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给我感触最深的IT新闻,莫过于尼葛洛庞帝先生大力布道的“100美元笔记本”的新消息。从去年9月,我就像很多人一样,一直关注着这件事情。
对于未知产品的评论和感想,是很惬意的。因为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而无须承担什么压力。
去年第一次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的反应很奇怪。我的第一反应是,一个被中国人“忽悠”走风投的人,又来中国“忽悠”来了。
随后的第二感觉是,100美元就能造笔记本?还能手摇发电和wifi?那可想而知现在大厂商们的成本。
最后的感觉是兴奋。我虽然不知道,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 OLPC(One
Laptop per Child)
的计划能不能成功。但我是打定主意,要买一台这个小东西。就是一个破手机的钱么,还能上网,还不担心没电(虽然现在这个功能给取消了),给爸爸妈妈用都可以。上网聊个天,发个邮件,Linux病毒也不多。真是有点儿皆大欢喜的意思。
接下来不久,我关注的另一个产品——龙芯电脑,也有了进一步的消息。据说,会年内推出1500元的整机(也有一说,是笔记本)。无论为何,都将原来的PC整机价格砍掉了一多半。这也是个好消息。
我一度兴奋,觉得国内的PC普及率可能因此改变,进一步会大大增加在我国在未来IT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或者说,促进所有行业的信息化,甚至对国民生产总值有影响(这就有点扯远了……
:_)
后来,思忖,这种低价的战略,会不会真的有他们所谓的目标市场。
不要忘记,中国是一个大国。若是要佐证观点的话,我还要悲惨地说,我们是一个电子垃圾产品的大国。各种国外淘汰的水货,国内的废旧电脑数不胜数。
我如果真的没有钱,而且我需要一台电脑,试问:是1000元(N手,且N>=2)的赛扬700
+ 无数盗版软件 好,还是 1000元 的 Linux PC 好?
OK,我们不提操作系统和软件,我们先假设都是用免费系统和软件。那再问,如果坏了显卡芯片、内存或是显示输出设备,哪个更好或是更容易找替代品?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价格是改变人们对一件产品接受能力的方式,但未必是必胜的好方法。
于是,由我看来,这电脑的目标市场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我不认为它们应该针对的是农村市场,或是不发达地区市场。其实,越是那样的市场地区,对产品的性价比要求越高。换句话说,虽然百美元的这两款电脑低价,但相对于我们这样二手产品大国来说,并不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而我认为,它们的市场价值,应该体现在小型企业的商用、无纸化办公、网络服务等方面。甚至是家庭的第二台电脑,城市中学生的随身资料存储、分享的媒介。
您觉得,在中小型公司里前台秘书,或是办公室文员,或是中学生用个这样的电脑是不是够了呢?
最后,我想说的是:
完全不要小瞧这100美元的笔记本和200美元的龙芯电脑。如果他们在中国普及,可能会改变世界。不要小瞧孩子们对枯燥事情的耐心和探索能力。当有50%的人,从小就开始使用Unix-like系统,将来就会有更多的人在工作中使用Linux,如果我们达到80%的正版率,就可以少掏数千亿人民币……
(小白的十大狂想 - 爆发或死亡 -
100美元笔记本与200美元龙芯电脑)
前一篇:是谁把窦唯逼成了尼采
后一篇:唱片业进入EP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