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五大文化经纪公司一览(转帖)

标签:
好莱坞经纪公司 |
分类: 美国电视研究 |
好莱坞五大文化经纪公司一览
一、CAA——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 英文全名:Creative Artists Agency 创建时间:1975年 员工总数:约100个经纪人 总部所在地:洛杉矶世纪城 重要客户: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威尔•史密斯、欧普拉•温弗瑞、勒布朗•詹姆斯 主营业务:电影、电视、体育 CAA是公认的全球最有权势、也最令人生畏的经纪公司,网罗了电影、电视、音乐、体育界的一大批超级巨星,包括电影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电影明星威尔•史密斯、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电视名嘴欧普拉•温弗瑞、职业体育明星勒布朗•詹姆斯和佩顿•曼宁。。因其对华语电影业的渗透,这家公司在国内电影业也很有名气。 CAA创立于1975年,其过程颇有戏剧性。其时,业界老大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的五个还没有混出名堂的年轻经纪人,迈克尔•奥维茨、朗•梅耶、马丁•鲍姆、威廉•哈勃和罗兰•帕金斯聚餐时,发现都对威廉•莫里斯的僵硬体制(主要是经纪人按资排辈)相当不满,都有意于创建自己的经纪公司,五个人一拍即合。然而新公司尚未开办,他们就被老公司开除了。于是五人骑脖子硬上,靠着36000美元的贷款和21000美元的存款,还有两辆汽车,就把CAA开起来了。 最初,五人志向并不算远大,他们只想做成一家有别于威廉•莫里斯的中型公司,而他们打动客户主要靠的是不拘一格的工作方式和热情,从职业篮球中学来的团队精神,讲分享,不讲等级制的管理制度。 到了1980年代后期,CAA已经成为经纪业的怪兽,年收入达9000万美元。公司的实际管理者迈克尔•奥维茨希望公司对电影业能有更大的影响力。他的王牌是:捆绑销售。具体说来,就是导演、编剧和演员都是他的客户,他一旦找好项目,就把选好的主创阵容连同剧本一起卖给制片厂,这么一来,制片厂就失去了很多权力,比如挑选导演或主演,而CAA就变得越来越有权势。 当迈克尔•奥维茨大权在手后,他又决定让自己的导演和演员赚更多的片酬,并且要从票房中分红。这引起制片厂主管的极大反感,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向他屈服。据说,此举引发了好莱坞的一波片酬上涨潮,前威廉•莫里斯的经纪人大卫•格芬就批评道:这打破了劳资双方的均势,导致制片业总成本不断上涨。因其超级强势,迈克尔•奥维茨在1990年代初期连续三年被《首映》杂志评为好莱坞最有权力的人物。 1995年,CAA的两巨头,迈克尔•奥维茨和朗•梅耶接连跳槽去了迪士尼和环球,公司不可避免陷于混乱之中,重要客户纷纷逃逸。这甚至引发了一场悲剧,匆忙中被提拔到管理层的合伙人杰•马龙尼开始吸毒,东窗事发后被开除,然后自杀。 但CAA还是稳住了阵脚,而且仍然是无可争议的经纪业老大,年收入约3亿美元。而有史以来最卖座的25部影片中,有14部是其客户导演的。2006年,CAA进军职业体育,签下了勒布朗•詹姆斯、C•罗纳尔多等一大批明星运动员。2007年,CAA搬进位于洛杉矶世纪城区,被人称作死星的新办公大楼,熟悉《星球大战》系列的都知道,死星意味着强大而不可战胜。 2009年3月,CAA被一家媒体评入“全球最具创意的50家公司”,其它入选的还有苹果、谷歌和奥巴马的竞选团队等,这家媒体对CAA的获奖评语是:好莱坞有两类人,CAA和其他人。据称,李安、吴宇森、成龙和王家卫都是CAA的客户。CAA在北京设有办事处。
二、WMA——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 英文全名:William Morris Agency 创建时间:1898年 员工总数:约150个经纪人 总部所在地:洛杉矶贝弗利山 重要客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丹泽尔•华盛顿、康多莉扎•赖斯、娜塔莉•波特曼 主营业务:电影、电视、出版 WMA是经纪业的百年老店,老到五大经纪家族的另外四家加在一起也没有他年头长。WMA的实力也的确能配得上它的历史,不仅年收入与另一个巨无霸CAA相当,为3亿美元,更在美国国内就设立了三个分部(总部当然在洛杉矶),而且在海外还有两个办事处,分别设在了上海和伦敦。WMA与老冤家CAA一样,旗下巨星如云,包括迈克尔•贝、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丹泽尔•华盛顿、梅尔•吉布森和娜塔莉•波特曼。 