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作品及其感情生活[散文]
(2018-12-30 11:04:16)
标签:
历史情感文化 |
分类: 2小说散文 |
沈从文的作品及其感情生活[散文]
七言藏头诗曰:[沈从文的作品及其感情生活]:
沈氏著作曰边城
从此凤凰成名城
文学契机用笔耕
的确天才无文凭
作家写下八骏图
品质赫然世界鸣
及其坎坷西南经
其人其事校长称
感觉师生出爱情
情动萌生书信侬
生作人杰驻北京
活亦潇洒鞠躬倾
沈从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
沈从文14岁时,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
沈从文26岁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
沈从文1931年至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
1946年,沈从文回到北京大学任教.
沈从文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
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其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沈从文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沈从文不仅是作家,还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其晚年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页空白。
沈从文与其爱人张兆和的爱情,堪称”爱之经典”.
“张家四姐妹”中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张元和是深情的,张允和是活泼的,张充和是淡定的,而张兆和是极为理性的。
张兆和理性到极少有事情可以让她有触动的。
张兆和还是和自己的老师沈从文结婚了。
这是为什么呢?
沈从文开始向学生张兆和发起追求攻势。
沈从文,一个穷教师,有什么东西可以送给爱人呢?
有一支笔的特长,沈从文开始了一日一封的情书。
这一写便持续了一生。
张兆和是鼎鼎大名的“张家四姐妹”,追求者自然是众多也.
张兆和对沈从文的薄纸情书,更是懒得回应。
沈从文没有得到回应,依旧坚持日以继夜地写着情书,风雨无阻。
这样让张兆和觉得厌烦,照道理不回应就是婉拒了的意思,怎么这人还在纠缠?
几百封情书看到就头疼,张兆和强烈地拒绝了校长胡适的“说媒”。
四年了,沈从文寄出的上百封情书杳无音信,竟大胆的走了迂回路线。
沈从文来到张家,获得张兆和的家人的支持。
沈从文的毅力,让张兆和开启心扉,允许了沈从文“喝上甜酒”。
一对才子佳人终于结婚了,他们仿佛在纸上才更显得恩爱。
婚后的沈从文要离开家里一段时间,夫妻俩并没有什么伤心,开心是占多数的。
他们又可以互相传递情书了,“三三”和“二哥”才是显得两个人爱得浓烈的证明。
沈从文是深爱张兆和的,从来没有动摇过。
胡适说得对:张兆和不了解沈从文,也不会欣赏沈从文。
张兆和的理性,带进婚姻里,她做什么,都要循规蹈矩.沈从文是个小说家,他是充满激情的,对爱情是憧憬的,然而张兆和给不了他那种爱的感觉。
张兆和直到替死去的沈从文收拾遗物的时候,方才开始懂得沈从文。
不明白的、不理解的、不晓得的,全部都一一知悉了,张兆和这个时候却遗憾了。
[全文完]
黄盟.201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