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关医院里听音乐的新闻

(2006-02-05 19:53:07)
分类: 商业创意
今天晚上看DC台,讲到新加坡有一家医院,在大厅里请了一个著名钢琴家搞了一场钢琴独奏会,达到很好的效果.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类"创意.整体而言,达到了三个目的.第一是广告宣传.得到一个完全正面的广告创意非常不容易,而且用新闻的形式传递到世界各地,的确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使这家医院形象大大的好.第二是帮助病人恢复,音乐疗法嘛.如果这个演奏者再有点"心理学或者理疗学"背景的话.他的音乐疗法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事情.第三点是由此事件引发的和谐气氛.我注意到在场的观众,都非常幸福地微笑.在病痛中,打着点滴能有这样的一个好的音乐听,很有意思.
 
但是母亲说,如果病重,或者是有心脏病的病人,这样的场面可能会产生副面效应,小牛说,人存在欣赏差异,可能会因为欣赏不了这个音乐而烦躁.我想了一下,的确存在这两个问题.那如何才能解决这个副面问题呢?
 
我想,应该好好考虑应该在怎样的公共场合来做这个展示.其实没必要在公共必经地来做这个活动,因为我们无法确定在这样的场地会出怎样的状况.但我们可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治疗场所,然后在公共必经地发放免费的门票,然后再请义工帮忙处理行动不方便的病人前去观看.这样就会把那些想看这样音乐演出的人从病人中筛选出来.从第2个角度,如果有个别有必要听音乐的病人因为心理因素不去听,可以请求心理医生协助,或者利用集体无意识观念.
 
其次,其实音乐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更适合陪护病人的家属,如果在家属中传达一种善意和温馨的信息,也许能帮病人能更好的修养,特别是那些重病患者.
 
第三,还有一个角度,如果我们从艺术的其他形式来考虑,只要能解决心理,心态问题,何必非要用音乐?一段激励人心的故事,一个触动人心的电影,一本好看的书,一本美妙的画册,经常更换的房间里的花草,还有更新的美术,书法作品,甚至是背景音乐等等等等.所有之其实就一个内涵----要给每个病人以特别的心理辅导,这种音乐疗法才有意义.一个正确的聊天者也许比"怕瓦落地"更有意义,您说对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今天参加聚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