WMA创建于1898年,创始人威廉•莫里斯原名泽尔曼•莫希斯,1882年,也就是他九岁那年,跟着家人才从德国移民到纽约.很快,他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美国化的威廉•莫里斯。他以代理杂耍表演艺人起家,当电影业逐渐成为大众娱乐,取代了杂耍之后,他就把重心转向了电影业。1920年代的电影明星,查理•卓别林、主演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的艾尔•乔生都是他的公司的客户。黄金时代的巨星,克拉克•盖博、朱迪•嘉兰和马龙•白兰度,也都把自己的事业交到了WMA的手上。 1960年代,WMA从兴起不久的电视业赚到了大钱,公司60%的收入都来自于这棵新摇钱树。到1960年代后期,WMA每年可以从电视业拿到700万美元。 WMA还发明了著名了收发室,这是这家公司训练新人的地方。CAA的五个创始人、迪士尼前任董事长迈克尔•艾斯纳、娱乐业大亨巴里•迪勒、梦工厂动画公司总裁杰弗里•卡曾伯格,还有很多娱乐业的大人物,都是在WMA的收发室上的职业生涯的最初一课。后来,各大经纪公司也都模仿WMA,设立了自己的收发室。 1970年代,WMA开始自满起来,躺在成功上睡大觉。他们认为,自己的名气会让所有娱乐业的精英自动送上门来,而事实上也是这样。1975年,迈克尔•奥维茨等五人从WMA,创建了一家新的经纪公司——CAA。但在最初,这对WMA影响不大,毕竟迈克尔•奥维茨这些人不过是新人,很难吸引重要的客户。即便此后几年中,CAA快速发展,WMA也自岿然不动。当时的一种说法是:WMA是最大的,而CAA是最热的。但到了1980年代,CAA挖角速度加快。1986年,WMA的掌门人斯坦•卡门逝世,公司的几大竞争对手趁机抢走了很多客户,不过,这也没能让它伤了元气。 到了1995年,CAA的两巨头迈克尔•奥维茨和朗•梅耶先后离职,WMA总算报了一箭之仇,签走了乌比•戈德堡和希尔维斯特•史泰龙等好几个CAA的重量级明星。 WMA最近几年的大手笔有,帮助通用汽车公司把多款主打产品移植到公司的客户迈克尔•贝导演的卖座巨片《变形金刚》中。 为了与老对头CAA竞争,WMA也把办事处开到了中国,不过,跟CAA不同的是,WMA的办事处在上海而不是北京。中国明星中,章子怡和刘亦菲都是WMA的客户。
三、ICM——国际创新管理公司 英文全名:International Creative Management, Inc. 创建时间:1975 员工总数:约170个经纪人 总部所在地:洛杉矶星座大道 重要客户:碧昂丝、哈莉•贝瑞、克里斯•洛克 主营业务:电影、电视、音乐、出版、新媒体 ICM与业界的一个庞然大物CAA同创立于1975年,这两家公司加上老牌巨无霸,是好莱坞仅有的三家百分之十经纪公司,意思是敢于从客户的收入中收取百分之十的佣金,其强横其地位之高从中可见一斑。ICM还是好莱坞经纪业五大家族中唯一一家公司名称上有国际这个词的,而且这个词也并非只是装装门面,ICM很擅长精英国际业务,在伦敦、巴黎、马德里和罗马都设有办事处,帮助旗下明星开拓国际市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是ICM的最辉煌时期,公司年收入超过1亿美元,拥有梅尔•吉布森、阿诺德•施瓦辛格这些超级巨星。 1975年,马文•约瑟夫森把创新管理协会(Creative Management Associates)和国际著名经纪公司(the International Famous Agency)两家经纪公司合二为一,这家新公司就是ICM。成立之初,ICM是上市公司约瑟夫森国际公司的子公司。马文•约瑟夫森并非经纪业的圈内人,他此举不过是看到经纪业很有赚头,想进来大捞一把。然而,新公司的多数精力都花在了人事纷争上,同年创立的CAA则趁机崛起。 直到1980年,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分校的经纪人杰弗里•伯格当了总裁,ICM才算回到正确的轨道上。1986年,ICM趁着威廉•莫里斯在掌门人斯坦•卡门逝世后群龙无首的机会,抢下成堆的明星,大发其财。1987到1988财政年度,ICM的收入高达5600万美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一家经纪公司来说,这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1988年,马文•约瑟夫森把公司私有化,他和公司的几位高级管理者以7000万美元买下了60%的股份,几年后,他把自己的股份又卖给了合伙人。 1990年代,ICM已是好莱坞的顶级玩家。CAA的两位合伙人迈克尔•奥维茨和朗•梅耶接连跳槽,分别掌管迪士尼和环球,ICM趁乱打劫,得到了好几个大牌明星。