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锦书bambook侯小强侯总盛大起点文学it |
分类: 流 水 帐 |
一直在观注着Bambook,但没机会拿到真机,所以,以下文字及观感均是根据盛大锦书的官网(http://bambook.sdo.com/ploy/20100729/)介绍、以及图片完成,若有不详之处,还请雅正。
前几年,有一个来自台湾的特别火的电视直销员“侯总”,喜欢用各种“破盘价”,来诱导消费者购物,有一款“八心八箭”的某产品,叫价“998”,尤让人印象深刻。
盛大的锦书,在盛大文学CEO侯小强老师的强力支持下,于前些天面市,内测价格也是998!不禁让人想起那个“侯总”的“998”,若是有意为之,真让人莞尔。
针对电子书市场,在使用过iPad之后,我感觉胜负已分。对汉王的出现,我表示遗憾,但不敢相信,继汉王之后,还有勇士,而且是盛大。我印象中陈天桥是一个极其精明的人,不会在多次的“硬件失败”后,还重蹈“鸡蛋碰石头”的复辙。
于是,抱着期望和怀疑态度,阅读了锦书最近的一些情况。勿需更多赘言,初体会如下:
失败点(cons):
1、
做为电子书阅读器,屏幕是我们第一关心的。
相对于iPad的9.7英寸屏幕,后来者锦书只有6英寸,只是前者的3/5微强。可能会增加快速阅读者的翻页频率会增加一些。一页的内容量会小。尤其是在字体偏大的时候。
这个尺寸和kindle2是一样的,包括分辨率800x600。但比kindle DX的9.7英寸小。
另外,kindle提供的是167dpi,锦书方面暂没这方面的资料(数值越高文字越清晰)。
2、
只做为阅读器的话,这好像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但看彩色漫画、图片类杂志,阅读体验会打些折扣。
另外使用电子墨水技术的阅读器,在反应时间上的延迟虽然不大,但还是多少会有一些,甚至有人反应在其它相同技术的阅读器上,不同人看,会有偶有闪烁之感。(据我个人考查,和我国交流电用50hz有关,野学问,不足为论)
这对比较于iPad来说,也是个劣势。iPad用的IPS屏,已经是彩屏中的上品,影画体验自不必说。(请恕我多次“不公平”地以iPad比较)
3、
锦书貌似,当前只支持把其它任何格式的书籍,转换为snb的“盛大”格式阅读。暂不知道这种转格式的导入会不会破坏原图书的版式和布局,以及是否方便。
如果不方便或破坏布局,每一次导入或转格式,都有可能伤害用户体验。
4、
同等尺寸的kindle2是全键盘。iPad比较大,但只有软键盘,输入方式比较多样。锦书好像只有类似手机的T9键盘,不好想象,如果是在布局的右下角的小键盘,怎么左手持屏,右手输入,而且还是T9输入……
即使现在没有过多这输入操作,还是为将来的可扩展性,带来隐忧。比如:联网后的交互操作。
5、
夜间怎么看?iPad可以无级调整屏幕亮度。Kindle没有背光,但解决了光线下的反射问题。锦书没有背光,在台灯照射下会不会反光?在这方面行不行?尚无答案。
6、
我搞不清楚的一件事就是,为什么屏幕和操作区的比例这么奇怪?!而且部分操作按键,看起来感觉不可复用,左侧下部成圆形的几个按键,做到系统菜单中其实就行。这多浪费空间啊。还有点像电视遥控器的feel,略显山寨。
下部右侧的五维拨杆,是亮点,也是败笔。至少于我看来,这在工业设计中是不明智的。一是使平面不平滑,容易刮蹭。二是显得突兀。三是看起来缝隙满大,灰会不会进到屏幕里啊……
7、
据一些媒体评测,锦书的启动时间,不超过一分钟。但是,天啊,30秒也够瞧了。启动时间过长,会让用户有“重操作”之感。这非常不符合手持设备的基本要素。
8、
据说是2G,按理说够用。但……怎么说呢,看价格吧。
其实上面鸡蛋里挑骨头,找了些问题,但瑕不掩玉,锦书还是颇有可取之处的。
再说说优点(pros):
1、
据官网介绍,锦书将对移动、电信、联通的不同3G协议,均有支持!(但不是在同一台锦书里)这已经很完美。这对喜欢出行的人,可太方便了。(iPad在3G领域只支持联通的wcdma协议,)
我个人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将来的扩展功能来说,很有帮助。
当然,它还支持wifi,甚至usb网络连接。不可思议。
2、
据官网介绍,锦书有太阳能充电轴设计。这将大大提升有效的阅读时间。尤其是在旅行途中或是较艰苦条件下的充电问题,为使用者至少是去除了块心病。
3、
这也是相对于iPad来说。iPad真不是一个能拿得住的,看东西的物什。680g~730g的重量,几乎相当于锦书282g的2.5到3倍。
4、
刚才提到了snb格式。这从版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一个优点。
5、
起点文学的多年积累,使锦书甫一推出,就站在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这和盛大多年在此方面的努力不可分割。
硬件说白了还是个形式,有好的内容,也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如同一个餐馆,装修得再豪华,只卖拍黄瓜和炒饭,也没戏。
6、
虽然,不是什么实质的优点,但看第一眼就觉得“是那个意思”,妙哉。
就自己总结下来看,我觉得锦书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若能保持998这个“破盘价”(笑谈),加上得当的运营方式,还是有比较光明的未来。我前两天看keso的微博,透露了一个锦书的预计市场售价,大概是32xx元,我个人觉得这和同类产品,或是近类产品(iPad),就没优势了。而用户对一个产品不确定的时候,一但因为价格原因,选择其它产品,就不会再有可能使用锦书了。到不是说锦书不是好产品,不过,多数用户还是喜欢买已经确定的“好产品”,而不是花差不多的钱,冒险去用“未知的好产品”。如果用户还没有体验锦书,就已经放弃,岂不可惜么?
再多说个故事,我高一的时候,特别想买一台386电脑,我父母不同意。当时有一款学习软件,宋朝弟出的,叫CSC电脑家庭教师。我以此为缘起,说服了父母,买了电脑。那电脑要7000多,那软件要1800。这是我迄今为止,用过的最贵的正版软件了……而且,我那个班,当时有电脑的家庭,几乎都买这软件了……
我说这故事有两个目的:
第一很显而易见,我觉得锦书做为local的阅读器,有这个能力和潜力,开发诸如教育等其它阅读市场。而并非拘泥于“文学阅读”,这对社会也是有回馈的。感谢国家。
第二,内容依然很重要。怎么组织和贩卖,还有赖锦书各位的巧思了。
最后,希望锦书能把“开放平台”这件事,放到计划里。这可以参考xbox在中国的成功案例……
先这样儿吧,改天手不懒,有闲的时候,多做几个表出来,大家再参考。
希望对看家购买锦书(bambook)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