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内唱片公司应对艺人加强管理

(2008-04-15 01:26:04)
标签:

唱片公司

艺人

掌控

控制

it

这只是一篇感慨。
 
最近两年和日韩的企业接触,学习到了很多产品形式,相当受益。
可结合到国情的时候,却难免尴尬。
 
从技术实现,到歌迷消费能力的趋势和评估上,产品的运营已经没有门槛。
而关键问题,出在经纪公司对艺人的控制上。
 
举个例子,像在韩国运营的非常成功的cyworld(赛我网),在国内一直不愠不火。我觉得根源就是出在艺人身上。
韩国的cyworld要求沟通的真实性,从唱片公司到艺人,对自己都经营的非常认真。cyworld从产品实质上来说,也是个人个性化主页的一种,就像myspace,核心产品是blog,并附以一些个人风格化的产品。国内的QQzone便是模仿cyworld的“小窝”。
 
cyworld的价值,其实就是沟通的价值。
 
其产品优质性反应在国内,约略相当于“明星博客”。
几乎每个韩国艺人都有自己的cyworld小窝(甚至韩国总统),这就使沟通的价值凸现出来。平时想和自己喜欢的明星保持沟通是非常困难的,而在网络上就使这种情况发生变化。如果不能即时的沟通,至少能得知艺人近况,而且是真实的。这就使产品有价值。有价值的产品,就有黏性。
 
最近还了解到一个无线的产品,更有意思。因为该产品还在国内还尚在建设期,所以不方便透露。但也与艺人的参与有密切关系。
只是想到可行型,略感忧虑。
这些产品都是依靠艺人耕耘,才能有意义。就像明星博客。
也许很多人都能成为“老徐”,但实际上,只有这么一个“老徐”在平易近人孜孜不倦地呈现给大家看。(这里,还只是单向的交流)
 
不因旁的,只是国内的艺人大爷太多……公司又没有日韩公司那种,对艺人的完全控制能力。所以…… 这个无线产品,可能只会在有限的空间里生存……
 
拭目以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