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医生真的很难!

(2009-03-13 19:21:17)
标签:

深圳恒生医院

黄疸

氩氦刀

腹腔

基因治疗

癌症

文化

分类: 医生札记

北京早春的阳光,清新的家乡气息,年过八旬的老爸老妈,真的很想、也很应该在北京多逗留几天。

但是,深圳恒生医院几乎每天都有电话打来,催我早点儿回到深圳。因为,慕名而来的印尼病人和深圳本地病人,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一周的时间看不到我,有些发慌。台湾的著名肿瘤专家杨友华教授也是几次催促我回深圳,给我带来一个仅仅1岁半的视网膜神经母细胞瘤的小患者,希望我能挽救这个还不知道世界是啥样的小患者。昨晚,我辞别了老爸老妈,迈着沉重步履,登上了北京飞往深圳的空客,深更半夜的回到了深圳。

上午,还未到病房查房,病人及家属们就早已知道王主任回来了。病人大多稳定,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有一个印尼来的高女士,让我很揪心。这个病人当初来会诊的时候,是一个晚期胰腺癌广泛肝转移、腹腔转移的垂危病人,全身重度黄疸,病情及其严重,我是不想收治。无奈香港医生的信任与期望,只好将这个病人接到深圳恒生医院治疗。这个病人在广州某医院已经接受了氩氦刀、射频、粒子植入、介入等等;好家伙!几乎所有的微创治疗手段都使用上了。结果,病人肝功能衰竭,全身黄疸,寒颤,高热,已病入膏肓。

根据这样的情况,我当时制定一周治疗方案,第一步经皮穿刺PTCD,疏通胆管,内外引流,减黄。第二步,腹腔热灌注基因化疗,病情略好转后,尽早返回家乡临终关怀。谁知道,这个病人随著我们的治疗计划,病情逐步在好转。我知道,这种好转是暂时的。但是,病人却不是这样认为,高女士坚决相信她的癌症一定能在深圳恒生医院治好。无论谁做工作,也不想出院回家。真是愁死人了,为了让病人能安全返回印尼,我一边安慰病人,告知需要回去两个月的营养支持,再考虑来中国治疗。一边告知家属,我们会使用新的支持疗法方案,让高女士感觉舒服一些,然后,尽快返回印尼。家属表示了理解,并同意配合。这个病人的家属是个精明能干的商人,表现很坦然,很平静。

中午,我们一行多人,去吃午餐。等候电梯的片刻,我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那抽泣的背影驱使我走上前,这个人就是貌似镇静的高女士的丈夫,充满悲伤泪水的双眼中流露出很复杂、无法形容的悲痛绝望的眼神。我有些慌神了,不知所措,更不知道如何安慰。病人将生命的希望托付给的医生,此时,只有无奈的轻轻拍拍他的肩膀,顿时,我的冠状动脉一阵紧缩,心里隐隐作痛。

唉,做医生真的很难!

                              做医生真的很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