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随着各领域数据的爆发式增长,以及计算资源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再加上以深度学习算法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机器人作为重要的应用载体近年来获得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应用。
机器智能的核心技术和研究现状如何?与社会人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和问题?11月14日本周五下午在苏州华侨饭店我们将联合邀请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专家一起研讨,寻求破解之道。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青工委
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专委会
CCF YOCSEF 苏州联合主办
于2014年11月14日(星期五)13:30-17:00
在苏州市三香路178号华侨饭店行政厅举行
特别论坛,敬请光临
http://s3/large/001DiJkIzy6Nv4kiopQ12
参加人员:IT领域专业人士、政府、媒体、其他有兴趣者
报名方式:Email:wqzhang@fudan.edu.cn;
手机:18502139010
http://s9/large/001DiJkIzy6Nv4mqN0A38
特邀讲者:罗圣美
中兴通讯首席架构师,现任科技部十二五国家重点专项(中国云)专家组专家,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邮电大学和东南大学课程教授,江苏省云计算平台及应用创新工程技术中心技术负责人,南京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
199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加入中兴通讯一直工作至今,历任研发工程师、系统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总工和首席架构师等岗位,多年从事电信网络和业务的规划研发工作,对电信网络架构有深入理解,对电信和互联网领域的新技术和新业务有深入研究。 担任2项863和重大专项政府课题组长,参与2项国家标准制定,拥有10多项发明专利,并在全国通信核心类期刊发表30多篇学术论文。
报告提要:《第二次机器革命》书中预研:人工智能会比工业革命以来的任何推动力都强大。事实上,在过去的短短几年年中,我们看到了google的无人驾驶、苹果的siri语言识别和分析助理、3D打印机、以及战胜人类的超级计算机Watson,但我们相信这不是计算机的最终形式,机器最终能像美国科幻片中一样和人类一样聪明,会和人一样思考和沟通交互。那么究竟让计算机如何与人类去沟通交互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大数据时代下的智能交互问答,首先需要有知识积累、其次要懂人类语言、最后通过思考回答人类提出问题,这是大数据时代下人工智能最基本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所在。
特邀讲者:徐昕
http://s5/large/001DiJkIzy6Nv4og42E74
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学习控制、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车辆。先后赴英国Strathclyde大学、加拿大Alberta大学、加拿大Guelph大学、俄罗斯科学院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等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在求解复杂优化决策问题的机器学习和移动机器人自主控制理论与方法方面取得系列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012)等奖励。入选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优选资助课题资助。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SCI收录41篇,EI收录82篇,他引1000余次(Google Scholar)。出版专著2部。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两化融合编委会委员、IEEE高级会员、IEEE 机器人学习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任国际期刊Information Sciences 等4个国际SCI期刊的编委或者客座编委、《自动化学报》编委。
报告提要:无人系统的自主控制是指无人系统利用自身的感知信息,自主完成行为决策、规划和运动控制的过程。自主控制能力是无人系统的核心能力,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提升无人系统在复杂和不确定环境中的自主控制能力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报告重点介绍了国防科技大学无人车课题组在无人系统的机器学习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序贯行为优化决策的增强学习、环境目标识别的深度学习和有关视觉计算方法等,结合无人车辆和移动机器人系统给出了有关仿真和实验结果。报告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思路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http://s12/large/001DiJkIzy6Nv4qNrMnfb
特邀讲者:潘纲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分别于1998年、2004年获得浙江大学学士与博士学位,2007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目前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委会秘书长、ACM杭州Chapter副主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脑机融合与生物机器智能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业组委员等,担任IEEE Systems Journal编委、《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编委。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脑机融合、大数据挖掘、普适计算、计算机视觉等。已发表论文100多篇(包括IEEE TIP、IEEE TCYB、IEEE TITS、IEEE IS、IEEE Comm.、PLoS ONE、ACM TIST、ACM Computing Survey等权威期刊,及CVPR、 ICCV、IJCAI、Ubicomp等国际会议),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相关成果曾获国内外媒体关注与报道,如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NewScientist》与《Wired》等国外知名媒体网站等。
报告提要:当前遵循图灵机计算模型与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信息处理系统存在很大瓶颈,而生物脑在众多方面比现在的计算机存在重要优势,现有任何一个人工系统都难以媲美。随着近年来脑科学与神经科学的飞速发展,对大脑活动的测量手段日新月异,对大脑的认识正取得大量突破。脑机接口在大脑与计算机之间建立了直接的信息通道,不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途径研究大脑及其运作机理,而且突破了智能系统与人的原有关系,使得人机融合一体化真正成为可能。本报告将讨论近年来人机一体化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并介绍我们课题组在这方面的若干探索。
http://s9/large/001DiJkIzy6Nv4pjEQE18
执行主席 张文强
博士。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机器人智能实验室主任,上海太敬集团机器人与环境国际联合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苏州市金阊新城管委会挂职副主任。CCF 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苏州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等,“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编委。长期从事机器视觉、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产学研工作。近年来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已获授权10项)。荣获2012年教育部“CALIS教参项目先进个人”; 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届长三角青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等。
http://s13/large/001DiJkIzy6Nv4rreu81c
执行主席 杨 静
中国经济网经营顾问,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今年来策划主持了《奇点临近》、《算法帝国》等系列人工智能、大数据主题研讨会。主持的《静沙龙》微信群聚集了国内顶级的人工智能专家级企业家群体,每周三主持推出的《静沙龙》主题分享在人工智能界独具影响力,已发布的重要主题有:
【白硕】解构《集异壁》跳出怪圈看人工智能;
【周昌乐】人工智能与禅;
【胡郁】讯飞超脑-科大讯飞人工智能计划揭秘;
【张文强】人工智能与服务机器人;
【王涛】大数据时代的视频智能分析与服务
http://s2/large/001DiJkIzy6Nv4s5Ql341
执行主席朱利民
CCF YOCSEF苏州主席,苏州信颐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总经理。
会场地址:苏州市三香路178号(近烽火路) 华侨饭店 一楼行政厅会议室
http://s7/large/001DiJkIzy6Nv4sUF9Ab6
交通信息:
1.从苏州火车站、苏州北站,可以乘坐地铁2号线,三香广场站下;
2.途经公交车:38路, 40路东线, 40路西线, 50路东线,50路西线, 51路, 89路, 304路, 308路, 511路, 931路,夜3路,三香新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