此外,他们还开发了公司客户,说服美国运通公司担任保罗•麦卡特尼的美国巡回演唱会的赞助商。 ICM的一大业绩是,为客户阿诺德•施瓦辛格、埃迪•墨菲和梅尔•吉布森争取到2000万美元的片酬,并把业务扩展到了欧洲几个大国的出版、剧院和电视新闻业上。当时就有业内人士断言,ICM因为规模过于巨大,到头来反而会不知所措。而ICM的应对之策就是继续扩张,一连买下好几家音乐经纪公司,得到了U2等音乐巨星。虽然有意进军制片业务,但受制于反垄断法,ICM还是留在了经纪业。在与CAA的挖角大战中,ICM得到了导演雷尼•哈林和女明星高迪•霍恩,但也失去了喜剧明星比利•克里斯托和埃迪•墨菲。 1998年,南希•约瑟夫森成为ICM的联合总裁,这也是女性第一次攀到好莱坞顶级经纪公司的金字塔塔尖。南希•约瑟夫森是ICM的创始人马文•约瑟夫森的女儿,前娱乐业律师,1986年进入这家公司。她最了不起的业绩的是把《六人行》打包卖给了NBC。 近年来,ICM失去了好几个重要客户,包括朱莉娅•罗伯茨和卡梅隆•迪亚兹。
四、UTA——联合精英经纪公司 英文全名:United Talent Agency, Inc. 创建时间:1991年 员工总数:约100个经纪人 总部所在地:洛杉矶贝弗利山 重要客户:约翰尼•德普、哈里森•福特、科恩兄弟、詹妮弗•洛佩兹 主营业务:电影、电视、音乐、出版、计算机和视频游戏、时尚 UTA创建于1991年,是好莱坞五大经纪公司中的后起之秀,由鲍尔•班尼戴克和领先艺术家(Bauer Benedek and Leading Artists agencies)两家中型经纪公司合并而成。创建之初,UTA只有26个经纪人,客户亦仅限于电影明星、电影导演和电视界的精英。而在18年后,不仅经纪人总数已经膨胀至约100人,而且业务已扩展到娱乐业的所有领域,包括职业体育、音乐、视频游戏。很多好莱坞一线明星都是UTA的客户,其中包括约翰尼•德普、哈里森•福特、米莉•赛鲁斯、科恩兄弟。 合并之前,鲍尔•班尼戴克和领先艺术家都是在业内颇受尊重的中型公司。鲍尔•班尼戴克是威廉•莫里斯公司的资深经纪人马蒂•鲍尔和著名的娱乐业律师彼得•班尼戴克在1985年开办的,主攻电影业。领先艺术家创建于1980年,创始人是吉姆•伯库斯和加里•库塞,专长是电视业,代理开发了一批热门电视剧,如《辛普森一家》、《神奇年代》和《婚后,和孩子们》。这些电视剧为领先艺术家带来丰厚利润。 然而在好莱坞,在CAA、威廉•莫里斯和ICM这些经纪业巨无霸的夹缝中,中型公司的生存并不容易,于是鲍尔•班尼戴克和领先艺术家合并起来,意欲把自己也打造成巨无霸。成立后的第二年,UTA引诱了主要竞争对手ITA(互联精英经纪公司)的六个经纪人,他们带来了劳拉•邓恩和斯汀这些明星,UTA开始初具规模。1995年,流行音乐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弃CAA转投UTA,这在好莱坞算是个明确的信号:UTA是家蒸蒸日上的经纪公司。 1996年,UTA看准独立电影正在兴起,率先设立了独立电影部门,帮助独立电影人筹拍影片,并提供融资服务。此后,UTA的竞争对手如CAA、ICM也纷纷效仿,成立了自己的独立电影部门。然而同年,UTA也因为合伙人加文•鲍隆(热门电视剧《宋飞传》的经纪人)对下属女经纪人的性骚扰事件而心烦不已,虽然UTA当机立断,决定抛弃加文•鲍隆,但加文•鲍隆并不肯轻易认罪,结束与公司的合同。结果花了几年时间,UTA才终于摆脱了这起丑闻。而为了抚平该事件对员工造成的心理创伤,UTA甚至要雇请一个专职的心理医师。 1998年,UTA从CAA挖来大牌女经纪人特蕾西•雅各布斯,因为她手里攥着一张号牌:约翰尼•德普。接着,UTA在电视业做成了一件大事,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这家公司签下了大卫•蔡斯创制的《黑道家族》,这套电视剧最初没有电视网愿望播放,在UTA的努力下,终于落户HBO,开始大红大紫。 2000年之后,UTA继续拓展新业务,先是扩充了音乐部门,而后又设立了预定和旅游部门。而在CBS的《幸存者》节目大热之后,UTA决定也在要这类电视节目中分一杯羹,于是创建了另类电视节目部门,帮助客户推出《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等节目,并从英国引进了很受欢迎的节目《超级保姆》。2005年,UTA又在旧金山设立办事处,专攻获利丰厚的视频游戏。 在人员变更频繁的好莱坞,UTA也不免被竞争对手挖角,比如在2005年,合伙人马丁•莱塞克和杰森•黑曼转投CAA,就带走了喜剧明星威尔•法莱尔、《蝙蝠侠前传》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而即便如此,UTA仍稳居经纪业五大家族之列。
