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感想:有时名医像PET-CT......

(2009-07-18 09:24:20)
标签:

杂谈

分类: 医生札记
    很多人看病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如今,医疗资源如同过年的火车票,成了“抢手”的稀缺资源,咱都想找个熟人看病,不为医生的技术有多高超,就是图个心理宽慰。一旦自己遇见个技术高超又懂人文关怀的好医生,就会把咱温暖半天,兴高采烈地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亲朋好友。有时候,我真感觉一些名医就像PET-CT......,可能一些善良无知的人们还不明白什么意思,其实“PET-CT”和我们通常做的核磁共振,CT检查一样,都是属于影像检查,但现在很多名医好像把它作为是一种万能的检查手段,好像有了它什么病都能查出,其实并不如此,它达不到100%的准确率。其实我要说的是,在检查身体时,不是做PET-CT就能够查处病症的,那么在患恶症的情况下,也不是找个名医就能够解决的,下面说个发生在身边的事,让人闹心的不愉快的经历,不妨给大家提个醒。    两年前,81岁的二姥查出了肺癌。全家上下为这个年龄还需不需要积极治疗而焦灼不堪。毕竟,这个年龄的人,想挺过化疗的副作用,并不容易。于是,家人带着二姥把省里各医院的肿瘤科都跑遍了,也拜访了几位名医。大家的意见是,不妨先试几次化疗,一是可以减少肿瘤腹水,二是让二姥的生活更有质量。
  可第一轮化疗药上去后,二姥的状态急转直下,神志也不清楚了。家人想,二姥真可能是“化”过去了,就赶紧问医生该怎么办。医生倒是胸有成竹,说这是正常化疗副作用,过两天就好了。果然,第三天,二姥状态有些好转,但跟刚住院的时候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了。眼看着第二轮化疗即将开始,二姥腹水又上来了,可家人还是不敢用药。家人商量着,还是转院吧,换个大夫试试。这次的医院没那家知名,但医生却非常仔细,他认为,上次的药量虽然在正常范围内,但二姥的状态不允许把药用得这么猛烈,于是,把化疗药减了一半,打药时候,还一直在观察二姥的变化。这一轮化疗后,二姥没出现上次的严重反应,精神状态也好多了。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超级信任大医院、大专家,我也承认,对一些疑难杂症,他们经验丰富,更有手术能力。但对于治疗方案明确,只需随时观测病人状态、调整用药的病症,找个仔细的医生更重要,有时甚至比名医更顶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