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繁花落尽,唯有此心--细数老段角色(之六)

(2015-09-23 20:05:55)
标签:

娱乐

杂谈

分类: 戏剧观感

大丈夫—孟文禄

    《烈日灼心》里被老段的演技再次打动,于是开始看《海上孟府》,不曾想一股脑把40集全部看完了,伊队长待以后再讲,当下就说说这个孟府的三少爷——孟文禄。


    故事发生在1937年那个尚未沦陷的上海,那个五光十色、纸醉金迷,令人眼花缭乱的大上海,已是一个危机四伏,各方势力伺机而动的江湖。


    当老孟先生时日无多,留学海外的孟府继承人,孟文禄一路躲避着日本人的追杀,曲折的回到孟府,也拉开了一场血雨腥风的大幕。剧情起承转合相当紧凑,虽然有些时候略显跳跃,但人物性格鲜明而饱满,人物心理变化层层递进,的确算得上是部看着很过瘾的电视剧。


    在孟文禄的身上你可以看到海归一派自由奔放的一面,也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所传承的智慧与勇气。孟少的成长是一种蜕变,是一种历练之后的转变,是时不待我之下的抉择。


大丈夫一诺千金

http://s16/mw690/001DiNnYzy6VF4z2zw3af&690

    初见孟文禄他还带着些年轻气盛的叛逆感,对孟府现状的了解,与父亲欠缺沟通,孟家的管束让他觉得不自由,他赌着一口气,一副事不关已的郎当劲。他拉着张小姐逛街、买衣服、喝酒、跳舞一副花花公子做派。酒会上锋芒毕露,把二姐与九公的规劝都当成了耳边风。在人人都以为他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时,他去军械所讲了第一堂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这是他答应了家父的;在父亲的病榻前看着冒死拿回来的枪械图,两人讨论着中国军械制造的未来时,他是真挚而诚恳的。于是,它令我相信这是有着一腔热血,想要报效国家的孟文禄。


http://s14/mw690/001DiNnYzy6VF4FV1qR8d&690

    让我们回过头看看孟文禄接手时的孟家吧,早年间以军火生意而打下根基的孟府,现如今军工厂几乎处于停工状态,老孟先生长年卧病在床,孟府只得靠着鸦片与赌场的生意苦苦支撑,而日本人则伺机想把孟家的军工厂收入囊中。孟家的状况一如国家的缩影,家大业大却积弱难返,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与清水的生死相博,父亲的病逝,榔头的叛乱,令孟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出走山东孟府,让孟文禄开始真正了解自己的家族,了解自己的父亲,坚定了自己的使命。在这之前,对于古老的孟家所传承的精神,在他的眼里或许不过是繁复的规矩与形式,透着腐朽的气味。与奉祀官的一席对谈让他发现,原来这并不是读死书的呆板儒士,而是与他一样对国家、对民族忧心重重的有识之士,山东之行令他对家与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很喜欢在老孟先生病逝之后,孟少去军械所讲课的那场戏。一开口,老段的嗓音低沉而沙哑,把一个刚刚大病初愈,又遭丧父之痛的人刻画的逼真传神,声音里虽带着一丝疲惫,语调却是无比的坚定与恳切。


大丈夫,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重回上海的孟文禄,已褪去了初来时的青涩,一袭长衫在身,正式步入江湖。孟少虽决心割除烟馆这颗毒瘤,重振军工厂,走实业救国之路。然而,但凡对历史略有了解的人,看到这里都会心生虚无之感。孟少在军械所讲课时曾说过“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日本人对中国虎视眈眈已久,开战在即,而江湖帮派们还在抢地盘争利益,打得不开可交,民众们还以为身处租借区便可高枕无忧。在这动荡的时局里,孟少逆水行舟,必定凶多吉少,果不其然,贷款无门,订单无处可寻,而日本人则设下了重重圈套。


http://s2/mw690/001DiNnYzy6VF4MDuVz71&690

    走私案令孟府的威望岌岌可危,日本人借机妄图夺取孟家的资产,致死地而后生的孟少暗自运筹帷幄,绝地反击成功,而后在孟府的会客室里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攻心计。一会洪帮的老爷子,婉拒帮主之位,表明自身立场;二会背叛的马奎,字字掷地有声;三会石原公使和银行代表,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四会陈先生,软硬兼施,从容应对。孟少喜形不露于色,举手投足间越发的稳沉与老练,俨然有了不怒而威的气势。这场戏可算得上我在全剧中最爱的部分,老段的一举手一投足,每个眼神、语气的变化都戏味十足,让人看得大呼过瘾。


