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康白
康白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85
  • 关注人气: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移动互联网”概念很好,不用批判

(2009-10-04 19:40:05)
标签:

3g

移动互联网

it

分类: 流 水 帐
刚读了一个朋友写的《“移动互联网”概念批判》,有点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概念也变成阻碍3G发展的原因。
该文中提到:
“而绝大部分是“手机网”特有的特点。然而“移动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与流行,已经很大程度上歪曲了3G之后移动数据时代的本来面目,造成了3G发展的障碍,尤其是理论和思维上,影响了整个“手机网”的正常发展。一些企业和产品正走向歧路,而运营商错误的政策也在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而于我看来,“手机网”也不是什么完美的描述。在2.5G开始,手机始有GPRS功能,运营商那时主打的“手机上网”功能,殊不知,其实是以WAP为主的“上网”,并不是以WWW为主的“万维网”。
至今为止,Free wap仍对部分SP来说,是有效的“骗钱”手段之一。乱加计费点,捆绑服务的SP至今仍未灭绝。
WAP这个“手机上网”,可谓是普通消费者的梦魇。
把普罗大众认为的“手机网,不是WAP”这个概念推广到每个角落,恐怕还需假以时日。

再说这个“移动互联网”,我认为这个词,并不是仅指一个“手机互联网”的概念。其中包括很多MID设备,甚至像PSP、iTouch这样的广义上的MID设备的互联网。

原文章中写到:
“移动互联网”概念对运营商的影响:
1.产品概念定义不清,把带宽作为宣传主要突破口,但是实际根本无法满足大量用户集中使用的需要。
2.产品方向出现误差,上网本、数据卡作为重要产品。
3.发展方向对业务组织关注不够,并未形成强大的整合各种3G业务的管理与支撑平台。
4.没有成为新的商业模式的建设与引导者。
5.计费模式互联网和手机网不分,造成了定价缺乏针对性,影响了手机网的发展。

对于此番论断,我只能表示理解。
对于1,我觉得这尚未造成困扰,加上资费的原因我想还没人傻到在星巴克拗造型,下BT电影吧。况且“手机网”的叫法,会不会又限制了很多原属于MID的用户,抛弃3G呢?得不偿失。
对于2,个人认为,这是运营商宣传的问题。
对于3、4,这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商业运营手段解决。无论叫“移动互联网”或是“手机网”都没有实质帮助。
对于5,是不是叫“手机网”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手机网是MID设备或笔记本不能访问的?那还是不是互联网?不光对通信业界,对IT开发人员都会造成新的困扰。

原文章中写到:
“移动互联网”概念对业务开发商的影响:
1.希望照搬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2.希望照搬互联网的业务,无法适合手机这样的终端产品及用户的需要。
3.不对终端与手机的使用习惯和用户体验进行精细化研究,产品无法适应手机用户的使用习惯与需要。
4.业务方向出现重大偏差。
5.业务宣传中误导用户。

这些问题我是这样想:
针对1,why not?诚然其中有许多,特殊和新进需求。但是,请思考,如果我是新浪网,我不把新闻资讯做到3g.sina.cn上,岂不可惜么?为什么要舍本逐末呢?
针对2、3、4、5,我认为,这是每一个CP或SP必须要自己思考的问题。无论叫什么,都应该考虑到用户当前终端的性能、用户此时的需求、用户使用服务的必要性等问题。
如果叫“手机网”是不是就能解决这样的问题?我认为未必。
手机的性能相差太多,屏幕尺寸不标准,浏览器兼容性不同,这些已经使这个问题,可以超越手机的概念。叫“移动互联网”因此并无不妥。

原文章中写到:
“移动互联网”概念对普通用户的误导:
1.对于3G理解不是寻找到有价值的服务和应用,希望用移动网络接入代替固定宽带。
2.购买了使用价值很小华而不实的终端。
3.对于移动数据服务大量不符合实际的期待与理解。

以上问题,我觉得仍是运营商所要做的功课。如果你一味宣传3G概念,而不是通过有效方式,介绍给用户具体能做的事。那用户只能用自己的理解,去理解3G,到底是什么玩艺。

本文所有观点,均属个人看法,愿与大家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