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童年】给豆豆的一封信

给豆豆的一封信
豆豆:
你的童年里,有几个瞬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有一次,是你很小的时候,晃着大脑袋跟着其他小朋友后面爬公园的滑梯架。我在蓝天下,不错眼珠地看着你。是啊,世界的其他部分,对我来说,都不如这个大脑袋娃娃。这个世界,突然就光亮起来,因为你。这个世界,突然有了新的中心。我自己不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有了你。
4岁半,你开始学围棋,很喜欢跟大人在家里下棋。还记得我和你下了一盘,那时你棋艺不精,所以很快就输了。而且,小脸一下涨的通红。委屈地嚎啕大哭,把棋盘掀翻。姥姥姥爷批评我不让着小孩儿,转而去哄你。你还气愤不平,索性发烧一场,大大发作了一把。不过,我并没有觉得该让着你。虽然你还那么小,可是我相信你总有一天会超过我。果然,到你5岁时,家里已经没人能跟你下棋了。妈妈因为要你让20个子,觉得很惭愧,所以也懒得跟你下。这个世界,因为有你,所以抵达了妈妈从未到达的境地。所以,我带着你满北京找名师,满北京打比赛。因为,我们相信你会超越我们,超越自己。从你5岁到6岁那一年。一到寒暑假,几乎每个星期我都会陪你去各个赛场打围棋比赛。有一次,碰到一个30岁左右的选手,赛时太长,你还尿裤子了。而我,只能坐在学校的操场上,迎着酷暑或者寒风,静静地等着。不过,一年内,你就从业余三级打到业余三段。你在一个神奇的天地里闯荡成小侠客,一个有智慧的精灵。
6岁,你上小学。妈妈也是顶着全家的压力上府学小学。因为我深深地为这所学校的古韵与文化所吸引,希望你能在这里学习六年,在红墙灰瓦的熏陶中,谙得中华传统的精髓。果然,你从一年级开始,就背诵《正气歌》,在校园里找楹联。你在这600年古校里,在孔子像边,明伦堂里,不知不觉长成了有儒雅之风的翩翩少年。
一年级开始,你就在顺天府学奥校学习,一直编在一班。记得有一天,因为成绩排名倒数,你回家来就挨揍了。你挨打,并非因为考试分数差,而是你对我说,还有同学比你更差。于是,我拿着笤帚狠揍了你的胖屁股。你的圆脸蛋上都是委屈和眼泪,但我没有心软。因为你是个男孩,为了抵达更神奇的天地,必须懂得自强不息。
一年级时,你的班主任几乎天天给我打电话,无非是一些纪律等方面的小节。我跟张老师解释你的情况,并请她一定鼓励你大声说话,多举手发言。果然,过了一个学期,你就成了班上的积极分子,还当上了小班长。
现在,虽然小豆豆并没有找到媳妇儿。不过,他玩耍的天地可比以前美好多了。是你,给自己和小豆豆都找到了一个更快乐的天地。你不仅为自己创造了未来,还为我们一家创造了新天地。这样的一个男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少年。不是么?
今天的世界,正是过去的选择和努力得来。而未来的世界,我们也正需要靠当下的智慧和奋斗去建设。
从小的时候,你就爱看书。到五六年级的时候,你特别喜欢读散文。而这个时候,你写的文章都有些颓废的色彩。大概是因为那时正在小升初的关键期,确定了学校后,又没有特别明确的新奋斗目标。那时,我们的争论焦点之一,就是男孩子该学文科还是理科。你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而我认为经济学家、金融家或科学家、工程师才对人类的未来,或者说世界的未来更有意义。
我知道你喜欢文学、历史、哲学,但我更希望你能在这短暂的生命旅途中体验并参与建设更多的世界。我认为世界有很多重,或者宇宙本身就是多重的。其中,最难以改变,且最没有智慧的,就是物质构成的现实世界。对于时间和空间中已经存在的事物,我们能选择的有限,而我们本身的躯体和思想就是最大的局限。
在现实世界之上,有文学构筑的想象世界。但这层世界,还是以现实为基础的,特别关注人的情感、关系和相关的社会情绪。除科幻小说外,文学所建构的虚拟世界,还是离不开地球这个有限的空间,更离不开人类这个有限的物种。(童话中动物也是拟人的)。如我刚才所言,人的躯体和思想本身就是智慧最大的局限之一,必然被跨越。
在文学的想象世界外,还存在若干更复杂、更有智慧的想象世界。这是我跟你争吵的原因。例如,现在天文物理学的想象世界,不仅已经超越了人类所在的地球,而且涉及到宇宙创生时的原点,宇宙毁灭时的终点。甚至,物理学家还根据观测到的数据,发现了暗能量、暗物质和在我们宇宙之外的多重宇宙。也就是说,甚至我们的宇宙也不是起点,更不是终点。这样无始无终的无穷天地,是多么广大,多么神奇,多么值得去探索究竟啊。所以,孩子,妈妈希望你能从文字中跳出来,看看这世界多奇妙!
