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前面的话
谢谢新浪编辑们的工作,谢谢你们的抬爱。能让我的文章被更多人看到,谢谢你们^_^
谢谢大家给我留言,不论是批评还是支持。
我会从中得到经验(成功的)和教训(失败的)。
前言说了,我这是狂想系列,因此大家不用太在意可信性与可行性。我承认是夸大了事实,并愿意和你们分享看法。希望你们也告诉我,我应该得到的知识,大家一起进步。我始终是报着 学习 和 抛砖引玉 的态度在发表看法。当然也希望,自己是指出皇帝新衣的那个孩子。
好,谢罢领导与看客。且说说今天的话题。
苹果 有一个词,叫 Switcher 。就是很形象的比喻那些,从MS windows系统或是其它Unix Like的使用者,改用苹果电脑的人。
我自己可以把自己比喻成一个 Returner 。
91年,上初中的时候,我在AppleII上面,写了自己第一个Basic程序。如果没记错的话,大概是:
10 Let A=5
20 Let B=6
30 Let C=A*B
40 Print "A*B=",C
50 End
Run
……
斗转星移,时至今日,最近的新闻也有报道:苹果阵营中,推出了Boot Camp这个软件。于是,所有基于intel cpu的Apple pc就可以安装使用windows系统。
依我看,这并非苹果的杀招。
最牛的是,苹果能推出针对普通PC的桌面操作系统,即,Mac OS X 的IBM PC版,那才叫有好戏看。Mac OS的系统是基于Darwin这支由FreeBSD派生出来的内核,系统开源,又非常稳定。加之苹果电脑的硬件的固定性,不用像ms windows一样,根据DIYer的需要去不断增加驱动程序和可适应性。
Darwin(就是达尔文,很好的名字)。有非常良好的稳定和安全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苹果电脑不容易死机。(事实也不尽然,Safari的不响应频率还是高了点)。基于Aqua 的GUI界面,又赋于系统无限的艺术美,加之完美的工业设计,使苹果电脑成为高级商业用户的首选项之一。
iPod的成功,使苹果又总结出一个经验,叫光晕效应。很多由iPod喜欢上Apple的人,即而又想尝试Apple PC。如果,苹果能借此时机,推出针对普通PC版的Mac OS系统,我想对ms windows又是一个巨大打击。
面临的几个困难。
一、修改内核程序。
这其实不是问题,在苹果内部已经有intel版的mac os流传。况且,两个少年才俊制作出来的pear pc这个小软件,更加证明,这事情易如返掌。
二、硬件驱动兼容性
基于Darwin内核的BSD系统,本身就是开放下载的。然而,我下载了以后,却发现有诸多限制。比如,只支持某系列的intel CPU,某某显卡,intel 网卡,等繁文缛节……但这也是好事,比如和某pc厂商合作,先推出针对某一型号PC,全部mac os系统的。
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也许也不用太操心。office和苹果自己的iLife系列(需另购买),对要求较高家庭,或是普通办公用户,都是绰绰有余。苹果软件的成本貌似高昂,其实,如果都用正版的话,性价比也还是很高。
可行性:
苹果的系统是非常非常优秀的系统。(我非常想多用几个“非常”,那可就是相当非常了啊……)。易用性、美观性、保密性,都让人叹为观止。
我忽然想说一下,苹果电脑的质量。这体现出了一个原则的问题。苹果电脑,很美国人。我发现一个规律,就是美国人的东西有点笨重,但绝对用得往。比如美式吉普和苹果电脑(甚至xbox)。日本人的东西精致、细心、周到,不过容易破损(谁的ps2没修过?)。
美国人的好多电子用品,都体现了这一点。就是,他充分考虑到你会“不小心”摔、打、碰、砸、敲……苹果电脑也是。我有一个朋友,G3苹果键盘用了六七年,终于坏了(还是进了水),然后他想拆开看一眼,结果卸了一把螺丝钉和好多小铁片。您说,这么多“佐料儿”的玩艺,它能不“嘬实”么?
苹果的系统,是艺术品、是干净的屋子、是美丽的信纸、是阳光斜射的画廊,是让你心爱的姑娘。在这样一个系统上面工作,你心情会很愉悦,况且,她很容易掌握,又是那么配合你……
如果,Mac OS 真的出PC版,而且价格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我想我一定会买一套。
最后说一句iTunes。iTunes如果来中国,那一定会造成另一个巨大冲击。现在iTunes已经有多种和音乐公司、音乐家、制作人合作的方式。而且,以美国公司对信用的理解,我想没有国内的公司可以与之匹敌……
总结:如果mac发行IBM pc版OS,那这世界就要变化了……雅典娜说过的:挽起你的弓吧,向相反的方向各射出一只箭,当箭交汇的时候……这世界就要变化了。
苹果系统的潜力不容忽视。
苹果电脑的质量非常好。
我不是苹果膜拜教。
iTunes万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