五、Endeavor——奋进精英经纪公司 英文全名:Endeavor Talent Agency 创建时间:1995年 员工总数:约275人,其中有84个是经纪人(包含26个合伙人) 总部所在地:洛杉矶贝弗利山 重要客户:马特•达蒙、蒂娜•费、梅赛德斯-奔驰、欧莱雅 主营业务:电影、电视、出版行业精英人才代理、融资、营销 Endeavor是好莱坞经纪行业五大家族中的菜鸟。然而这家公司虽然只有14年的历史,却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旗下不仅有马特•达蒙、罗伯特•德尼罗、凯拉•奈特莉和杰西卡•阿尔巴这些电影巨星,更在电视业呼风唤雨。2008年,一家从事电视业行销的网站进行的独立研究表明,Endeavor已经把电视界的半数精英揽于帐下。2007到2008季,51%的首播剧都是Endeavor的客户制作的,其中就包括在国内很有观众缘的《丑女贝蒂》、《越狱》、《我为喜剧狂》和《英雄》,而在新剧中,这一比例更上升至令五大家族的另外四家胆寒的58%。 Endeavor创建于1995年3月。ICM(国际创新管理公司)的一次内诓(也被形容为午夜政变)导致四个羽翼已经丰满的经纪人阿里•艾曼纽尔、大卫•格林布拉特、里克•罗森和汤姆•斯特瑞克勒出走,他们跑到好莱坞贝弗利山,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就是Endeavor。第二年,三个来自CAA的经纪人成为公司的新合伙人,他们带来了亚当•桑德勒这样级别的明星,对一家刚刚起步的经纪公司来说,这无异于雪中送炭。 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里,在帕特里克•怀特塞尔的带领下,Endeavor强势而又戏剧性地扩大了自己的好莱坞领地,签下了马特•达蒙、本•阿弗莱克、休•杰克曼、朱迪•劳和克里斯蒂安•贝尔这些明星,从而跻身于好莱坞经纪业的五大家族之列。 Endeavor可谓ICM的冤家对头,这家新公司的发展壮大总是与ICM的失血紧密相连。2006年,一手打造了热门情景喜剧《六人行》的ICM总裁南希•约瑟夫森决意出走,很快她就被Endeavor迎娶过来。不久,又有两个ICM的经纪人马特•梭罗和罗伯特•纽曼投奔Endeavor,他们带来了好几位大腕级的导演,包括丹尼•保尔、巴兹•鲁尔曼、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和吉尔摩•德尔•托罗。2008年,Endeavor从主要对手UTA那里挖来四个重量级经纪人,这让公司的喜剧部门大为欣喜,因为他们现在手里可都是本•斯蒂勒、杰克•布莱克这样级别的明星。 Endeavor不仅为成名的导演和演员寻找合适的项目,而且在独立电影和偏门电影的开发上也眼光独到,《女巫布莱尔》、《华氏911》、《阳光小美女》这些影片能够投入拍摄都与这家公司的大力推动有关。2007年的第7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Endeavor大出风头,五部获得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影片的编剧全部是它的客户。此外,以《阳光小美女》擒下最佳原创剧本奖的迈克尔•恩特也来自Endeavor。 要了解Endeavor的故事,最简便愉快的方式是找HBO的热门电视剧《明星伙伴》来看。几个Endeavor客户共同打造了这套电视剧,而且细节非常准确到位。担任执行制片人的马克•沃尔伯格,就是该剧男主角文斯•蔡斯的原型,而剧中专横跋扈的大牌经纪人阿里•戈德的原型,就是Endeavor创始人之一的阿里•艾曼纽尔,其中阿里跳槽那一集(《采采蝇》),几乎等同于Endeavor创业故事的纪录片。
An Evening with Jim Wiatt
Tuesday, September 20, 2011 : 7:00pm to 9:00pm
University Park Campus
George Lucas Instructional Building
Ray Stark Family Theatre, Room 108
Free
School of Cinematic Arts Dean Elizabeth Daley leads a Q&A with Wiatt, who served as chairman and CEO of the William Morris Agency from 1999 to 2009.
The School of Cinematic Arts invites you and a guest to attend
“An Evening with Jim Wiatt,” a special conversation and
Q&A moderated by Dean Elizabeth M. Daley.