    侄女被绑,迫使孟家只得把贷款还回,虽然万分无奈,但为了保住军工厂,为了撑起这个家,孟少只得再做回他所痛恨的烟馆与赌场生意,“以一人之力对抗一个国家”,的确犹如螳臂当车。不过,此时的孟文禄已从孟少真正蜕变成为孟先生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

    孟文禄虽有颓废的时候,而其信念却始终未变。在军械所的课堂上,他讲技术、谈时局、说理想、惜人才,为的是民族的工业能得以发展,国家得以振兴,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


 

    随着战争的脚步日益临近,家中内乱、日本人步步紧逼,令孟家已无心力重办军工厂,孟文禄只得放下个人情感,用一纸婚约牵制着陈先生为自己转移机器设备。孟少的无奈与坚忍令人慨叹,直至淞沪会战爆发,军工厂已安全转移,而二姐与九公的亡故,则彻底令孟少身心俱疲。


http://s3/mw690/001DiNnYzy6VF4ZCUCe02&690

    从二姐的行李中掉出落于脚边的橄榄球,曾是那么熟悉,此时却如此陌生,几个月前立于船头的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此时却已有历尽沧桑之感,令人唏嘘。当散尽家财,九死一生的孟少终于得以和张小姐重聚,一同登上了驶离上海的轮船时,上海再无孟府,叱咤风云已随炮火灰飞烟灭。

 http://s7/mw690/001DiNnYzy6VF5Bu4F886&690


    故事的结尾没有最后的力挽狂澜,没有一步登天,更没有功成名就,孟文禄只是竭尽全力做了他认为应该去做的事,而家族里的每一个人则追随着他们各自的宿命而去。想到孟少常说的那句“国家现在是什么样子,都是我们祖上积的德造的孽,国家将来是什么样子,都看我们积什么德,造什么孽!”。是的,家与国本是命运共同体,之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http://s16/mw690/001DiNnYzy6VF6iv6qzaf&690


繁花落尽,唯有此心​

    老段以往剧中的感情戏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然而,唯独的,只有在这部戏里,孟文禄与张碧兰的爱与情真切地打动了我。


    这两个人论身份一个是上海滩大家族的继承人,一个是江南水乡的举人之女;论学识一个是留洋多年的海归派,一个是旧式家庭的大家闺秀。原本是八杆子打不着,一辈子都是平行线的两个人,却因为一场海上的追杀被紧紧连在一起。

http://s16/mw690/001DiNnYzy6VF5EWrEz0f&690

     故事的前半段把孟文禄与张小姐的这段情写得既惊心又有趣。孟少开启霸道总裁模式,把碧兰姑娘勾搭了够,而张小姐却是几次三番的救了孟少的命,两人的情缘就此已定。喜欢看两个人斗嘴的戏码,孟少一半是调侃,一半是关心,张小姐则一半是赌气,一半是极力隐藏心意,让人看得暗自偷笑。


http://s9/mw690/001DiNnYzy6VF5Nitvyb8&690

    故事的后半段,最爱两人在上海重逢后临别的那场戏。碧兰的话里,孟少的眼中,都透着两人虽情头意合却难相守的不舍与无奈,将深情与离别刻画的入木三分。正可谓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虽是离别却让人更加感受到他们之间爱的深沉、内敛与浓烈。这段戏老段一句台词都没有,但眼神中却把心里的话表露无疑。


http://s3/mw690/001DiNnYzy6VF5QfUFIe2&690

    张碧兰虽出身于传统的旧式家庭,思想上或许还受着旧式礼教的束缚,内心深处却怀着一颗并不太安份的心,她知书达理,她渴望走出小天地见识更大的世界。她或许还有些大小姐被骄纵的小脾气,却又深明大义,骨子里有种坚韧的毅力与勇气。上海,这块是非之地让她喜,让她忧,更让她遇见了此生的牵绊孟文禄。


http://s16/mw690/001DiNnYzy6VF5VXnPh9f&690

    

    张碧兰之于孟文禄是一份安宁与美好,在人人机关算尽,风云诡谲的上海滩,遇到张碧兰此等侠骨柔情的女子,对孟少来说是何等幸运。听到碧兰说出“你明天处决,我来为你哭,我来埋你,替你收尸,我会一直陪着你”,也正应了孟文禄那“唯有此心,耿耿相随”的八个字,得此一女,夫复何求。当繁花落尽,唯有此心便已足够。

http://s7/mw690/001DiNnYzy6VF5XZaD486&690


PS:之前话剧《四世同堂》里没看着老段的说书人,这回到是在这部戏里把老段的长衫装看了个过瘾,帅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