在历史记叙的有限世界外,还存在可以用数学和工程建构的无限未来。孩子,你知道么,甚至连历史都可以重写!不仅是在戏说的小说中,或是罗生门的电影里,科学家们已经在用软件模拟远古生物诞生的环境与多重可能性。有一天,历史的偶然,及其无限可能性,都可以用超级计算能力进行模拟。也就是说,所以可能发生的,都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发生。那该有多少故事,多少奇迹,就像庞大的万花筒。而未来的世界,更多美好的想象,虚拟的可能,可能不仅要依靠人类的头脑,更多是要靠计算机快速的模拟去生成。所以,孩子,妈妈希望你能从文字记载的历史中跳出来,看看数字的世界会有多少种可能。我想,那些虚拟的世界是无限的,而最美好的未来,或许就在其中。
你还喜欢看电影,电影所展现的,是比现实更丰富的世界。我很高兴,这是咱们共同的爱好。但我们中国的电影为什么就赶不上美国的电影那么震撼、那么伟大呢?我想,主要是因为我们中国的导演科技知识太匮乏,实现手段不够先进。你看,一部IMAX的电影,能将虚幻的世界变为震撼的现实,让你置身其中。想想星际迷航,阿凡达,无不是普通的故事,发生在奇幻世界当中。或许,中国编剧也能写出类似的剧本。但,却无法重现那种视觉、听觉体验,以及那种对感官的神奇撼动。还有,《2001,太空漫游》这部片子,为什么给我们印象如此深刻?那是因为,片中出现了与人类思维方式迥异的哈尔。以及,片尾,阿瑟.克拉克给予人类最终的结局:他将在对未知宇宙的不尽探索中度过一生,还将以星孩儿的抽象存在融入终极智慧中。人类的躯体已经容不下更多的智慧,也不见得适于更大范围的宇宙探索。所以,智慧若要发现自身,探索与建设更美好的未来,就必须突破人类的身体局限和思维局限。虽然,人类在当下,正是宇宙智慧已知的最复杂最完善载体。但是,未来将远比当下更复杂,也更美好。《我,机器人》这部片子,也是因为Sunny的出现才与众不同。Sunny不再是只会按指令行事的机器人,他有智慧,而形体的能量也超越了人类。其实,警探斯普纳也是半机器人。他们的敌人Vicky是一台超级计算机。阿西莫夫在片中表达了对机器统治的恐惧,但也希望世界的未来不再局限于人类本身。于是,片子结尾,具备了人类情感与智慧的机器人+具备了机器人超能力的人类成为了未来世界的主宰。这个结局正预示了人类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在不远的未来,一定会成为现实。
而且,这不远的未来,正在现实中不断显现。据联合国的数据,目前世界失业青年人数约2.9亿,占全球青年总数的25%,几乎和美国人口相当。美大学生超四成失业。这表明机器或数字经济越发展,人类的长期工作机会越少。目前技术摧毁工作机会的速度比创造工作机会的速度快得多。而同时技术导致的贫富差距在不断加大,相对少数的技术性精英或投资技术公司的富有阶级会更为富有,而另一方面,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工作会被软件和机器人所取代。
未来的世界,更需要的是智慧和创意。有了创意,任何物质可能通过3D打印等自动化方式呈现为现实。而机器对人的替代,会不断加速。换句话说,未来的世界更多是联网的数据与机器主导的一体化智慧。人类,不过是智慧体中的一种终端或神经细胞。
我们再回到当下。孩子,为什么你会在清华附中?因为命运如此安排,而你在这里学习,感到环境舒适自然,老师同学都聪明亲和。这是缘分,而你在这里可以得到更充分的自我实现与提升。再过两年,就是清华附中的百年校庆。王殿军校长的目标,就是要把你们培养成未来的领袖人才。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未来的领袖呢?我们再回到未来,就能看到,必须与机器融合,或者懂得从大数据中提取智慧,学会控制机器,擅于在人类世界与更多重的抽象世界建构联系。让未来世界的参与者与主宰者:机器与人类,都能发现智慧、具有灵魂、具备爱与被爱的能力、坚持真善美的道德感,这才是你们的使命。
孩子,我希望你是快乐的,纯真的,幸福的。但是,我更期待你能在这一段生命旅途中,担当起男人的责任。那是什么,就是在未来的世界中,让一切更美好!
你注定要成为当下通往未来的桥梁,也必须在人类不熟悉的未来世界中主动去充当不同智慧间的纽带。
我想说,光有现实,甚至更美好的现实是不够的。是的,仅仅是文学、历史、哲学,这样的天地还是狭小。我希望你的世界更宽广,更神奇,有更多可能性。
当然,也不是说你喜欢的文史哲和电影、音乐毫无用处,相反,那是人类数百万年来智慧的最美结晶。这也正是你与只会数理化的同学的不同点,你是有灵魂和智慧的文化人。妈妈期待你,将这些最美好的人类灵魂,传递到未来。
所以,你要学会聆听全人类的声音,汲取全人类的营养。而且,你需要与机器对话的能力,你需要在未来人机融合世界中的领导力!
我不是让你一个人去担当整个未来,而是,未来需要你,去尽力发现智慧,创造美好!你对未来的结局和走向,担负着责任。
你不能逃避这个责任。我是说,你可能会觉得某些学科比较难,觉得自己只是在某些领域里才能施展所长。但是,为了成为未来的沟通者和领导者,你就必须学习更多。
我相信你能。我也相信未来能因你的努力,而更多美好!
也许今天你还是不太理解妈妈的话,但未来总有一天,你会懂得。
有多少个泡泡枪,就有更多的泡泡,而未来,有多少的泡泡,就有多少的宇宙!
我希望,其中有一个最美最大最好的泡泡,就是你参与建设的。
你告别了童年的泡泡,即将与伙伴们一起去建设未来的泡泡。
妈妈希望你的泡泡,在未来的宇宙里飘得更远,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在那个泡泡里,有你,还有小豆豆,有孔子,有府学小学,有圆明园,有所有最美好的记忆……