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3年全球IT资本市场呈现出整体繁荣火爆的景象:根据ZDNet整理的2013年终全球IT企业市值TOP25榜单,苹果、谷歌、微软、三星电子、IBM、亚马逊、甲骨文、Facebook、英特尔、高通、思科、腾讯、SAP等13家企业的市值都超过1000亿美元,比2012年终多了3家。
http://s8/mw690/001DiJkIty6FD7C7GiHb7但这些富甲全球、占领世界科技制高点的IT企业,容纳的就业人数却相当有限。只有极少数精英有机会踏入这些明星企业的门槛。如吴军博士在《浪潮之巅》中介绍,谷歌特别偏爱招聘名牌大学、成绩优异的博士,为了验证其创造力和自觉性,还要翻查应聘者就学时的成绩单。谷歌还特别喜欢找计算机专业的博士而非MBA担任产品经理。这种优中选优的人才选拔机制,导致连谷歌公司的前台都是斯坦福大学毕业的硕士担任。
稍微算一算就知道,斯坦福大学全校本科生一共7000人左右,研究生8000人左右。平均每年才3000-4000名毕业生,其中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博士更是凤毛麟角。而据美国联邦教育部统计,全美每年约有330万高中生毕业。也就是说,即使加上哈佛等常青藤名校的计算机博士或MBA,谷歌等顶级高科技企业能吸纳的就业人数仍然是杯水车薪。所以,顶尖的跨国IT企业用人是以质量为选择标准,谋求的是最高的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人均利润产出。高水平的人才,为企业带来了最丰厚的智慧增加值。
既然高科技不能解决普遍就业问题,那什么行业更能吸纳就业呢?我们不妨再看看下表:
2013年世界500强
员工人数最多的前50家公司排名
来源:财富中文网 日期:2013/7/9
两个表反差极大。第一个榜单的全球IT企业市值TOP25中,只有IBM这家百年老店的全球雇员数超过了46万人。而2012年谷歌的全球雇员数仅为3.31万。2012年上市的Facebook 当年全球员工数量则更只有4619人。根据苹果美国官网2013年公布的数据,苹果目前全球共8万名员工,其中的50,250名(占全球将近三分之二的比重)为美国员工。2008年迄今累计共为美国增加21,000份工作。
而为苹果代工的鸿海集团可谓“人海战术”的登峰造极者,雇员数竟高达130万!根据华泰联合证券2012年1月发布的报告《苹果产业链分析》,相较于韩国、日本的供应商,中国企业分得的利润最少。
报告显示,在构成苹果产品的硬件价值链中,处理器、存储器、基带芯片,以及液晶面板、触摸屏成本占比较高,供应相关产品的韩国、美国的供应商分得了较多利润;中国大陆获得的利益很少。报告剖析了一部iPhone的价格构成:苹果公司的获利占到58 .5%,材料成本占21 .7%,而支付给中国大陆劳工的成本只占1 .8%。而富士康近年出台了“百万机器人”计划,拟将大量人力劳动自动化。
再看看我们那雇员惊人的“两桶油:中石油、中石化”和“三大行:工农建”,与美国高科技企业相比实在像是躯体庞大,行动缓慢的恐龙。人员加起来近400万,但其创造的利润多半来自垄断与国家扶持,在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变革方面贡献不算多。
从两表的对比可见,企业进步与科技发展,拼的是人的质量而非数量,拼的是完全竞争条件下人均利润与企业利润的增长率,粗放的人海战术无济于事,甚至是负担。例如,一台苹果手机里面,中国工人的劳动只被估值不到2%,而就这2%也可能被机器人取代。
互联网金融这段时间在中国炒的很热,其实应该看到互联网企业是不可能仅在一个国家的雇员数就动辄三、四十万人的,定然有个减员增效的问题,但“员”能减下来么?
机器人、3D打印和人工智能在未来若干年还会取代诸多工作岗位,全球IT企业市值TOP25的雇员总数或许会越来越少。换句话说,企业利润、市值的提高,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并不必然带来就业率的增加,甚至必然造成就业数量的减少。对此,中国准备好了么?
怎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1.点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再点“查找公众号”,输入“杨静lillian ”,头像出现后点关注即可;长按【杨静lillian 】的【…..】内中英文ID可以复制并方便搜索关注;
2.点下面二维码图片能进入大图并保存到手机,然后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择二维码”可快速关注;
http://s7/mw690/001DiJkIty6FD7s0H9I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