One of the most respected senior executives in the global media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Jim Wiatt led the William Morris Agency
(WMA) from 1999 until May 2009. He oversaw all areas of the
entertainment company, including motion picture, television, music,
publishing, theater, digital, commercial endorsements, sports
marketing, business development, investments and corporate
consulting. The company, which has offices in Beverly Hills, New
York, Nashville, Miami Beach, London and Shanghai, surged to record
scale and profitability under Wiatt’s leadership. During his
tenure, Wiatt initiated innovative deals, including the Mailroom
Fund, a partnership with leading venture capital firms Accel
Partners and Venrock Associates and communications giant
AT&T to fund digital entertainment startups. He
also helped create YouTube Gold, a new Web company, to create
professional content. Additionally, Wiatt was adviser for such
deals as the sale of entertainment company Reveille to Shine. He
was the architect of the 2009 merger between WMA and Endeavor
Agency, which resulted in William Morris Endeavor Entertainment
(WME). WME instantly became a major force in the media
landscape.
Before joining WMA, Wiatt was co-chairman and co-CEO of
International Creative Management. During his 22-year tenure at the
company, he helped take it from public to private sector, and led
the business to growth in stature, market share and
profitability.
Wiatt started CIW Consulting in the fall of 2009. He has consulted
for YouTube and several private companies. He is strategic adviser
to AOL, as well as a former member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 graduate of USC, Wiatt is also a member of the Board of
Councilors for the USC School of Cinematic Arts and a member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for the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He is chairman
of both the Los Angeles Police Foundation and the Ronald Reagan
UCLA Medical Center Executive Board for the Medical Sciences.
Wiatt resides in Los Angeles and New York with his wife Elizabeth
and their two daugh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