书里,不是课桌上,它却种在了田径场的跑道上!这样的一个女孩,在她为体育成绩奔跑着的时候,内心中的憧憬与无奈,敏感与忧郁,让人读起来,又是如此的真诚,如此的美。
作为同龄人,我走了一条与娄雷君,慧艳君完全不同的道路,但我们却有着共同的理念,那就是还原生活的本真。他们两位用最真诚的语言,波动了除了“更高,更远,更强”之外,一个从事体育行业的青年人的内心中脆弱的心弦。这是我们平素所极少能见到的。所以说,也许,这本《浴火青春》所带给读者的,将不单纯的是一个体育生的内心独白,而是一个体育生的纷繁绚丽的私密的世界。
本篇请勿转载引用。
前一篇:新鞋子的问题
后一篇: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