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许我们需要web1.5

(2007-06-11 01:54:10)
标签:

web2.0

昨天和朋友闲聊,说到2.0的时候,产生了一些有趣的观点:
一、在中国,产生内容的大多是26岁以下的年轻人。
二、在中国,digg新闻的必须是网站的编辑。
三、多年从事互联网,或是上网的人,不喜欢学习和使用现在的2.0网站
 
针对于 一、二 两点,我想没什么讨论和确定的必要,我们只是从自己的从业经验和周围人的上网习惯来得出这样一个“未必正确”的结论。
我身边的朋友和我经验相似,大都是98到99年开始上网,然后两三年后达到“创造内容”的顶峰,最近的一两年最多只是有一点参与的热情。
而且,不约而同的是,我们可以很快的接受新的事物,却缺乏长久的学习和使用热情。我们都喜欢参与到新闻中去,参与到小组中去,最后却发现,自己的digg是无用的,自己的小组是会很快冷却掉的(或是自己的热情)。
 
我周围的另一批人,则和我相反。他们不喜欢web2.0的浏览方式,他们还是喜欢传统的页面,传统的新闻。即使2.0可以聚合给他们大量的有用的信息和新闻,但是他们还是不愿意那样做。我想不出更好的原因,只能归纳为:他们不喜欢学习使用web2.0的浏览方式。
尤其是现在一些2.0的网站太自我,太企图小众至上。
而我总结的另一个原因,则和2.0没什么关系,就是版式的原因。
 
一些普通的网页设计者不太理解版式对浏览者所产生的潜在的重要影响。
我举个例子,如果你经常看几份报纸,比如:北京晚报、人民日报、足球报,就算你看不到上面的文字和图片,只要看到他们堆放的形式,你就会在脑子里产生一种情绪——新闻性的、政治性的、或是体育性的。
网页也是这样,用新浪新闻举例,它是潜在的网络新闻行业标准。当你看到这样一个网站版式:上面是导航条分类,左边是大约300x200像素的滚动图,右边是焦点文字、推荐…… 你就会有几种感觉:一、这是新闻性的网站。二、这是门户网站。三、这是传统网站。其它感觉还有,比如:这网站比较正规,这网站新闻应该比较靠谱,这网站比较严肃等等。
 
一些做digg的web2.0网站,不能让传统用户接受的原因,我考虑是不是有相当一方面版式的原因。虽然,我们的web2.0真的是很2.0,很贰。是完全copy了国外贰站的版式,可是别忘了,我们的1.0(如果算是有的话)已经深入广大网民的心了,而且国外的1.0和国内的1.0是很不一样的版面设计。要说这不一样的原因,甚至可以深究到系统字的字体中,汉字变大是远没有英文字体漂亮的……(越说越远了)
 
今晚从2.0一直说到系统字体,也算是禀呈了我一贯漫无边际的思路特点,挺好……
其实也只是把自己的各种想法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不足为训。
 
小总结:
从技术方面讲2.0更符合w3c标准,大量应用了ajax等新技术这些特点当然是好,只是从版式的设计浏览和使用习惯的考虑,也许我们还是传统点好。这样的过渡太不自然了。(在这里需要表扬的就是新浪科技版面,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不详细拍马屁了……)
 
如果有的话,我们需要web1.5,我想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