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月15日,我受邀参加了大数据思维智库与搜狐无穷俱乐部主办的《大数据行业应用分享会》,在《传媒大数据与变革圆桌论坛》中对中国传媒特别是传媒数据分析领域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初步进行了一些梳理,现将几点思考与大家分享如下。
在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下,中国传媒的转型近年来几乎与世界同步,综合发展水平目前已处于全球前列——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追赶世界先进的脚步越来越快,与美国等顶级选手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http://s4/mw690/001DiJkIty6GGUE75Ena3中国传媒与真实世界的数字融合:《参考消息》是国内发行量第一、世界排名第五的报纸,拥有日均340万份的发行量。全国包括央视在内的所有电视台每年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春节晚会的并机播出受众规模达7亿人。据央视方面透露,除夕夜当晚,全国有202家电视台对春晚进行了同步播出,综合计算出的并机收视率为30.98%,而全国有7.04亿观众收看了马年春晚。但无论《参考消息》还是202家电视台,都是单向传播的传播中介,对现实世界都是模拟还原,与受众之间无论接触频次还是互动沟通都相当匮乏。根据Tech in Asia去年3月的相关报道,百度每日处理的搜索量多达50亿次以上,已经超越了Google的33亿。百度相关负责人称,这50亿搜索量来自所有设备上的垂直搜索领域、社区网站和百度联盟合作网站,其中绝大部分的搜索量来自中国大陆,但搜索请求遍及全球138个国家。众所周知,微博的用户量达5亿,微信用户量则已超过6亿,特别是微信估计每日登陆使用将超过5亿人次。百度 微博 微信 QQ,这些新一代的互联网中国传媒无论从用户数量到技术管理,与谷歌 推特 Facebook 可谓你追我赶,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受体制束缚,也具备了更为强大的还原真实,反馈现实的竞争力。可以说,社交媒体本身就是与现实世界融为一体的。尽管百度比较低调,但业界人士预计百度2013年的广告收入或已超过央视,百度2013年广告收入可能高达315.98亿元,比12年的222.46增长42.04%,极有可能超过央视。
中国传媒数据分析的大转型:随着中国传媒的数字化、互动化、社交化,传媒数据分析也面临全面转型,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模拟数据到真实数据:传统的媒体调查,无论是单一来源研究还是收视率调研,都是抽样调研,在全国数十个城市用几千个甚至数百个样本户来推及中国十几亿人口,误差范围通常会达到3-5%,对现实世界的统计与描述仍是模拟的,模糊的。而最具规模的互联网媒体,通常可以掌握用户的在线行为及相关的庞大数据。例如,根据新浪微博事业部副总经理芦义在第四届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分享的2012年运营数据,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当时已超3亿,用户平均每天发布超过1亿条微博内容,平均在线时长为60分钟左右。所有来自移动终端的原创内容中,有40%的微博分享照片。对于新浪、百度、微信等媒体而言,用户数据都可实时捕捉,加之社交媒体的实名制,以及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演进,用户的人口统计特征及其他真实信息都可被互联网媒体获取,再也不用通过抽样调查等模拟技术进行还原:第三方监测变成了自主实时监测。
从滞后数据到实时数据:以往4A公司使用的单一来源研究数据库,全国抽样调查需要几个月的执行时间,问卷收回后要进行录入,所有数据要送到英国或美国,由专业机构进行数据清洗与软件分析,等数据送回中国再汉化使用,周期要拖到半年至一年。所以报刊等传媒的调研数据往往是滞后半年、一年的数据,时效性相当差。收视率数据没有这么复杂,但也要滞后一周甚至两周。但互联网的用户数据是实时的,全景的,以至于在东莞扫黄行动后几个小时,百度就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出当地人员的来源及迁徙流向等。
从二维数据到可视化数据:以往4A公司运用的传媒数据,即使有Telmar等软件进行自动处理,通常也只能做出一些静态的二维图表呈现数据特征,例如P-map图的相关分析等。但目前的大数据分析在可视化方面已经取得全方位的突破。例如今年1月25日晚,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与百度合作,首次启用百度地图定位可视化大数据播报了国内春节人口迁徙情况,引发了巨大关注。央视《晚间新闻》的报道,是基于百度推出的人口迁徙大数据项目——“百度地图春节人口迁徙大数据” (简称“百度迁徙”),该项目利用百度后台每天数十亿次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定位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展现春节前后人口大迁徙的轨迹与特征。
从单渠道数据到跨屏数据:例如央视在今年首次引进专注于互联网广告大数据的第三方广告技术公司秒针系统,在原有电视直播的基础上,增加网络同步直播收视监测,并首次启用“全媒体收视率”这一全新指标,对春晚全媒体收视传播效果进行监测评估,此举将是电视节目收视评估史上的新里程碑。但是全媒体测量中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在跨屏、跨终端之间找到打通的衡量指标。本届央视春晚全媒体测量,把传统电视衡量收视的主要指标“收视时长”引入到互联网视频收视的评估,突破互联网以往主要以曝光量(PV)和独立访客量(UV)为指标,也突破了互联网节目内容目前指数化(Index)评估模式,从而打通了节目内容在传统电视和互联网不同播出终端的收视评估体系。全媒体收视率评估体系的建立,实现了节目全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和营销价值的统一评估。
中国企业消费者研究与传播的转型:既然中国传媒的生态与媒体数据分析工具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企业的消费者研究与传播的转型也就成为必然。无论是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商企业还是宝洁这样的传统消费品企业,无不将大数据分析作为消费者研究的精准制导武器,同时也在将企业传播与销售的重心转向能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计算广告已经作为一门新兴的营销传播科学在迅猛发展。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首席工程师吴甘沙先生曾说:大数据首先经历的是瞪眼阶段——谷歌说我们现在一天产生的数据超过从人类文明曙光开始到2013年产生的所有数据,其后是定型时代、理念时代和迷糊时代。
但这几个时代在中国也是跳跃式地发展,仅一家媒体相关的数据处理量已经从每年的百万——千万级,暴涨到每天数十亿——百亿级,在大数据的处理中应用了高性能计算和并行计算、图计算等世界最前沿的算法及软件。中国的大数据应用因此并未落后于时代,而是在各行业、各领域包括传媒领域进行着广泛探索与实践,中国传媒大数据转型——正在火热进行中!
怎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点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再点“搜索号码添加朋友”或“查找公众号”,输入“杨静”,我的认证头像出现后点关注即可;
http://s2/mw690/001DiJkIty6GGUY7Xwdc1由衷感谢您的每一次关注与分享!
杨静lil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