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军事 |
马航MH370失联一年来,香港专业组织香港环境保护协会两次致信我,提出南中国海搜救地点错误、不认同澳洲发现黑匣子,种种预判证实,航空业内公认专业,将信将疑的马航家属与长期追踪马航的香港文汇报记者刘凝哲、江鑫娴与我,与香港环保协会主席樊熙泰进入了辩论式的交流与深入访问,他赢得了我们的信任。
以去年两次文章分析中,基于对马国与澳大利亚国家队的信任,我们没有明确列出香港环保协会追踪马航的“干货”,一周年过去,马国与澳洲国家搜索团队的种种错误,让香港文汇报追踪马航的报道团队从理性与感性出发,这已经到了明确发出MH370搜救错误的“干货”时刻。
http://s6/mw690/001DiLMuzy6QyIAovSl25&690
以下是我们报道组的结论式的访谈“干货”,请各位关心马航的朋友们阅 。
官方确信MH370向南飞至印度洋南边,而樊熙泰则认为MH370应向西飞往孟加拉湾方向。之所以得到与官方完全不同的结论,樊熙泰认为可以从机师飞行操作的逻辑和科学两方面分析。首先,MH370航班在第一次与民航雷达消失后,随即使用一种只有丰富航空驾驶知识,且准备充分的改变航道行为。“因为临时改变航道是需要多个复杂而费时的修改电子设备程序调整,所以可判断以下几点,机师是在有非常清晰意识下有目标驾驶飞机,飞行最底点是机师祖国马来西亚槟城准确上空位置,飞行高度非常低,低至地面手机信号塔也曾经接收到机上手机信号,如机师一早就准备最终要死,这近地面范围飞行高度已可以让他发生坠毁心愿。但是,飞机仍有意识的提升,多次改变 “有目标” 航道,过程中有数次调整高度,这一行为也只有丰富航空知识的人才了解--稳定在29000英尺与30000英尺两个民航机航道间的29500英尺也就是所谓安全劫机飞行高度,这肯定是有意识的专业行为。”
“而且,这部份数据全是由雷达及卫星提供的 ‘实质’ 多次有目标定位及改变航道真实数据,但是,为何马方不估计飞机立即自剎式插入海为终点?为何马方在其后不再提供定位数据后,便开始完全估计飞机只有 “直飞” 至耗尽燃油便 “玩完” 的估计坠毁地点,这不是白白浪费了较早前飞机师多次转方向改航道的专业心机吗?樊熙泰表示,估计飞机直飞是不理智及不科学的,因为中学生也明白,只要估计飞机的起角点只有一两度些微误差,直线最终着落点也会出现有十万八千里的差别,因此飞机最大机会出现在有最后实质雷达及卫星数据支持的孟加拉湾及北印度洋周边等地区会较为科学,肯定不会在澳洲柏斯对开的南印度洋海面出现”。
官方最终将搜索区域锁定在澳大利亚附近海域,并在2014年失踪事件后一个月,由马方公布飞机黑匣子还有一周余下电量后,立即一度被发现疑似飞机黑匣子专属脉冲信号出现。“这信号肯定有可疑”,樊熙泰说。
他认为,由于黑匣子专属37.5KHz(千赫兹)脉冲信号是全球严格专属航空紧急发射讯号频道,严格规定民间不能占用或使用该段频道,因此市场是没法找到会发出同一频道或干扰到该讯号的产品,而当时信号发现的位置远离人类航天与海事任何活动范围的远洋。因此,当时被发现的黑匣子讯号只有两个可能,第一,是真的马航MH370黑匣子信号,但是,由于测到黑匣子信号代表主体机身已近在咫尺的海底下,历史上未发生过能测到黑匣子信号而找不到机身的事件,且当时使用军备级的水底声纳探测仪器。第二,该讯号在马方公布黑匣子还剩余数天电量后,立即被别有用心的人为投入预计范围地区及预计余下电量的做假误导讯号,投下误导讯号的人亦肯定是联合搜救中在该地区出现的其中一个国家。
不排除降落陆地或空中爆炸解体可能性
除坠海外,樊熙泰认为,MH370不排除在陆地上的可能性。他表示,波音777客机的设计,于机身及机尾两部份均设有1个 (共2个) EPIRB 应急无线电指位标,这设备是设在机组人员不可能接触到的机体外位置,用于飞机在海难中,EPIRB 应急无线电指位标在接触水后会自动弹出浮上水面,并发出全球定位讯号,引导救援队第一时间找到正确海难地点,历史上每次海难事故均是由该讯号引领搜救队到附近海域,才进行第二步的水底声纳探测,证测准确的机身在水底位置,但至今MH370的EPIRB没有发出信号 (或未被公布这信号数据),这意味飞机上的EPIRB并无下水或被启动。
他说,这意味着MH370有可能在陆地上着陆或遇难,或机身与2个EPIRB一并在空中爆炸解体失效,所以导致到现在仍无法在水面上找到遇水便自动启动的EPIRB发出的海面定位信号,而且也找不到海面任何机体上任何确认碎片漂浮物。
MH370事件未令民航界吸取教训 ICAO被质疑失职
“马航MH730失踪事件是一项国际特大航空交通安全事故,但至今仍未有国家或国际组织出来为MH730失踪事故检讨航空交通多项安全漏洞问题,也未有国家或国际组织公布任何避免这类航空安全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樊熙泰质疑,联合国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以下简称:ICAO)有失职之嫌。
“任何历史上空中事故需要由ICAO公布信息的均能及时发布来进行搜救行动,历史上未有出现过空难事故中ICAO 被投诉未能及时发布信息而影响救援工作的情况。”樊熙泰说,ICAO至今并未吸取MH370失踪事件的教训。包括单一空难事故竟然发现有多名持有假护照的人能同时登同斑机的安检问题,以及飞机内有多个而充足的全球定位及追踪设备,但最终可因用人工恶意关机、国际航空公司可以欠费而收不到飞机定位及机件运作信号、国际机构及国际引擎公司隐瞒数据而最终导至飞机失联而影响搜教生命工作,这全部均是闻所未闻,网故航空安全的事情。“在911事故后多年,仍有这么多一连串严重的航空安全漏洞出现在一个空难事件中,ICAO应该要就事件出来解释及进行跟进。”
“时至今日,ICAO仍未对这些漏洞进行修正,有失职之嫌”。樊熙泰表示,香港环境保护协会已就此致信ICAO,并提出如下建议:立即对民航客机业执行更严格的安全标准,改善全球民航事故警报及救援机制;在任何情况下坚守持有数据组织及国家要遵守20分钟之通报机制,设立最少3个全球民航机地面定位数据系统,保证不受单一个家或地区人为或故障等问题影响搜救工作,并设有不受机内人员控制的独立电源支持定位信号发射仪器及子设备,否则如电影般挟机者便可以随意更改机内安全系统转为如911更准确的自动飞行 “导弹”系统;有关改善可同期在客轮上执行。但是,ICAO方面并未就此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